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情感     
我们小时候是从穿新衣、得压岁钱、吃年饭、放鞭炮来体验春节的,现在这种形式已经越来越简化,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是如何过春节的呢?除了传统的春节民俗,大家有没有一些“创新”的过春节方式?  相似文献   

2.
李翔 《新天地》2017,(1):36-37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对于很多民俗学者和老百姓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是需要过而且必须过的,而且因为春节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还必将延续下去.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老祖宗的东西别轻易丢掉.但是反过来,我们也必须直面春节不可避免的变迁,知道春节变了什么,我们过春节的环境变了什么,就会明了“年味儿”到底去哪里了.  相似文献   

3.
姜少勇 《社区》2008,(7):56-57
也许是随着年岁的日益增长,也许是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的心目中,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没有了过去那种每逢春节就兴奋不已的心跳感觉。过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辛苦劳作一年,只有在春节时,才能穿上一件新衣,吃上几顿酒肉和水饺,小伙伴们才能由着性子撒着欢儿地疯玩几天。所以,民间才有了“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瞬间溢满心胸。看到76岁的母亲,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当红艳艳的桃花开过,桃子成熟之时,我便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告诉我:“桃养人,杏伤人。”嘱咐我多吃桃。并告诫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病从口入”,坏了的东西绝不能入口。每当吃饭的时候,我常常是端起碗就吃,这时母亲就会轻轻敲敲我的碗,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在菜谱里,母亲特别偏爱萝卜,并能做出许多花样。见我不爱吃,母亲便跟我讲:“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相似文献   

5.
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老爱向父母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姑且称之“稚疑“),并要刨根究底,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诸如“人是从哪里来的呀““现在的猴子怎么都不变成人呢““是不是大猩猩变成的人就是大人,金丝猴变成的人就是小孩呢““我们家的猫也是由老虎变成的吗“等等.结果,时常遭到父亲的瞪眼和喝斥.于是,心里就想,是不是小孩子不该这么好奇,不该向大人问这么多问题?不然,大人们为何会生气呢?自己有了孩子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也爱这么“稚疑“.再看看周围的一些孩子和低年级的许多学生,亦是如此.反而是越长大,越往高年级,孩子们的问题越少,越“经典“(其实是课堂上老师们想要的.)今天想来,我觉得我们老师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教师根本没有给予孩子真正的质疑、追问空间.……  相似文献   

6.
玩火尿床     
我五岁时,是个淘气包。什么都想玩,什么都敢玩。给狗化妆,给猫戴手链,给爷爷画眼镜……妈妈说:“天你都想捅个窟窿。”可是有一样东西我不敢动,那就是小小的火柴盒。妈妈瞪着眼睛说:“小孩子玩火会尿床,你要是尿了床,我把你屁股打开花!”我吓得捂住屁股。我对妈妈的话半信半疑:为什么大人天天划火柴不尿床,而小孩划火柴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希望寻找、探求、创作“民俗”或“风俗”小说的人多起来了,以至于要形成一种潮流。邓友梅说:“从《话说陶然亭》开始,我试探着写‘民俗小说’……我计划写一组中篇和短篇,分开来各自独立,合起来则是一幅长卷风俗画。”冯骥才说:“为了制造这小说的可信性,我还有意兑进了历史风俗的溶液,把风土人情,历史习俗,民间传说全渗杂进去。”郑义说:“美!在生活中。我沉得越深,便越不信任某些文人在作品中展示的历史与生活。而开始到民间传说和民歌中去发掘。”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喜怒哀愁一应俱全。都说愁是大人的专利,其实小孩也是懂的。但不过是别人抢了自己的玩具,爸爸妈妈逼着学汉字算术或是打破花瓶怕挨骂……他们不知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不知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忧伤;也不知道“白发三千丈,缘愁是  相似文献   

9.
朱昌都 《社区》2003,(18):58-59
西方巫师认为,耳大惹祸,与中国谚语“树大招风”如出一辙。中国相命师则认为,耳朵大是福相,能升官发财。据说中国古代皇帝多是大耳,只有明末崇祯皇帝、清代光绪皇帝耳朵小,结果一个吊死在煤山,一个囚死在瀛台。 西方风俗忌讳摸小孩耳朵,摸了容易生病夭折。摸大人耳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讲究:熟人朋友之间摸耳朵表示快活亲密  相似文献   

10.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殊风异俗,丰富多彩.这些风俗的内容繁杂广泛,综合各家的学说,大致分为三大体系:一是属于物质系统的传统民俗,如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习俗,在生产交易方面的有关习俗等;二是属于行为系统的,如有关岁时节令方面的风俗,家族和亲族方面的习俗,文学艺术方面的习俗等;三是属于观念系统的风俗习惯,如信仰方面的习俗,与宗教有关的节日活动及其它各种前兆迷信、梦兆迷信等.无论是物质系统的传统民俗,还是行为系统、观念系统的风俗习惯,自(至)始至终都渗透着一定的语言过程.传统民俗的语言从传统民俗的活动过程中抽象提炼而成,具有自己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主要通过了解浙晋两省的春节风俗差异,分析南北方独特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对比与研究南北方文化的差异与不同.我国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说法,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中国的南北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而春节这一节日的庆祝方式,也将南方地域的轻柔婉约与北方的豪迈爽直展露无遗.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看电视,也喜欢看电视广告。一个优秀的广告给人的远不止是一种商品信息,而是视听的美感和文化的享受。比如“蓝天六必治牙膏”的广告,“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广告词,经演员李家成生动地演绎,几乎成了经典,大人小孩耳熟能详。这不能不归功于广告创意的高超。再比如“美的”空调的广告,由国际影星巩俐来表演,整个广告没有台词,只有美人灿烂地一笑。“此时无声胜有声”,画面已经说透了。人是“美的”,笑是“美的”,空调是“美的”,再有语言不就是画蛇添足了吗?  相似文献   

13.
怎样过大年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最悠久、最喜庆、最祥和的节日。“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写大字(对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吃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带着浓浓民俗年味儿的歌谣源远流长。那么在我们广大少先队员心目中,这个“最重要”的节日,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4.
民俗语言不是“民俗”与“语言”的简单相加或一般合成,而是经过约定束成、获得广泛认知、习用的涵化有民俗要素的语言材料.民俗语言的主体,由俗语与民俗语汇两大语类构成.民俗语言最本质的内部特征是它是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言文化符号.一、民俗语言的传承与流变的关系语言和民俗一样是不能割断其历史渊源的,特别是那些口口相传的民俗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间,千百年传承不断.历史的的连续性,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成熟和稳定性,也造成了民俗语言的传承性.民俗是传承文化的沉积.民俗语言兼具语言和民俗的特性,是人类传承文化的形态和工具,是历史的产物.民俗语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语言的形式和语汇渗透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只要使用这些语汇和语言形式就会进入一种文化氛围.因此民俗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肯定的文化根基之一.民俗语言具有传承性,但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中国人重吃,大年三十夜的吃,更是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虽然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年夜饭市场早已严阵以待,许多餐饮企业的年夜饭已经预定出七成,甚至挂出“预定已满”的免战牌,这个情况让很多人着急,很多人头疼。其实年夜饭可以有很多种吃法,现选择部分“妙想”和大家分享,或许就能让您派上用场。  相似文献   

16.
节序浓缩了人们对于特定时序的感情 ,它的优美传说、特殊风俗更赋予词人抒情言志的广阔天地 ,使宋代节序词呈现出与其他题材迥异的迷人魅力。宋代节序词除了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层面向人们展示了“祛灾、祈愿、祝福”和“赏心、乐事、良辰”这两大宋人节日民俗生活主题 ,更以婉曲深致、多角度的抒情主题丰富着节序词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7.
怀集县“八音班”的历史久远,与民间节庆风俗、信仰风俗、人生礼俗等民俗活动相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音乐特点.它的音阶主要是五声音阶,调式以微调式居多,结构多为乐句数不等的单乐段.“八音班”为乡村的祝寿、进宅、红白喜事助兴,充分发挥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作用,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风和日暖的春天,孔老二领着一帮学生到外头去游逛,走到荆山脚下,看见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孩子打闹着玩,另一个小孩却不玩。孔丘奇怪地问这个孩子:“你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呢?”小孩回答说:“这样打闹没有意思,只知道玩得高兴,不知会撕破衣裳,还得叫娘受累,跟他们一起扔石头玩,还不如回家舂米干活好呢!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中,老年朋友或准老年朋友每每遇到被人称“老”的情况,而这种称呼因场合或称呼人身份的不同,被称呼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绪,比如外出旅游,导游小姐满面春风地一伸手:“先让这位老朋友进。”就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出席会议,领导同志恳切真诚地示意道:“还是听听这位老同志的意见吧!”就觉得打心眼里熨帖舒服;单位相见,年轻人不无礼貌地打招呼:“老先生早!”也会生发出一种受人尊敬的体面。可有的情况却是例外,比如,在家里,老伴动辄以“老东西”称之,其中尽管包含着  相似文献   

20.
老舍和风俗,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中已近乎合二而一了。提起这一异秉的作家,人们会马上想起他笔下一帧帧浓烈而独特的风俗画卷;论及他创作的艺术特色,“北京味”又会成为立刻跳入脑海的中心概括词。北京,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与中国千余年来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它的风俗文化就不仅只具有地域性,而且更富有整个民族风俗的代表性。自然,老舍充盈着风俗味的作品中,民情风俗的表现从来就不是民俗学式的静态记载考订和抽象归纳总结,而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心理学式的观察和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