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我国2007-2016年的各项宏观经济月度数据,运用季节调整的春节模型对其进行调整,并且以更大的口径测算影子银行规模,再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实体经济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化.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上行对影子银行的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而影子银行规模与通货膨胀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会给影子银行规模带来持续的正向效应,但影子银行并不能持续地影响通货膨胀;在不同时期内,影子银行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呈现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现状与法律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影子银行的概念、特征及表现形式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子银行在我国出现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双重作用,进而对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制度进行评价。认为应当制定、完善影子银行的相关法律,使其处于监管之下,明确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影子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延伸影响,以2010~2016年中小板、创业板及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影子银行发展对非金融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考察影子银行对不同融资约束企业的影响发现:影子银行对融资约束较严重的企业具有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对于具有融资优势的企业,影子银行会挤出实业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且影子银行发展与企业价值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实证分析的政策含义在于监管层鼓励金融体系创新的顶层设计,必须区别对待影子银行对于银行价值提升和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的不同条件,科学引导影子银行在信用创造领域的正向作用,并使其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4.
基于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理论分析二元结构信贷配给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选取我国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影子银行业务的流动性供给对商业银行主导的信贷配给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有正效应,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的正向刺激作用显著,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相比较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贡献度更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冲击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基于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各个经济变量序列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得出经济变量的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并建立VAR模型。依据VAR模型检验结果检验模型稳定性,判断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以此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的冲击效果和风险大小。依据影子银行产生的风险效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6.
以1991—2015年天津经济相关数据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平稳性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与天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前期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为促进作用,而后期对经济发展形成了阻碍;影子银行逐渐超过了传统劳动力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当加强政府对影子银行的引导,完善影子银行相关法律,同时促进传统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从而减小影子银行给市场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受经济危机和信贷约束的影响,影子银行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在对影子银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影子银行与GDP、CPI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即影子银行在一定规模上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并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影子银行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促进金融市场高度繁荣的同时,也给金融的发展和稳定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风险。影子银行体系游离于监管之外,由于其高杠杆等特性,给自身和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结合目前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状况,我国应在进一步发展壮大影子银行的同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防范其风险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体系作为正式银行系统的补充,正成为房地产行业另一重要的融资渠道,其对房价变动的影响和对政策效果的冲击十分值得关注.从测算北京市的影子银行规模入手分析北京市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一步探究北京市影子银行规模与北京市房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北京市影子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与北京市房价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其变动会对北京市房价产生正向冲击的影响,且影响力在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0.
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和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当下,国企高杠杆、充当影子银行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R&D投入,损害了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企创新发展的根基。以2007—2016年非金融类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企参与影子银行活动以及高杠杆条件下该活动对R&D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国企参与影子银行活动的规模越大,其下一年的R&D投入就越低,影子银行活动对企业创新活动存在挤出效应,高杠杆加剧了这种挤出效应;进一步,短期负债带来的短期杠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企业参与影子银行活动对R&D投入的抑制作用,长期负债带来的长期杠杆会加剧上述抑制作用。这一经验证据丰富了影子银行、财务杠杆和R&D投入之间关系的理论文献,也为国企贯彻“三去一降一补”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影子银行系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但是却具有商业银行的部分功能。近几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发展很快,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影子银行系统在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根据中国式影子银行系统独立性不高并且处于初级阶段等特点,从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通过通道、同业等方式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以此达到规避监管、扩张信用的目的,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探究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与金融风险传染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风险传染生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2007-2017年间上市金融机构的微观数据,对商业银行条件在险价值CoVaR进行了测算,并基于面板VAR模型,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供给方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有明显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商业银行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是其受到影子银行风险传染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作为影子银行体系最主要的资金供给方,通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非信贷科目持有的影子银行资产越多,则与影子银行具有越高的资产负债关联,将受到更高的风险传染。据此建议:应充分关注商业银行通过非信贷科目向影子银行部门提供资金的行为,同时还应加强监管协调、防范监管套利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问题主要表现为 :产权主体单一 ;行政化管理 ;一级法人制度等。核心问题就在于单一国有的产权制度。唯一的出路是实行股份制改革。具体设想是将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集团公司 ,形成多级法人、逐级控股的经营体系。鉴于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结构不合理 ,大型银行机构过多 ,小型银行缺乏 ,已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改革应将国有大型银行拟退出市场的机构改造为地方小型银行 ,实现商业银行规模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辽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农村金融已基本形成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为主体,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以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跟全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仍显单一,营业网点稀少,因缺乏与需求相适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农村和县域资金外流数额较大,现有支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还没形成。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制定扶持政策,薄弱环节要特殊考虑。明晰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相结合,功能健全、资本充足、服务完善、有序竞争、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金融支农合力。加强农村金融软硬环境建设,突破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制约。依托已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绝对主力的省农村信用联社,创建辽宁农业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汇聚财政和社会资金,发挥战略推动和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银行业,特别是六家主要国内银行对加拿大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加拿大多年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银行运营体系,在银行业务经营、市场开拓、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充分享受当代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长期处于高度政策壁垒下的中国银行业,将逐步暴露在世界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对于迫在眉睫的发展与改革时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了改革创新的步伐,力求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日渐成熟有序的金融市场运作体制和监管机制的条件下,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及我国金融深化水平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利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检验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吸引外资进入的显著原因,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于我国金融深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鼓励外资银行广泛参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合作,以促进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银行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专业银行商业化是金融改革的目标。要使专业银行转轨为商业银行,不仅涉及到银行内部体制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为它营造一系列社会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