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与中世纪西欧相比,由于古代中国较早地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者们实行" 重农抑商"和垄断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工商业发展和商人们一开始便受到专制法制的制约,工商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因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没有形成类似于西欧的商人法,也不可能产生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资源的中国商事法。  相似文献   

2.
西汉王朝建立至汉武帝即位这六十余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在秦末战乱的基础上出凋敝而恢复而发展,被称为“末业”的工商业亦随之繁荣起来。为什么在“重本抑末”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会出现汉初的“末业”繁荣呢?一汉初“末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论及汉初的“本末”政策时,许多学者往往据刘邦的诏令而认定汉初封建统治者实行了严厉的抑商政策。对此,我们应结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作具体分析。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就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继之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楚汉相争的烽烟,连年战乱使得社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失败后,晚清政府为摆脱统治危机,实行"振兴实业,奖恤工商"的新经济政策,为中国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辛亥革命后,在前清制定的旧经济法律基础之上,北洋政府又颁布一系列旨在保护和促进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法令,这些法律条令较晚清时期的经济政策更为具体全面,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失败后,晚清政府为摆脱统治危机,实行“振兴实业,奖恤工商”的新经济政策,为中国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辛亥革命后,在前清制定的旧经济法律基础之上,北洋政府又颁布一系列旨在保护和促进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法令,这些法律条令较晚清时期的经济政策更为具体全面,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重农抑商”,就是重视新兴地主阶级农业经济的发展,限制和压抑工商奴隶主所操纵的工商业。它是我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适应当时新产生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而提出的一项在经济领域进行社会变革的政策。后来,西汉法家贾谊、晁错、桑弘羊等人特别重视这项政策,且在汉景帝的支持下,特别是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坚决地实行了这项政策。为什么在秦亡汉兴以后,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法家都坚决主张要实行这项政策?实行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实行这项政策?效果怎样呢?历史是一面镜子。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时期经济领域中的革命,防止和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人们往往认为,秦统一中国,拆除关梁,夷平险阻,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可是,每当我翻开《史记·货殖列传》,便不禁对上述看法产生怀疑,因为《货殖列传》列举的许多富商大贾,要不属于战国,要不属于西汉前期,而属于秦代的仅有一个经营丹穴的巴地寡妇和一个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贩卖牲畜的乌氏保。也就是说,不仅看不出秦的统一给工商业带来多少繁荣,反而从某些工商业者的身世和遭遇中,窥见到当时工商业的凋敝。下面想从战国秦汉之际工商业的兴衰,来探索一下秦汉专制政府为什么要压抑工商业以及怎样压抑甚至摧毁工商业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的农本工商末思想与政府政策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多年来,在如何处理农业与工商业关系的问题上,人们的主导思想和政府的政策经历了从农本工商末、农末俱利,到重本轻末、禁末,再到三者皆本、并重的二次重大转变.农本工商末、农末俱利的思想与政策产生于战国以前.轻末、禁末的思想春秋末即已萌芽,其政策战国初业已产生,并曾在魏、齐、秦等国付诸实践.三者皆本、并重的思想北宋时即已产生,甲午战争后方最终成为国人和政府政策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反映在工商业领域则是自由放任,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汉初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经营种类丰富,几乎遍及当时所有行业;在私营工商业中不仅存在着可与官营工商业相媲美的大企业,也有遍及各地的小作坊、小商铺;无论从生产技术水平,还是销售方法上来看,汉初私营工商业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增多。汉初私营工商业达到了中国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9.
晚清社会,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族商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自身的权利意识逐步形成并迅速高涨.晚清政府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开始提倡发展工商业,并实行了“恤商惠工”的政策,工商阶层也实际取得了和其他社会阶层平等的法律地位.在晚清工商立法运动期间,自身权利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成为民族工商群体的强烈诉求.晚清政府制定和颁布的各项工商法规,客观上改善了民族商人群体权利救济所处的窘境,具有历史进步性.但这种改善,由于受到统治者阶级立场和具体历史条件的束缚,又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中西方经济的发展中均出现过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但是在那之后却出现了中西方经济发展截然不同的道路。笔者发现大多数学者在中西方经济比较时,凡涉及到农业与工商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把手工业与商业统称为工商业,实际上仅仅在谈论商业,手工业多是一笔带过。笔者认为,除了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导致“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差别外,中国古代抑的是手工业和商业,而西方抑的是商业。这种对手工业的不同对待,笔者认为也是导致中西方经济发展道路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农经济是战国秦汉商品经济繁盛的主要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秦汉,农业是居于压倒优势地位的产业类型,它以自己的产品和需求,决定了工商业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战国秦汉时期,在各种农业经济类型中,小农自给程度最低、市场依赖性最强,小农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市场发展水平比较高.农业为交换得到盐铁等必需品所进行的生产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国家财政需求对农民直接进入市场的规模有较大影响,但对整个市场的规模和发展并无多大作用.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适应当时的经济结构又为之服务,是其必然组成部分,并非腐蚀剂,它与所谓"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萌芽"乃至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工商官报》是福建推行新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作为清末新政的舆论阵地,它以报刊这种特殊形式,客观地反映和贯彻了清末新政时期福建的农工商政策,一度在福建农工商业发展中起到领航作用;见证了近代福建"以农为本,工尽其事,商尽其交通运输之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产生、发展、报道内容、经营方式乃至最后凋零都与清末新政有着千丝万缕,戚息相关的关系。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再现福建农、工、商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秦文学简论     
秦族很早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 ,由于长期处于边地 ,发展过程又深受法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而且在短暂的秦王朝统治时期 ,实行了“以吏为师”、“燔灭文章”的文化专制政策 ,因此 ,一般认为“秦世不文”而对其文学尚没有足够的重视。秦能很快由地处边陲的小国发展而成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封建帝国 ,对中国历史、经济、文化影响非常深远。随着秦这一民族的发展 ,追溯其文学源流、特征 ,认识其文学的全貌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战国秦汉时期 ,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使人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商业的客观作用 ,有利于重商观念的形成。与此同时 ,“重农抑末”政策的推行 ,工商业者的兼并行为 ,以及由“重义轻利”观念所引发的鄙视工商业等因素 ,则促进了轻商观念的发展。这样 ,在重商与轻商观念的嬗变发展过程中 ,除个别时期 ,如西汉中期 ,重商观念稍占优势以外 ,其它时期则一直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15.
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即已逐步展开度量衡制统一,并非等到统一六国以后才开始统一度量衡制。里耶秦简简8-109+8-386既是秦统一衡制的重要物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物,该简反映了秦在统一六国过程中,在新占领地即已开始统一衡制的史实。里耶秦简简8-109+8-386还为我们更加全面了解秦朝推行度量衡制统一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反映了秦地方机构如何具体开展衡制统一,即由官府传送度量衡标准器,逐县厘定。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战国后期秦对巴蜀的统一及社会经济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代的巴蜀由于农耕条件的优越性,其农业经济发展很快,春秋、战国时期其农业、手工业、林业、渔业进一步提高。战国后期,泰国为统一天下首先对富饶的巴蜀发动了战争,想使其成为自己的后方基地而着力经营。公元前316年秦统一巴蜀,统一后秦政府大举移民巴蜀、修建城市,兴修水利,巩固在巴蜀的封建统治。秦对巴蜀的吞并战争及社会经济改革主观上看破坏了巴蜀人民的生活现状,客观上看它的一系列政策,使闭塞的巴蜀迅速融合到中原文化之中,直至西汉中期,已不再具有原有的民族特征。正是秦在巴蜀成功的经济政策,使巴蜀经济在原来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在后来有效地支援了秦对六国的统一战争,而且使巴蜀在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由云梦秦简所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秦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方面曾实行精确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曾有效地促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其统一中国奠定基础。但秦国的精确化管理还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随着秦的日益发展而愈益显现,并最终成为导致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秦统一以后秉承其对东方文化一贯的开放态度,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明也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其间因为儒家文化与秦固有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秦始皇个人的原因而有所反复,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举动,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对儒家的发展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儒学在汉代的复兴正是在秦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论清末民初联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代初联省自治思潮和运动是清末民初联邦思想潜滋暗长的结果.联邦思想是清末部分资产阶级人士为将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而在国家结构问题上所作的构想.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物,联邦思想在当时具备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