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国家财政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为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不断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搞活整个经济全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保持这种活力的持久性,正是我们当前深化改革,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经济课题。所谓企业活力,就是指企业本身具有一种蓬勃兴旺的生命力。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生命力是以企业内部变化为根据,外部变化为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可见,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财政政策应把增强其活力的基点,放在强化企业内部改革上,放在企业内部经营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扩大企业管理自主权、精简机构、政企分开。从那时到现在,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历时八年。八年的实践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迈出了突破性的步子。我们打破了旧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使企业开始从过去的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向相对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离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宏观管理制度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在增强企业活力方面,企业内部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活力。但是,对大多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来说,还没有真正活起来,扩权至今没有很好落实。情  相似文献   

3.
最近,党和政府再次强调把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已刻不容缓。在这里,我们仅就步履维艰的石油企业,谈一谈搞活的总体思路,以期供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4.
<正> 一、市场是改革的“试金石”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交易的场所,也是流通领域。它反映着商品交换的各种关系。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政策、企业行为和消费者意向,都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在市场活动中表现出来。所以说,市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综合反映。 我国的体制改革就是要冲破旧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的新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增强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迅猛崛起,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明显滞后。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搞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确立新的思路,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资本营运是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中的新事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造科学的资本营运体系,必须塑造新型的资本营运理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茶叶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前中小型茶叶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基础上 ,指出了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进而提出在新经济形势下 ,中小型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当扬长避短 ,根据市场需求 ,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品牌创建、市场竞争、人才培养、科技储备、广告宣传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一、增强企业活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正在形成一整套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机制。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起来,企业转轨变型,也在逐步增加活力。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就“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进一步增加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动,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9.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9年的历程,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复苏了活力,但仍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还是活力不够。如何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这是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围绕转  相似文献   

10.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活力与产权明晰李新平增强企业活力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但对企业活力的涵义理论界众说纷坛。“企业活力政策说”认为,企业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政策,如该企业政策正确且被企业充分利用则其具有活力;“企业活力要素说”认为,企业活力由三个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是举国上下拼搏奋进,神州四处生气勃勃,可以说改革之潮已震憾着千家万户,建设要上新台阶之风已掀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在当前这种新的形势下,国家、地方、企业对建设,  相似文献   

12.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企业的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机制及其作用的分析,探讨有关竞争机制对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作用。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机制及其作用竞争机制反映了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包括三个要素:①竞争活动的主体,即竞争当事者。社会主义经济中竞争活动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②竞争的动因,指竞争机制能有效运转的推动力量。竞争动因可以是竞争动力或竞争压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竞争之动因主要来自经济利  相似文献   

13.
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微观经济活力的增强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必须以宏观经济的平衡为前提。因此,在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加强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保持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企业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就没有活力和动力,就成为僵化的经济机体,这就是所谓一管就“死”;而要使企业有活力和动力,就必须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但当给企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经营体制、生产方式也在更新,从而为重组后的职工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的机制,职工的素质,是构成企业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笔者就企业重组后的职工教育工作作一探讨。   一、企业重组是构建现代模式的必然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具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转换其经营机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15.
王一鸣 《21世纪》2012,(12):48-51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转型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规模较大的投资计划,加大投资对于经济转型意味着什么?未来我国应如何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这就要求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增速放缓形成的压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倒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转型可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增强企业活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正在形成一整套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机制。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起来,企业转轨变型,也在逐步增加活力。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就“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进一步增加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动,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全力抓住中央指出的这一环节,并落实在税务工作的实践中,不仅是当前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的需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从去年秋季国家实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后,银根抽紧,信贷紧缩,一向靠银行资金扶持的企业叫苦连天,许多省市纷纷告急,无奈资金短缺,企业一筹莫展。面对这一形势,企业为保生存,只好眼睛瞄向社会,于是掀起了一股集资风潮。对目前掀起的这股集资风潮,各界人士议论颇多。有“社会集资可以使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之说,也有“集资的盲目性导向资金流向扭曲”之论。真是有  相似文献   

19.
改革12年来,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国家放权让利等改革政策的感召下,内部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多年积累的结构失调、效益低下、体制不顺、市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这一自然规律出发,对“四自”这一女性思想文化进行了新的审视,强调了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四自”导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