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主人公。许多评论者都强调了他的野心和虚伪,把他看作“野心家“和“伪君子“。其实,于连的性格始终交织着良知与野心、热情与虚伪、真诚与作假的矛盾。他出身平民,为了争取幸福生活,努力实现出人头地的目标,但最后以失败告终。他的毁灭不仅有外在的因素,内在思想上的因素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于连·索黑尔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于连的性格中有多重矛盾对立的要素,比如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这种矛盾对立的多重性格正是于连的"理想我"与"现实我"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于连·索黑尔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长期以来,分析把握这一艺术形象,评论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较有影响的传统观点有两种:一部分人认为,于连蔑视贵族,敢于抗争,是代表当时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抗贵族统治阶级的英雄人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于连具有极为虚伪丑恶的灵魂,是一个个人主义的野心家。对同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观点呢?这主要是因为于连性格的复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从精神分析角度切入 ,可以认为于连的性格是由于“恋母情结”而形成的。他和“母亲”德·莱纳夫人的纯洁的关系 ,陶冶了他真诚、自由、独立的个性 ,这种个性与当时黑暗虚伪的社会格格不入 ,使他不能和上流社会融合 ,他厌恶这个世界 ,于是他选择了死亡之路 ,回到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浅谈《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公正的舆论摘掉了司汤达头上“二流作家”的帽子,确定了他在法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正确位置以来,他的一部《红与黑》更是倍受世人阅读和称赞。然而,这部杰作中作家的正面英雄于连,却一直被人毁誉不一。这似乎已经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马拉松案”。这椿公案,在我国已作过结论。因此,于连已作为一个虚伪的极端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公正的舆论摘掉了司汤达头上“二流作家”的帽子,确定了他在法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正确位置以来,他的一部《红与黑》更是倍受世人悦读和称赞。然而,这部杰作中作家的正面英雄于连,却一直被人毁誉不一。这似乎已经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马拉松案”。这椿公案,在我国已作过结论。因此,于连已作为一个虚伪的极端的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有两个我”──于连形象新论曾繁亭正如有些论者所言,于连既卑怯又勇敢,既虚伪又正直,既狡猾又诚实,既老练又天真,既复杂又单纯。由此,也就引发了对这一人物形象的种种争论。贬抑者称其为“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褒扬者誉之为“共和主义英雄”,堪谓众说纷...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于连一生反抗的行为轨迹,从纵向发展上,划分为激情、虚伪、沉静、超然等四个侧面予以剖析,再现了19世纪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黑暗和丑恶.  相似文献   

9.
《红与黑》以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和恋爱故事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展开情节,侧重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多方面、多角度地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反映出人物具有时代特征的个性,并借以表现讥讽时弊的重大社会主题。为此,本文试图从于连的进取心态和情恋心态着墨,旁及其他来分析一下《红与黑》的心理描写。一、奋进之心,鲲鹏之志.奈何生不逢时。于连的进取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不遗余力,为之奋斗的个人野心。他不愿作檐下雀,而有志于作“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其志向之大,一言以蔽之曰——野心。然而,他出身的卑贱,现实社会的龌龊,等…  相似文献   

10.
于连是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是一个集自尊而又自卑、勇敢而又妥协、积极而又优柔寡断等多种性格于一身的风度翩翩的知识青年。他在过度自尊中迷失了自我;又因野心极度膨胀而使理想成为虚妄;他利用了爱情因而与幸福无缘。他悲剧的人生源于他多重的性格和所处的时代,对当下青年人怎样定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部自传体形式的小说。在小说中,谭恩美创造性地使用数字作为能指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语言及作品的自传形式相结合,表达了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阐释和理解,即作为一个华裔作家,在她的眼中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非是对抗而是一种和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拥有令西方人钦佩的古代文明,西方人把中国与西方对“帝国”的不同概念相混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对中国文明产生了敬畏,甚至畏惧,但事实上中国向来不具有侵略性。明清期间,西方社会的发展与中国文明的相对滞后使中国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到20世纪80年代对自身文化与文明进行了批判。过去20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但值得中国注意的是,实现国家富强必须与发展民族文化并重。  相似文献   

15.
诗歌存在于世俗和超越之间,它源于生活又指向宗教,它永远在圣与俗之间寻求平衡.这是诗歌存在的悖论.山西新锐诗人奔雷的诗通过对黄土地的书写反映了时代变迁给诗人造成的内心激荡.从写作内容,诗歌特色和诗风转变等各个不同层面反映了诗歌的这种悖论特质.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采用分业金融还是混业金融始终是西方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但我国理论界对德国一直实行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混合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和当今的新发展——全能金融未予以充分重视。本文以当今德国全能金融体制为研究对象,从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几个崭新的视角来归纳德国金融体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与文化重构及社会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 ,而且丰富了文化的基础 ,丰富了人们对真理、理性、伦理等文化基本矛盾的认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主要不是依据理论的完整性 ,而是依靠它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张力来实现的。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 ,推动了个人主义 ,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 ,冲击了传统的主流媒体赖以存在的稳定的文化环境 ,冲击了主流文化推崇的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观下,道德教育必须是一种生态性道德教育,即建构生态和谐的道德教育理念,培养道德教育的“和谐”、“生态”的合格公民。潜在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对学生获得知识,特别是非学术性知识,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潜在课程的特点与功能看,潜在课程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建设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9.
小说《鼠疫》借助对苦难、死亡与存在的思考,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推到极致,构造了人类反抗姿态与荒诞处境之间的张力,肯定了一种力所能及的行动,提示无神时代的现代人在爱中寻找信仰之源。因此,在荒诞与反抗之间实现自我的定位,成了《鼠疫》给予现代人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爱玛历来被视为简·奥斯丁六部作品中最不完美的女主人公.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对爱玛身上缺乏18世纪父权主流文化倡导的女性美德和才艺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其最不完美个性中的另一种内涵.爱玛的形象正因对父权文化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尽管"最不完美",却弥足珍贵,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