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移动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短视频著作权问题也日益凸显.相比2018年,2019年有关短视频的著作权纠纷明显增加.争议问题包括短视频的独创性认定、权利指向和平台责任.独创性是需要明确的首要问题,视频之"短"不影响独创性的认定,法官应结合创作主体和创作成果采取相对宽松的"有无"判断标准;对于短视频指向的著作权和邻接权保护问题,可从赔偿层面加强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力度,这也契合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保护趋势;此外,平台责任多是间接侵权责任,要注重培养平台及用户的著作权意识,同时平台应加强事前预防,避免间接侵权.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媒介不断涌现,尤其近年来短视频呈井喷式发展,塑造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交往模式与思维方式.短视频的娱乐功能,社交、表达功能,以及优化与补偿功能等,都强化了短视频目前独步天下的态势.而科学技术往往是柄双刃剑,为了促进短视频的发展与完善,需要从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严格审核把关职责,引导主题、增加模块,坚持走精品化之路等方面,对短视频进行规约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意在探析短视频这一深受青年喜爱的新型视觉化社交媒介对其线上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鉴于短视频的产制和使用均在政府“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加强互联网内容治理、塑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亦考察政务短视频这一特殊的短视频形式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变量的短视频治理感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效应。结果表明,一般性短视频使用削弱了青年线上政治参与,且不受短视频治理感知的中介影响,而政务短视频使用却对青年线上政治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青年在接触和利用政务短视频的过程中,改善性治理感知(信息公开感知)程度较高,会进一步强化其线上政治参与,且即使限制性治理感知(网络秩序感知)程度较高,亦不会减少其线上政治参与。由此可以推断,政务短视频青年用户更趋向认可这种紧张且有序的短视频治理秩序,而是否频繁使用政务短视频等政务新媒体,有利于辨认或“区隔”青年用户中的积极参与者,从而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构建短视频版权保护治理机制要正视和呼应现实。当前,我国短视频版权治理面临平台滥用“避风港原则”规避责任、“应知”义务与主动审查义务的界限不清晰、直接获利认定标准过于宽泛等困境。基于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深化平台注意义务正当性的法理研判,平台承担侵权控制义务应适用“善良管理人”之标准并合理衡量预防侵权成本及侵权损失。通过建构事前防范与纠错救济结合的平台责任体系、区分规范适用“应知义务”与主动审查义务、严格限缩直接获利认定范围等优化路径,规范短视频平台责任认定,促进短视频产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重塑着大众文化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个体主体性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并为个体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虚拟的真实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等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必须立足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从个人、短视频平台、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理性成瘾理论为根基,基于全国五省市农村地区的一手调研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短视频对农村居民时间分配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短视频是一把“双刃剑”,短视频通过为农村居民提供有益信息促进了其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带来了数字红利;同时,短视频长时间的静态使用行为增加了农村居民患超重、肥胖的风险,危害其身体健康。短视频的“红利”作用仅体现在日均用时0.5小时以内的群体中,而对沉迷于短视频的农村居民来说,短视频带来了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尤其对日均用时多于2小时农村居民的生产劳动(农业、非农劳动时间)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双重危害,且短视频对年轻女性居民的健康尤为不利。应高度警惕短视频的危害,避免其发展成为“数字鸦片”,可探索按照短视频内容进行分类、分级限制管理,以保留其优势、规避其危害。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重塑着大众文化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个体主体性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并为个体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虚拟的真实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等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必须立足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从个人、短视频平台、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的兴起为政府的形象宣传提供了网络平台,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城市形象,传递政府声音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采用文献研究、数据梳理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媒体兴起后政府在自身形象传播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挑战,以及对西安市、重庆市等政府部门的短视频官方账号内容、运营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阐述短视频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以及相关策略。研究发现,短视频制作简单,能依靠后台大数据对用户使用短视频场景进行精准分析,对政府城市形象宣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的风口。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利用短视频进行自身形象的宣传,可以使政府的形象更加立体,通过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操作层面的大众化传播,重塑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改变以往对于城市的刻板印象,引起受众主动传播城市良好形象的行为,最终提升政府管理与形象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兴的网络媒体异军突起,融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凭借其有趣、新潮、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代表"短视频"晋级为新时代宠儿。如何应用好新媒介、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好统战宣传工作,让统战工作与新媒体时代同频共振,让短视频为统战工作所用,提升统战工作影响力,为统战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值的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政务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务新媒体突出重围,为政府管理提供了便捷。然而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成为当下社会管理的重大难题,对政府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提出了考验。从政务短视频的实用性角度出发,梳理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探究短视频时代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困境,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互联网和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留守妇女的信息接触和社交互动提供便利。本研究深入江苏省东部X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媒介依赖理论角度探析农村留守妇女使用短视频过程中的行为表征和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变化中农村留守妇女的“有闲”状态相对延长,劳动压力的增加和文化活动的转变对其短视频使用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从信息、心理以及娱乐三方面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农村留守妇女使用短视频增强自我认知,调整个人情感,从而改善日常生活,形成信息理解、心理定向和个体娱乐的特点。呈现出新特点与新问题的农村留守妇女通过“刷”短视频了解自我和社会信息,缓解心理压力,并在短视频互动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处于“后习俗水平”的道德发展阶段,其短视频偏好不仅仅是因为休闲娱乐,更是希望通过短视频的重新部落化突破生活中差等秩序压制,实现网络逆袭和成就再塑。短视频传播因资本逻辑作祟和技术失控助力,更易导致价值内容失范、价值场域失序,三观尚未定型的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更易受到戕害和“反噬”。高校学生短视频价值规范、引导需从他律和自律两个视角形成规范格局:他律的供给侧视角通过技术赋能守正创新出主流价值观的短视频表达形式和具象价值内容;自律的需求侧视角通过道德教育价值涵养出防腐拒变能力和道德归位秩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4G网络的建成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一大批移动互联网短视频载体应运而生。短视频载体具有不同于以往载体的显著优势,这为打造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可能。当前短视频载体发展十分迅速,相关的监管措施跟不上,导致短视频载体上信息良莠不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主导地位难以确立。国家、权威机构、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这4个主体应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短视频载体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短视频载体打造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短视频,而短视频的入场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机遇与风险并存,其风险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养成多元化与自主化、价值判断感性化与浅层化,以及价值选择娱乐化与功利化。从社会习得理论视角看,短视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机制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习得机制。为此,要充分运用短视频的注意力吸引机制、示范与复述机制及反馈机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发挥其引领作用,消解短视频带来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广告在用户流量与大数据算法推荐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新型的信息传播逻辑,并成为广告商与品牌商为之青睐的广告形式。短视频广告虽然兼具市场、内容、技术、平台等思维传播逻辑,然而由于存在大数据杀熟、内容雷同、算法垄断、海量信息轰炸等问题,导致其传播空间还不够广泛和宽阔。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应从市场规范、内容创新、技术升级、平台管控等角度入手,确保短视频广告的高效传播与规范,提升短视频广告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悄然进入大众生活。传播媒介迭代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的移动短视频,以简便性、趣味性、碎片化、多感官性与强交互性等特征,迅速被大众接受。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创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短视频的创作既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可以限制原有文化的传播。通过分析移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点,剖析其对凉山彝族文化传播带来的问题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探讨这种变化对彝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性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众传播和准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形态,社交短视频构境的具身在场一直集中于表征和非表征的研究,而对具身在场的机理与机会缺乏应有的关注。文章聚焦社交短视频构境具身在场的产生机理,探讨社交短视频构境的具身在场状态,以及人的身体重新回归主体地位的过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在场与交往、不出场与在场、可见与共见和主体性回归与具现式行为的结构性变化,研究发现社交短视频构境具身在场为人的感知自我以及悦纳自己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短视频在经历了“跑马圈地”爆发式发展的上半场后,相关部门的强力介入与整改,更像是短视频发展历程的中场分水岭与下半场发展的契机。针对上半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修整,嵌入核心价值导向与建构认同,提出中场改革整治中的三大侧重点和下半场发展的方向与要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互联网短视频信息交互技术迅猛发展,带动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以微博、微信和抖音等为主的短视频平台成为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运用短视频信息交互与传播软件,根据学生的思想认知情况和学习兴趣,创设以短视频为主的问题交互情境,并引入课外网络化教学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实践教育案例和教学方式等进行革新,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短视频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政务短视频与非政务短视频在核心要素的构成上存在巨大差异,呈现出与非政务短视频完全不同的"自上而下"的定位、功能、内涵和要求。政务短视频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首先需要从深耕内容出发寻找解决的路径。从连接的视角分析政务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逻辑,认为其至少需要加强三个层面的连接:感官连接、情感连接和空间连接,并通过围绕凝缩符号进行议题设置、传递终极性价值观及展开互文式叙事等入手建构连接,从而不断完善技术对人作用的深层机制,实现内容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