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讨论西方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作用及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独立董事资源稀缺,独立董事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独立董事报酬没有统一的标准,独立董事也不够独立等,提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来,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已经开始铺开,但是,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问题究竟在哪里?文章从独立董事的产生背景与现状出发,分析其中的独立董事选举与独立董事报酬支付问题,并试图重新构思适合本土化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实质上是通过人为介入独立第三方来平衡和监督管理层权力的一种制度。本文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通过对该地区民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人员背景、薪酬、名誉以及更迭次数等方面的研究,找出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通过数据对模型的检验,发现独立董事制度要在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中发挥作用,必须要严格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提高独立董事的入职门槛,建立独董市场;要引进声誉机制,要让独立董事更有动力地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改进报酬激励制度,让独立董事评价自己的工作,并体现相应的报酬。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激励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的引入并未带来中国公司绩效的明显改善,激励不足是根本原因。声誉机制是独立董事激励的关键要素。为改善和增强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宜从独立董事的提名、行权履责环境和声誉、报酬激励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不够完善 ,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挑战 ,独立董事获取的报酬与其承担的责任不对称 ,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都缺乏独立董事开展工作的良好环境 ,目前独立董事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能力和精力上都存在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完善法律制度、改革产权制度、创立独立董事协会、设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大量培养独立董事人才等方面来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代理理论的现代企业理论出发,提出广泛存在的独立董事制度之弱化治理效应的一种理论假说,即独立董事的某种程度的经理人性质及其与股东之间的客观代理关系与代理问题,没有被理论研究者和市场参与各方所认知,这是设计、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却未能发挥治理作用的本源之所在。而且,该假说也得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报酬数据,及其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等经验证据关系的验证,同时利用经验证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独立董事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经理人性质,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代理关系和代理问题;独立董事报酬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性正是对独立董事的代理关系及其不被认识的经验验证。因此,在选聘激励和监督独立董事过程中,过于倚重独立性应值得反思和纠正。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立性”上。在设计中国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标准时,应考虑独立董事的独立对象主体是股东尤其是大股东以及公司高层经营管理层等八方面的因素。通过比较中外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差异,明确了适当提高独立董事占全部董事的比重、独立董事由现任独立董事选聘、强调独立董事要有专业水平等“独立性”保障,指出了独立董事的选举制度、任期制度、报酬与激励机制等“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报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提出独立董事的薪酬水平与薪酬结构的决定因素存在差异,对报酬制度、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任期长短与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关系,对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关系,对独立董事的股权激励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生命线.为了保证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必须保证其独立性.独立性的核心在于独立董事的利益与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独立,与公司利益相关联.也就是说,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是相对独立.身份的独立是保证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前提条件,独立董事的任期不宜过长.提名权的归属将意味着独立董事代表谁的利益,同时须制定合理的选任制度.独立董事的报酬设立必须保证激励作用和独立性两者的平衡.结合我国的立法及实践,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完善和发展,需要突破对许多具体制度的设计,其中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实质问题就是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在我国建立完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的重要性极其突出,对其具体制度的设计也成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难点。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报酬激励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影响,同时保持其所获利益与其独立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要使独立董事真正能够实现最初目的,需要规范和明确独立董事的职权与权利、职责与义务,制定保障职权与权利实施、监督职责与义务履行的各项措施。阐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内容、实施现状、存在问题,提出立法、设立协会、建立外派制度、完善责任保险四方面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勤勉义务的设置是对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原则性地规定了独立董事勤勉义务,但这一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理上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勤勉义务制度应该包含两个规则:一是独立董事应该履行技能、注意、勤勉义务;二是应以严格的标准追究独立董事未履行义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改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强化对内部董事及经理层的约束,减少乃至消除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真正保护中小股东及相关利益者。我们必须引入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处于整体性失效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为加强公司内部的监督力量,新《公司法》第123条对盛行于英美国家"单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予以立法确认。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监督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经过法理分析和效用实证分析,二者在监督机制的多元化及监控职能等方面具有互补性。针对二者可能产生的交叉与冲突提出解决措施: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能重新定位,独立董事定位为兼有监督职能和关系职能;为了使二者在行使各自职权时不发生交叉、碰撞并形成一定的合力,立法应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财务监督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分工。  相似文献   

15.
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借鉴的制度。我国立法应对独立董事的功能,与监事会的关系进行准确地定位;寻求与建立激励约束独立董事的机制,及在其他方面建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有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司是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二权分离的产物,其经营治理是精英即董事之治。如何在保障股东权益而课于董事在公司经营中必要义务的同时给予董事在经营中必要的灵活权衡,是公司法的一个大课题。在这方面,美国公司法走得比别的国家远。美国公司法要求董事在公司经营中要承担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同时为董事提供了经营判断规则,以保障其在尽了必要义务时不因经营失误受到股东攻击和法律非难。经营判断规则因其适时性、创新性和包容性对调和股东与董事的权利、保护董事利益方面成效显著。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不久,公司立法还远不完善,且在董事利益保护方面几近空白,根据国情,参酌日趋完善和适用扩充之美国公司法的经营判断规则,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董事所担负的法律义务和责任问题凸显出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立法均确定了董事的忠实义务,但忠实义务的内涵与外延缺少确定的表述。作为一项限制要素,如果缺少明确具体的内容,将面临任意限制董事权力行使的危险,进而抑制董事从事经营管理积极性。防止董事滥用职权非常重要,防止任意限权同样重要。因此,明确董事义务的内涵,是判定董事行为正当合理的重要标准,是维持董事权义平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联结有助于公司之间知识、行为、学习能力、经验的传播,因此可以提升企业的治理效果。特别是当董事联结存在于同一行业中时,这种同业兼任的现象更有可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效果,让独立董事的治理作用在行业内部有更好的传递。本文利用2007—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联结的样本,研究了不同特征的独立董事联结对企业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在同行业联结的背景下,独立董事同业兼任提升了公司的盈余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独立董事的行业任职经验、独立董事财务等专业背景后结论仍稳健。最后,考虑到独立董事治理受限的情况,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低和内部控制低的企业中独立董事同业兼任治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对财务报告的作用及其制度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独立董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虚假财务报告。要使独立董事充分发挥防止出现虚假财务报告的作用,首先要保证其在形式上和实质上真正独立;其次,要追究独立董事疏于注意义务、没有发现应该发现的舞弊或与管理当局合谋、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从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法律责任,尤其是民事责任。那些不作为的独立董事不能因为其对财务报告的不了解而免除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职能能否有效发挥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基于此,以任职地点为切入点,采用中国资本市场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期间5489个观察数据,实证考察本地独立董事对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和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本地独立董事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且政治关联弱化了本地独立董事的抑制作用,而政府补贴则增强了本地独立董事的抑制功能。进一步考察发现,高管在职消费在本地独立董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国有企业,特别是政府补贴较高的国有企业,应重视对本地独立董事的聘任,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进而有效约束企业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政治关联的可能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