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往往局限于人的体能资本和智能资本,并由此展开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刻思考,探索性地扩展了人力资本的内涵,认为个人的人力资本除了智能和体能资本外,还应包括人的信誉、个人魅力、社会关系和公共知名度等。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对今后企业和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一种比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更为深刻的“人的时间价值经济学”;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本质上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但是它有关人的时间价值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在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合理内核,不仅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而且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一直是经济研究的热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全面兴起,学者们不仅从劳动要素投入的数量角度来考察人力资本,而且将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机制研究,探讨人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然而,现有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均无法解释特异型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但是这种特异型人力资本真实地存在于现代社会当中,社会对于这种类型的人力资本也有相当大的需求。就此界定了特异型人力资本,从特异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出发,以个案分析的方式测算了一个特异型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并探讨了这种特异型人力资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深刻意义,接着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国国情的判断,说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和环境保护对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财政介入人力资本投资和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财政政策框架与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组织创新理论,结合大学自身的组织创新要素的特点开展研究,构建一个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组织创新的研究框架,建立符合大学发展的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组织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探讨知识经济视野中的人力资本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新课题。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是经济学对人自身特别是人的经济能力的第一次最直接、最专门的理论通视。迄今为止,或许没有哪一门经济学理论中能在直接关切人自身、肯定和激发人的经济能力方面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媲美。从经济史的追溯与研究中,我们惊异地发现:人力资本理论与知识经济思想几乎同出一源。这种契合关系的揭示,一方面可为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包括新经济提供一个朴素的视角,即知识经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总量不断扩张、增加的必然;另一方面,也可为促进人力资本发展提供一个开阔的视角,即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7.
从股东至上治理理论、人力资本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和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等治理理论的比较分析入手,提出中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契约治理实践应以人力资本治理理论和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为依据,以此为基础提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平衡,建立了家族企业职业经理财产权契约、控制权契约和人权契约协同治理模式,并以阿里巴巴为例进一步探寻协同治理模式的具体应用,不仅拓展了家族企业治理研究内容,又创新了中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力资本产权契约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SECI模型的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的根本目的是要创新,不论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是商业运作流程的创新"。隐性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研究的新视角,是创新的源泉。本文对专业技术人力资本——高技能人才人的隐性人力资本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分析SECI重要意义和缺陷基础上,提出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转化需要学习机制和共享机制的支撑,构建了基于SECI的隐性人力资本转化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9.
既有研究表明,户籍制度、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要素深刻地影响着农民工的多维度城市融合,由此主张国家自上而下地通过政策改革以及社区服务建构,推促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推促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社会机制创新的关注。基于个案的研究,本文试图表明社会企业是推促农民工城市融合的一种可持续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理想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依据前人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研究它的内涵,理论定位及科学发展观,衡量尺度和实现条件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 2011-2019 年 31 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并检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本在该过程中的传导作用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创业,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将通过遮掩效应在其中产生传导作用。人力资本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创业的影响,可围绕数字普惠金融的生态构建、金融资源配置、外部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立足于当今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求,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理论出发点,探索了现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约束因素和综合创新的价值,并提出了综合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将人力资本水平按照不同的创新主体进行分类,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支出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详细分析它对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创新的贡献。结果显示,在我国13个省市,科研机构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在我国14个省市,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在我国17个省市,大学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三种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在不同地区对创新的贡献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了女研究生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通过对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及对影响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因素进行研究,结合女性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分析了我国当前女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鼓励女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使用1995—2015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构建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使用经济距离和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两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两因素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中均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时间累积效应。前者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空间溢出,后者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负空间负溢出;(2)两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同时受地理距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3)两因素对区域创新能力速度提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 利用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实证分析我国科研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与科技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 R&D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和研发资本占GDP比重越大, R&D人员拥有专利申请授权数越多,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越大; 科技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 文章提出加大我国科研投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视角对全球129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国际综合排名第92位,位于第4梯队。人力资本存量(健康性人力资本、技能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经济增长通过对教育性人力资本的再投入推动创新性人力资本的提升。比较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力资本结构差距,可以看到:未来15年中国人力资本将面临国际适应性和竞争性的重大挑战。应当通过提升职业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增强教育性人力资本与技能性人力资本的深化,从而为提升我国创新性人力资本做准备,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西部的民族地区由于制度约束等原因,抑制了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阻碍了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制度安排相互协调,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西部经济能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创新信息披露已成为缓解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背景,文章选取2015—2019年创业板47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探讨了创新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传导作用。结果发现,创新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融资约束在这一影响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传导作用,高水平的创新信息披露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通过发挥资本对创新的支持作用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中介机制在创新优势信息中成立,而在创新风险信息中不成立;针对实质性创新成立,而针对策略性创新不成立。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