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生智势力崛起的基本有多个方面。特定的时代、经济地理条件、大革命的高潮、中共的支持和工农运动的支援以及北伐战争的推进等因素是唐势力不断发展的客观方面。唐生智本人励精图治,顺应潮流,倾向革命则是其势力的主观方面。而其中,大革命的高潮、中共和工农的支持以及他个人的作用,是其势力崛起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1927年春夏,与两湖地区大革命高潮相呼应,大革命运动在属于国民联军势力范围内的陕西地区卷起了高潮。(下文简称陕西高潮)。正如两湖革命的产生是与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进军密切相关的一样,国民联军对陕西革命高潮的形成、发展也发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剖析国民联军与陕西高潮的关系,对于探讨国民联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大革命运动中的历史地位,以及全面、深入地研究大革命史都有较大的意义。一、国民联军为大规模革命运动在陕西地区的暴发创造了难得的稳定局面和革命环境陕西高潮是在大革命时期陕西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该地区民主革命力量、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影响、中共力量的领导及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抗战期间的中间势力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1 4年间 ,在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 ,广大中间势力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抗日民主运动 ,其主体走过了一个崛起、发展 ,逐渐成熟 ,直至建立民主政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地方斗争实际,在湖南成功的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了反帝爱国运动和工农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湖南大革命的斗争实践,无疑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革命势力占据了中心城市,革命运动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任务.本文就四川党组织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所制定的方针和策略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四川形势1927年“4·12”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聚集一切反动势力向共产党人和工农民众进行疯狂  相似文献   

6.
五卅运动     
《源流》2011,(11):52-53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1月,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决定加强党对工农群众运动的领导。四大以后,工人运动迅速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石魂是普宁人,1902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他是潮汕地区青年运动和工农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潮梅地区党的创建者之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南路特委书记、北江特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1929年2月任湖北省委常委  相似文献   

8.
1926年,中共中央制订并实行了“扬汪批蒋”政策。这个政策是中共中央在对蒋介石反革命势力的膨胀感到不安后,扶持另一个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汪精卫上台以抑制蒋介石,从而给大革命带来了一颗苦果,并成为大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共产国际在中共制定并实行“扬汪批蒋”政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以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写下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回顾毛主席当年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光辉历程,重温毛主席揭示的伟大真理,更加激励我们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农民大革命的暴风骤雨翻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光辉篇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就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九二六年冬至一九二七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工农联盟在新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1954年春节前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工农之间的交往互动为主要实例,并结合1949—1954年其他地区的实践状况,可初步考察并呈现建国初期中共巩固工农联盟的具体途径、方式与策略。一方面,中共继承了革命年代的宝贵财富,将工农联盟实践与生产运动紧密结合;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推动工农互访与生产参观、工农联欢、工农座谈等工农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以及工农通信这一非面对面的互动,中共试图在巩固实践的过程中重塑工农对工农联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孟子对唐尧以来历史盛衰进行总结,从仁义与人心等方面来探讨历史盛衰的原因。其天人观虽存在天命思想因素,但更多的是强调人事。孟子的历史总结不仅反映出其丰富的历史知识,而又体现出其历史变化的观点,在中国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在认同接受嵇康名士风流的同时,否定的声音也未停止过。他们对嵇康的否定涉及到他的"养生"、"慵懒"、"饮酒",以及他的思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诸方面。对嵇康的否定折射出的是唐代诗人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3.
试论王绩诗文的独特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寂”是王绩生存状态最显著的特征。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王绩“孤寂”的成因及其在诗文中的表现:第一,在隋唐易代之时,王绩选择了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与时代风尚、家族观念相背离,这是造成其孤寂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虽然王绩选择了回归田园,但是无法真正将全部身心融入其中,加上好友的去世、知音的难觅,同样加重了其“孤寂”的心境,而这些无不体现在其诗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以其坚守志节自然纯朴的人生境界和高旷真淳的审美境界为后人所仰慕,但时代精神和个人兴趣的不同,人们对他的理解、择尚也有所不同。本文即从唐人对其隐逸和诗酒风流两方面的受容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唐代对其趋尚的时代原因以及唐诗与陶诗的个中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唐顺之是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在哲学上又是南中王门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思想和学术思想影响了当时及之后的一大批文人,汤显祖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位。汤显祖通过与徐渭、唐鹤征的交往,在哲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继承了唐顺之的"天机"、"本色"及对复古派和文法的观点;同时,汤显祖在自身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生感悟下,又在对情欲的肯定和对"奇"的追求上发展了唐顺之的思想,并对其后的文学流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僧师徒西行朝圣与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动因一脉相承,他们的朝圣历程更集中体现了民间世俗宗教的多元化信仰,实用主义意识与行为,特有的"义利观"与实践原则,独特的实践形态以及世俗化了的神灵观念等诸种典型特征.唐僧师徒西行的圆满结局也堪称是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圆满结局.因此,<西游记>是一部体现民间世俗宗教西行朝圣的小说,每一个读完<西游记>且进入故事的人,都会随着唐僧师徒走完属于自己的西行朝圣之旅.  相似文献   

17.
令狐楚简论     
如何评价令狐楚 ,关涉到唐代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唐代文学史上的不少重要人物 ,但其生平的诸多方面仍存有含糊不清或是非不明的遗憾。他的文学创作 ,在当时即深受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文学家的推崇 ,而当今的文学史却只是在评论李商隐时才略略提及。本文在史料考辨的基础上 ,力图进一步辨明令狐楚仕履中的是是非非 ,并对其文学成就作一公允的评说。  相似文献   

18.
重读王维 --从《竹里馆》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王维种种"历史问题"的解剖,试图对王维其人其诗有一个更贴切和公允的评价.文章以人类共同的人性人情去贴近千载而上的古人,揭示了王维作品中隐含的丰富而又多彩的情感内容,认为被人们目为"诗佛"、"隐士"的王维,其实终其一生都是深于情的一代"情种",而王维诗歌之所以能在李杜之外名列盛唐诗人之首,其原因正在于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挚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李群玉作为晚唐诗坛上一位有创作实绩同时又有创作特色的诗人,其诗作的典型意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的山水诗别开生面,给晚唐山水诗融进了新机,另一方面,他的部分诗歌,在审美方向和表现内容上,对晚唐诗体向词体的演进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司空图的<诗品>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史上因影响巨大而占有重要地位,其解读已难,英译更难.王宏印教授推出新的<诗品>英译,通过多种翻译手法的综合运用,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美学追求.文章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译诗的形式、音韵的补救、意美的再现等几个大的方面着手,分析归纳了王宏印教授<诗品>英译的艺术技巧与策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