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网络虚拟货币和法定货币的差异,分析网络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得出网络虚拟货币是具有准货币职能的网络商品,且具有商品属性不断弱化、货币属性不断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取决于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的渐次认同、加强监管并使其不断标准化的统一发行。同时,以“大家点”网的拍点和腾讯网的Q币为例,揭示了网络虚拟货币由于本质定位的动态模糊性引发的系统性问题,并从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在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牟利的对象。从教义学角度而言,不宜将涉比特币的刑事案件通过货币类犯罪或侵害财产法益的罪名进行规制。"货币说"分别从货币的基本职能或功能、货币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货币的发行基础上层层递进来类比说明比特币具有与货币等同属性;"财产说"则从虚拟财产的特征、虚拟财产的创造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证比特币具有财产属性。一方面,从货币的基本属性上来看,比特币并不满足货币的五大基本职能,货币的角色也不会因为其所处的领域不同而发生改变,比特币去中心化的特征旨在摆脱国家管控,与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也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人们并没有实现对虚拟财产的管理可能性和转移可能性,另外,从规范正当化的角度分析,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更加难以得到支持;从解释轮的角度出发也无法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寻求到正当化依据。因此,无论是"货币说"还是"财产说"都具有说理上的盲区。从国家政策角度观之,由于比特币存在投机风险,极易引发洗钱等金融犯罪,对国家的货币体系造成冲击,同时,"挖矿"产业在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因而,比特币一直受到我国政策的消极评价。将比特币以货币类犯罪和财产法益的罪名予以保护,与国家政策立场也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3.
盗窃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问题的刑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可支配的动产属性,可以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虽具有智力性、虚拟性的特点,但与现实生活中盗窃一般财产行为的本质相同;盗窃虚拟财产具有社会危害性,可以盗窃行为定性,应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予以现实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加密数字货币因技术特性而与社会经济产生了多样性的互动,作为交易对象和支付手段的价值受到技术的影响,其技术安全性与系统稳定性问题有待监管的介入与规则的保障。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目的并非对技术和经济职能维护,保障其作为货币的区块链共识结果,而是应当以监管评估其作为公共产品的社会共识,并经过一致性同意,且必须作为宏观政策工具的一环,服务于货币对经济实体行为的刺激与法定义务的分配,央行对待加密数字货币的态度也取决于央行调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基于技术、经济和政治职能的认知,各国对待加密数字货币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模式,但也反映出部分相同的监管趋势。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通过双联模式的技术应用,行政权力行使中的价值强化,合作模式中的行政责任承担走向合作治理的路径,进而践行对象包容、手段多元、主体和责任排他性设计的监管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经济要素的价值定义为虚拟价值,并认为虚拟价值的形成与实现都基于劳动价值,其类型主要分为非劳动型、无载体型、产权分离型三种;同时提出以股票、证券(以及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等虚拟价值形式存在的产品通过较强的未来性和变动性反映其虚拟性,以自然资源(以及古董、地产等)虚拟价值形式存在的产品用较强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体现其虚拟性,以网络信息产品的虚拟价值形式存在的产品以较强的复制性、规模性和共享性表现其虚拟性,为此,其计量模型也有所不同.虚拟价值理论的提出对于人类有效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环境以及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科学解释现代经济危机和有效防范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7.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货币是一种在互联网上购买虚拟商品的支付工具。它产生于网络小额电子支付的困难。网络虚拟货币虽带有“币”字,其本质属性仍为商品。随着其使用基础的扩大和功能的延伸,网络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逐步衍生出了类似货币的属性。就目前而言,网络虚拟货币还只是商品,与真实货币或准货币还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网络游戏产业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虚拟货币大量发行和使用,这给用户利益和国家金融秩序带来一定的风险。通过分析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功能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认为应对网络虚拟货币进行适度的监管,即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明确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加强对网络虚拟货币发行和交易行为的监管,从而强化对网络虚拟货币持有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以CNKI和CSSCI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5.6.R5可视化软件对搜集的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文献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共被引文献分析等相关图谱的分析和文献的解读,分析出中国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热点,梳理出中国数字货币研究主题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2015年以后,中国对数字货币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急速性增长,研究内容同中国人民银行阶段性政策高度关联,政策导向非常明显;"虚拟财产""虚拟货币""比特币"和"去中心化"是中国数字货币领域当下的研究热点,而"监管沙盒""区块链""智能合约""法定数字货币"是中国数字货币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虚拟财产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概念,因其兼具虚拟和现实的二重身份而在法律属性和立法保护上存在较大的争论.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的确定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前提.运用社会学中的价值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论对所界定的虚拟财产进行分析,明确了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排他性和稀缺性的特征,得出了虚拟财产具有财产属性的结论.提出应该从建立基本法规、完善价值确定规则、明确主体与客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设立虚拟第三方等几方面入手对虚拟财产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2.
比特币是迄今最为成功同样也是最受争议的虚拟货币。在对比特币设计原理、现实运行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探讨有关比特币的种种误解,并认为比特币的货币属性并没有得到现有货币理论的支持,比特币不太可能发挥货币职能,更不用说替代主权货币。比特币应该看成是金融创新活动,其未来很有可能与主流支付体系产生某种融合。当然,其发展前景更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风险生成的重要场域,其具有的基于大数据的人机对话模式、基于自我学习的算法机制和不断改进的算力等特点使其在实际运作中内嵌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表征为以技术为手段的意识形态权力转移导致的场域失落风险、以人机协同操纵意识形态偏见导致的话语权旁落风险和以模糊边界运作加大意识形态治理难度引发的治理失效风险。其生成诱因在于资本与技术扩张导致资本逻辑内嵌于意识形态风险之中,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话语权转移带来了人类语言逻辑表达与多元价值博弈,以及对话沉迷与主体危机的内容失真引发的治理范式转化与监管失灵。应立足于阵地治理、数据治理和制度治理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场域转变为巩固意识形态认同的最大增量。  相似文献   

14.
"比特币"作为网上兴起的一种新型数字化货币,因其具有去中心化、虚拟性、不通胀、交易和制作成本低、不可造假和可自由流通兑换等特征,受到广泛关注和热捧,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比特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尚另当别论,但其特征对未来理想的世界货币的构建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论述了比特币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其为未来世界货币的构建提供的有益思路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键字     
虚拟货币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十四个部委联合印发通知,严厉禁止虚拟货币买实物,防范虚拟货币冲击现实经济金融秩序。在中国,"虚拟货币"已经与现实货币存在一定的"单向兑换"关系,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财产属性。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虚拟货币不下十种,如 Q 币、联众豆豆、盛大点券等。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规模,并以15%至2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6.
Internet的全球性、虚拟性、非中心化、无边界性对传统以物理时空为理论基点的冲突法理论和规则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透过技术或制度层面,实际上可以归结为网络社会对管辖权的挑战,也可以说是网络所带来的时空转换导致各国争夺网络管辖权的竞争。晚近提出的诸多网络管辖权理论及理论基础,如"新主权论"、"管辖相对论"和"网址论"等都是为本国在新的国际空间中扩张提供理论基础。合理的Internet规制有待于各国在这一"虚拟空间"领域不断有效地合作。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态——虚拟社会正在浮现。虚拟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符号化”。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性等特征 ,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爆发 ,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 ,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 ,还与网络外部的社会根源有关。对虚拟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的克服与控制 ,首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阐释 ,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怀、整合传统伦理资源 ,来矫正网络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 ,形成网络时代的新道德 ,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终极控制  相似文献   

18.
“元宇宙”是基于新科学技术条件下建立的与物理世界平行的虚拟数字空间,其与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在于其空间内活动与现实社会产生真实联系,货币的价值交换是提供跨空间联系的重要逻辑基础。目前,在“元宇宙”下适用于交易结算的为数据平台企业发行的数字代币,虽然具备价格标识、支付清算等一定的货币职能,但由于去中心的发行主体与缺少国家信用背书,始终面临币值不稳、无法监管、规模受限等难以克服的缺陷。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形态的人民币,以中国国家信用为背书,具备先进的数字技术优势与数据市场优势,对数据权益的识别与保护存在公信力,契合“元宇宙”空间的货币治理。确定“元宇宙”空间下的货币治理标准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软法形式先行开展双边或多边数字货币治理合作,明确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过程中的监管、数据保护等关键合规标准。应通过加强对数据平台企业权力的限制,逐步提高数字人民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抢占“元宇宙”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虚拟货币日益普及,为了理清虚拟货币的兑换机制,得出与虚拟货币发展趋势相匹配的监管策略;从虚拟货币的定义入手,解析了“虚拟货币”在参与交易过程中的作用,得出了虚拟货币的特性,特别是特殊的均衡价格曲线。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对虚拟货币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并运用了博弈论的知识,对各虚拟货币实现兑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促进了网络产业的发展,虽然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货币体系,但有动能去打破双向兑换壁垒,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是基于新科学技术条件下建立的与物理世界平行的虚拟数字空间,其与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差别在于其空间内活动与现实社会产生真实联系,货币的价值交换是提供跨空间联系的重要逻辑基础。目前,在“元宇宙”下适用于交易结算的为数据平台企业发行的数字代币,虽然具备价格标识、支付清算等一定的货币职能,但由于去中心的发行主体与缺少国家信用背书,始终面临币值不稳、无法监管、规模受限等难以克服的缺陷。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形态的人民币,以中国国家信用为背书,具备先进的数字技术优势与数据市场优势,对数据权益的识别与保护存在公信力,契合“元宇宙”空间的货币治理。确定“元宇宙”空间下的货币治理标准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软法形式先行开展双边或多边数字货币治理合作,明确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过程中的监管、数据保护等关键合规标准。应通过加强对数据平台企业权力的限制,逐步提高数字人民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抢占“元宇宙”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