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简述了社会环境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政治经济环境、教育方针政策、政治运动事件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的外来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以苏为师”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以苏为师”对学校不同系科的影响差异,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阐述了学科文化的内涵,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雕塑与建筑、文艺与诗词、观念与校风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科文化对大学文化形成的影响,比较了学科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学科因素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活动类型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大学主要群体的特征,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校长群体、管理群体、学术群体和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比较了学术群体与管理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群体因素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的视角剖析金陵女子大学的组织变迁,可以看出,金陵女子大学诞生于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中国近代社会;经过新文化运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洗礼,现代科学精神成为引导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变更,它及时调整以顺应中央人民政府要求,但最终并没有摆脱教会大学的命运,伴随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6.
大学捐赠是捐赠者自愿、主动支持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援助行动。向大学捐赠,并以校友、社会公众人士、企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捐赠形式、学校和社会宣传为载体形成大学捐赠文化。大学捐赠文化涵盖精神、制度、环境、财物、教化、传承等方面,是大学文化新的发展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捐赠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捐赠文化凝聚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对大学发展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捐赠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影响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捐赠文化建设要把握大学捐赠文化建设的方向,做好大学捐赠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保障大学捐赠文化的尊严。深入研究和弘扬大学捐赠文化,正确倡导捐赠兴学对大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文化以育人为己任,育人是大学文化的最终目标和核心目标.大学文化建设中,要以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建设为基础,在发展特色文化、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使学校师生达到文化认同,最终形成合力,实现育人目标.多校区高校大学文化在实现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大学在途径上有一定分别,但最终殊途同归,完成共同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学校初创时的艰难起步到现在初具规模时的蔚为大观,从院系调整时的离散迁徙到强强合并时的整合优化,中山大学经过了80多年的风雨兼程和薪火相传,形成了革命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优秀文化传统。文章从这3个方面对中山大学特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引导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大学文化管理模式更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更强调和注意发挥大学精神、价值观等大学文化因素对师生行为的无形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推动学校的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文化建设是不能忽视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大学文化环境和文化精神的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并推动学校的发展。文章从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受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缺乏现代大学的文化精神,及如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等方面分析,指出提升大学的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教育之列,要继续加大教育的开放,包括文化的开放,让中国大学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上的新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
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遂逐步调整高等学校的院系。这些调整措施改善了高等教育的体系,奠定了后世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民国时期院系调整可分为四个阶段。1927—1929年以实行大学区制为主要目标,合并一些大学和专门学校,建立综合性大学。20世纪30年代初的调整则以加强实科类院系,裁撤办理不善的文法科为主。抗战期间建立了一些专门院校。在抗战结束后,部分曾经停办的高校恢复办学,增设一些新的学校和院系。在四个调整期内,国民政府教育部始终贯彻以充实大学内容、发展实科的主导思想,同时也试图减少同一地区的院系重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大学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并阐述了三者"三位同心"的内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大学理念是基础、是圆心,经过不断的扩展、吸纳和融合,就会形成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由于大学理念在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大学理念对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形成、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的形成起着规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和心理追求。大学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它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诠释了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征、蕴育过程及对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构筑大学育人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了关于大学文化内涵、文化功能、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认为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正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核心命题;各高校要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文化、彰显特色文化、排斥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来构筑大学育人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弘扬大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而大学精神则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个性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的优势所在.明确了大学精神建设应围绕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学术大师,大力推动教育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文化是为了实现高校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在高校教学、管理、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集合文化。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重塑学校个性的基础 ,是对外展现学校形象的窗口 ,是一个大学的特色和灵魂 ,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本文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的考察 ,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承担的文化使命出发 ,深入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赖以成长和发展的深层动力 ,强调了大学使命对于营造高校校园文化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以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目标以及校风、学风、价值观等为内容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具有整体性、传承性、创新性、辐射性等特点,它是大学的血脉,是全体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而特色大学文化则是现代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现代大学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别山道路精神"是安徽农业大学在80多年办学历史中凝结成的独具魅力的特色大学文化,不断推动着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大学水平的提升实际上就是这所大学文化的提升和建设。对石家庄铁道大学的现有文化做了技术文化的定位,认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学校的文化需要;梳理总结了现有的军魂文化、企业文化、责任文化、信义文化、爱心文化等;认为学校的文化选择一方面是对科学与人文的引进吸收,另一方面是对既有文化的扬弃,即对既有文化的传承、批判、吸收、整合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具有包含和扩展的辩证关系.大学理念分为核心理念、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三个层次,成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对大学文化内涵、功能和结构分析后可知,营造人才辈出的氛围,形成学术自由的空间,把握继承创新的规律,发掘特色鲜明的优势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大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近年来中、西文化研究的有关范式,从文化堕距、文化分层、文化选择、文化形态、文化自觉等方面对大学文化进行剖析,指出大学文化是高层次文化,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大学文化带有继承性、创新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先导性等特点。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