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贵山 《南都学坛》2005,25(1):55-57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有本土的,但大量地表现为外域的、西方的。我们要重视对当代中国本土的文艺实践和审美经验的理论提升和学术总结,提炼出真正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文艺思想和文艺理念。同时要承接和吸纳西方文论本土化的成果,解决在西方文论本土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自觉地整合各种文论学理系统所包含着的合理因素,建构起涵盖"文"与"史"的关系、"文"与"人"的关系、"文"与"美"的关系和"文"自身的关系的及其相关学科形态,诸如文艺社会学、文艺人学、文艺美学和文本学有机融合的宏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新体系。处理好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科学文论和诗学文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在民主主义文艺思潮和革命文艺思潮两者的比较中发展。本应是一种平等的比 较,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比较的过程被当作了后者否定前者的过程。而鲁迅从前者的代表 转变成为后者的代表,并被拿来作为前者 应该由后者来否定的根据。然而鲁迅的文学道路,他的文艺思想的“现实”的特点,他的启 蒙主义的特点,他对革命文学的认识,都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着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的中国,这两者有一致和相通之处。所以,鲁迅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的地位 和作用,不在于他证明了只有后者否定前者才是历史的前进,而在于他揭示了两者共同的基 础,表明了两者应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并挑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主要表现为质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诘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唯有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深化改革并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最终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对当代青年主体社会思潮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前瞻 ,有利于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脉搏 ,更好地理解当代青年的本质要求 ,从而为正确引导当代青年主体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历史时期 ,中西方都出现了蓬勃的文艺思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潮和中国明末清初的文艺思潮。二者有同有异 ,这是由当时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民粹思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对改革开放之前岁月的美化和怀念,以及仇官、仇富、仇知和蔑视自由与法治。当代中国民粹思潮自兴起以来,其影响弊远大于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当代中国民粹思潮的影响力必将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青年与社会思潮的沉浮与涌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青年推动着社会思潮的沉浮涌动,均离不开青年的认同与传播,这些思潮对青年的重要积 极影响或消极影响均须辩证分析,方能加强在积极影响方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探索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五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艺思潮放置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系统中进行了考察,认为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坛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和更迭。第一次是流贯于四十至六十年代的工农兵文艺思潮;第二次是泛滥于“文革”时期的文艺逆流;第三次是勃起于历史转折时期为现实的文艺思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我们身边的大环境也在变化着,这种变化着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的深刻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对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本学生的影响、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有关研究的史料、学风、方法等问题 ,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领域目前面对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会议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就方法之于学科的问题 ,与会者认为 :一 ,应反对过分强调方法或唯方法论 ;二 ,方法 (方法论的借鉴和运用 )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众所公认的 ;三 ,应力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回归、渗透于文学本身 ;四 ,在文学研究中 ,应视方法为一种工具 ,方法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五 ,应关注方法与研究者眼光的关系问题 ;六 ,史料、学风、方法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混沌的现代性--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总体特征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性视野中的现代文学史叙述,要求将其视为一种“中国化的现代性”展开的方式。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现代性特征表现为:首先是错位的现代性前提,即与西方现代性的“分化”特征不同,中国现代性追求的恰恰是政治、道德、审美等一切层面与力量的“统一”;其次是误读的现代性资源,即中国现代知识界对西方现代性的误读、误植与误用。其三是暧昧的现代性矛盾,既表现在现代性与前现代性之间,也表现在现代性内部;其四是混浊的现代性哲学,其主要表现就是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混浊,在深层则表现为一种含混的整体思维与重统一而回避对立的“中和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是对以儒释道本土文化为基点的传统文学批评体系的彻底颠覆和深刻革命,然而由于存在严重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生命精神的软骨症,缺乏理论兼容性和整合力的贫血症,以及缺乏对经济时代和文学样式转型与变化言说能力的失语症,致使中国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学批评体系中丧失了独立地位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未来的走向,即由单一政治型向多样社会型转变,由繁杂的大分化转向逐渐的小聚合,由形式的现代化转向意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中,通俗文学处在文学的边缘地位。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俗文学观念影响了海派文学、解放区文学、京派文学等文学思潮,它是一股潜在的文学潮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出现了整合现象。  相似文献   

17.
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中国文学自开始“文学革命”至30年代抗战爆发,占主导地位的是既注重文学的自身价值,又要求文学为社会改革服务的倾向。抗战发生后,背离这一传统而强调文学仅仅是政治(包括救亡和社会改革等内容)工具的倾向呈螺旋形上升,至“文化革命”期间而达于极致。70年代末又向原来的传统回归。但到80年代后期,以融合着人生追求的文学自身价值为中心的潮流逐步发展,到90年代遂取得了主导地位。所以,90年代文学与其以前的文学具有重大差别;这一时期也就成为当代文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过渡性类型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的特征表现为:文学观念呈现多元状态;文学创作实践的探索前无古人;文学流派的发展与文学社团新变;文学精神吐故纳新;文学理论转型;文学形式与风格特征转向。翻译文学兴起,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复杂关系。认为基督教进入并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和形式上的重要资源。现代作家借鉴了基督教思想和《圣经》的文学价值 ,并创造性地加以文学表现和转化 ,从而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独特的意义世界和话语方式。文章还进一步比较性地探讨了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 ,同中国传统文学与佛禅和道家 ,西方文学与基督教联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问题。由此提出建立中国文学的现实性与终极性 ,民族性与人类性价值相互统一的美学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史料:问题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史料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正在成为研究界的重要话题。但在充分肯定其意义的前提下 ,我们却有必要检讨这一思潮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反思它的“方法” ,这才是我们推进学术发展 ,同时也是真正加强文献史料工作的健康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