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本文就人民本位经济的基本特征——藏富于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藏富于民"是国强民富的基本路径;其次,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人民本位经济的社会认同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然后提出,人民本位经济必须是"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最后,提出了发展藏富于民的人民本位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经济形式以民营经济为主;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或社会资本为主;社区事业以民办为主;政府管理以营造和维护良好的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双语类型也呈现出多元性,其中民-汉、汉-民型双语最具代表性。新疆民-汉、汉-民双语现象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民-汉、汉-民双语现象的形成受到语言本身的性质、民族杂居、文化教育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民-汉、汉-民双语发展以及双语人才培养对新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姓、更名、改籍与民初旗民身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民初旗民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政治经济特权的丧失、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平等的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确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民国成立后的多年间,各地屡有旗民申请冠姓、更名、改籍。对民初旗民冠姓、更名、改籍历史现象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转型时期旗民的生存状况,而且也有益于人们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视角下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4.
论堕民解放运动的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乾隆对堕民的"豁除"诏令历来被世人重视,但大量史实却证明它只是一纸空文.堕民解放运动的起点应该是二十世纪初卢洪昶发动的"捐建农工小学堂,收教堕民,恳恩除籍"运动,因为只有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才具备兴起的条件,就其规模、程度和影响而言,更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疆语言状况的客观事实,运用语言接触的相关理论,其体探讨了语言的竞争与互补在新疆民汉语言接触中的种种表现,认为新疆不同的语言共存于一个统一的社会中,通过竞争与互补,共同构成了新疆和谐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没有简单地复述前人有关"民本"、"民贵"等仁民思想,而是集成并创新儒道佛三教爱民智慧,提出"民体"概念:"君育黎庶如彼身体"。强调君王应该像护养自己的身体一样护养百姓。惟有身体安好,君王才安好;一旦身体患疾,君王即衰弱。除身体之意蕴外,民体之"体"还具有根本、本体和整体等诸多涵义。他认为,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正。君王心正,方能身正,身正方能正四方。而君王心正,又莫如效法尧舜,行仁政,安民生,厚民力。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民体又可阐释为体民,体民之疾苦,体民之诉求,体民之境遇。  相似文献   

7.
新疆民汉合校的演变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民汉合校的演变过程,认为在民汉杂居地区,建立单一的民族学校有明显的弊病,如导致教育资源浪费、脱离社会环境、影响民族关系等.指出在新疆民汉合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民汉合校中所存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福建闽江流域的水上居民,是一支古老而源流多元的群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其长期处于社会的最低层,社会地位低,其水居生活的“自我保护相对封闭”。同时又因杂居于汉民族生活区的边缘,深受汉民族经济文化的同化和影响,既保存有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又消亡得极其迅捷。发掘与保护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步伐,基督教也在中国广泛传播起来。西方异质文化基督教在与传统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碰撞中摩擦不断,民教冲突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内陆省份山西基于其特有的传统地方社会环境,民教冲突异常激烈并且特点显著,由迎神赛会所引起的民教争端频繁发生。围绕迎神赛会产生的众多激烈的民教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非信教平民乃至官绅阶层与教民在文化习俗、经济利益、地方社会组织管理等各方面权益的相侵和冲突。官府对民教争讼的判决结果通常利于教民,这是处于中央和外国势力压力下的官员妥协自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政治、经济、生活、民俗、族群方面 ,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明清韩江流域的延虫 民社会 ,从而对韩江流域先民及其文化渊源的探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宋朝对归明、归朝、归正人采取的政策,可分为招纳、待遇和防范,因时、因人、因来源地不同而有所差别。对来自西北地区者,战时公开招诱,和平时期的招纳则受制于人,对来自西南地区者的招纳则有主动权。归明、归朝、归正人待遇的差别有明显的阶段性,是在其总体待遇下降过程中发生的。归明人,尤其是西北归明人,享有更优厚的待遇,也受到更严格的防范。这些差别与宋朝国家安全策略、冗官、冗费、财政危机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不同时期由于人自身的发展阶段不同,人们对自身本质的认知程度不同,人们在主动和受动的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因此人对自身发展阶段和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是管理思想及理论得以建立的逻辑起点。本文就以此为立论的基点来透析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利于构建我国管理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严重的危机,作为一位曾留学西方的思想家,严复在此时提出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主张。他通过进化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危机的严重性,要求学习西方,提高国民素质,提倡自由平等。在严复的这些主张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激进和保守这两种思想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孟子的惠民富民经济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涉及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也涉及到封建社会的国家的各种经济政策和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制民恒产,实现小康;轻徭薄敛,取民有制;鼓励交换,保护工商;提倡恭检,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海南岛考古发掘所揭示的4种文化遗址类别,以其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资料鉴定和年代划分为依据,结合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调查,阐述海南原始居民的来源及其经济类型,评析其开发海南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中富含着对人的思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国民生的建设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一次重大提升,与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不同,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类、群体、个体三重存在统一的人,只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主张保民安民的施政之道,阐发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勤政为民,加惠百姓"的爱民思想和"取民有制,富民强国"的裕民思想等。吕祖谦的民本思想具有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后世民本思想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民为邦本”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里最有价值的部分。“民为邦本”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着切实的内容。古代的民本论者提出过关于制民恒产、使民与政以及化民以德的主张。在继《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文之后,笔者对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横向上作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20.
回族定居新疆的历史始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学术界将新疆回族的源头追溯至唐代或元代的观点有误。新疆回族的分布特点虽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回族一样呈"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格局,但其形成原因却与内地诸省区不尽相同,与清代的民族隔离政策、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