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云头 《金陵瞭望》2011,(29):32-32
为进一步创新廉政执法监管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加大防治执法腐败工作力度.区交通运输局将廉政执法风险动态管理覆盖各个行政执法岗位.建立起综合评估风险等级、动态查找风险点、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全面强化风险考核“四位一体”的廉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电源建设多个项目的实践和调研工作,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对电源建设工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各种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电源工程项目建设廉政风险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了电源工程项目建设廉政风险点的防控对策,为电源建设过程中规范从业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廉政风险是指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不能廉洁从政而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控作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创新举措,自2011年在全国推广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但在基层实践中也存在缺乏理论指导、缺乏高层次制度规范、缺乏社会参与度和缺乏基层执行主体的支持等困境。为了更好地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高其有效性,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做好廉政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指导规范层次;创造条件增加社会参与程度,提高风险点排查的真实性;借助科学信息系统技术,创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风险防控理论为基础、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于廉政风险防控中,并采用科技手段解决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其实现路径是,将风险监测技术嵌入到关键流程中,达到监测、管控、追溯和警示的作用。从而构建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提升了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风  陈思文 《金陵瞭望》2011,(25):100-100
为巩固排查效果.街道建立了“五项”防控制度.筑牢党员干部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一是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模式。针对各单位、各部门职能及决策机制.建立“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行政、财务等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针对岗位职责.设计相应岗位廉政风险的防控模式.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由个人向组织作出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二是建立重点领域监控制度。围绕村居“两委”换届选举、惠农政策执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事项强化监控.着力在土地等生产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高校廉政风险的影响要素及防范机理,揭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统计规律,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在"惩防"过程中,结合各地经验和各自工作特点将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新举措.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健全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既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通畅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的三道防线,又要结合实际创新廉政风险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将廉政风险防控引入高等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中,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在把握廉政风险防控内涵的基础上,加强以预警、监控和处置“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以廉政风险防控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党务校务公开相结合、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四个结合”为突破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和主要特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努力方向和价值取向,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奠定牢固基础并使其永葆生机活力,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执政的显著标志和鲜明特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具体规律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是将风险理论和PDCA理论引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高校廉政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在高端设计上应将风险预警和防控管理与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结合;建立教育学习制度、风险防范监督制度及风险防范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配套制度体系,发挥制度功效;并通过强化使命与责任,营造制度文化氛围,为廉政风险预警与防控制度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对腐败"零容忍",就是对任何腐败行为都不能容忍的态度。当前,纵容腐败的封建统治影响、对腐败认同的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倒金字塔"式的腐败影响,造成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反腐斗争面临困境,反腐败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对腐败"零容忍",实现政治清明的社会环境,就必须要构建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以"零容忍"为基础构建廉政文化,抑制腐败认同心理,自上而下不折不扣加大廉政制度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风险管理视角下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是处于公私利益交织背景中的公职人员在腐败机会刺激下所面临的两难决策情境。在风险管理视角下,这是导致腐败的危险因素。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是预防腐败的重要内容。诉诸伦理、立法和制度则是防止利益冲突的一般路径,由于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实际效果尚不理想。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防止利益冲突的最优解。因为廉政风险防控的机理就是预防和控制因各种危险因素聚合导致的危险事件(各种腐败行为)的发生。除了作用机理的适用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对于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还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党内"选举民主"和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的协同演进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一致性的价值取向。把党内协商纳入党内选举中,在民主程序上实现两者的衔接与互补;在权源方面,以党内选举实现合法性的认同,用党内协商增强对合法性的巩固;在治理方面,实现柔性治理和刚性规约的一致性;在权利保障方面,既用好"多数决定原则",又做到尊重"少数权利原则",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主集中制目标系统具有防腐廉政的本质 ,按照目标系统的要求 ,民主集中制规则系统和组织系统又具有防腐促廉的特性和功能 ,民主集中制防腐廉政本质和功能的确立与实现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构建的前提是承认利益多元和利益分殊。政府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把如何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把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作为执政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与维护作为自己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把“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诉求。因此,和谐政治本质上是“公平政治”、“有限政治”、“秩序政治”、“民主政治”和“法治政治”。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凭籍自身信用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十六大以来,党在施政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在执政行为上关注"民生";在绩效上彰显公平正义,施政方略渗透着人文关怀因素,政府公信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由于腐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党风廉政与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了冲击。在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中,"改革"成为新的常态,防腐败斗争与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政府公信力的重振业已开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反腐倡廉的历史.本文阐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反腐倡廉与"三个代表"思想的一致性.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执政水平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和高廉政风险。这种“双高现象”与地方政府经营化密切相关。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政府经营的增长方式以及政企统合的治理模式成为地方政府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也导致廉政的治理思维、治理结构和治理路径发生了扭曲和错位。效率优先思维下的廉政退让,权力集中结构下的约束失效,惩治路径导向下的防控缺失,使某些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高廉政风险的政治生态。新形势下的反腐,需要系统的治理思维、科学的治理结构和合理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任与政府合法性紧密相连,是执政的社会资本,任何一个善治政府都必须重视政府信任建设。当前公民对政府信任的强弱与政府层级的高低形成正比,这无不与自上而下的官员选拔制度、官本位的政绩考核制度、距离远近对判断的影响,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走样有关。建立高信任的政府就要从选拔政治向选举政治转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民满意度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严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策走样,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提高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识,消除距离远近对判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期发生在昆明的“倒孔运动”是战时大学生抗争政治的一种表现,它是一次无领导、无组织、无预谋而有目标的带有自发性和偶然性的学潮,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而引发的。“倒孔运动”是大学生在拥护政府统治合法性基础上的集体行动,其目的在于反对官僚的贪污腐败。大学教授在学潮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有“同情的旁观者”、“热情的鼓动者”和“急切的防范者”之分。“倒孔运动”的发生实际上是对国民党政权一次预警,既说明国民党政权对大学校园党化努力的失败,同时也表明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资源在逐步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