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蜗居》人物台词反映出了城市人口的生存焦虑、情感和道德危机,以及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当代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提高城市人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伦理视域下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存在三大困境:一是过度工具理性下的高校GDP主义,二是大学生群体道德危机,三是社会传统价值观"祛魅"。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消解了道德教育的功效,难以彰显道德教育的深刻意义。为此,把人作为最高目的,以实体性思考方式的精神取代原子式思考的理性从而推动高校道德教育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3.
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特别是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两种重要的致思取向。伦理相对主义强调道德的特殊性、不确定性、暂时性,伦理绝对主义则强调道德的普遍性、确定性、永恒性。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背离的张力。廓清二者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社会伦理学的研究和现实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讨论现当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必须深入整个现代社会的核心层次,探寻道德危机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厘清学理上相关的道德争论。解决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外在规范与个体德性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内化机制。实践理性、理智能力、自主性等对德性的内在塑造起重要作用。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要考虑双重路向:一是道德形成发展的外在条件支持,二是道德形成的内在环节。  相似文献   

5.
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在特征,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呼唤精神教育;人的精神大厦的构建包括心理、道德和审美三个层面,因此精神教育的内容也是由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构成的一个大“道德教育”体系,三者是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动态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公民精神的培育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公民精神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但它表达了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受中国传统道德功利性倾向及道德教育知识化传授的影响,引发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危机,而公民精神的培育所昭示的教育理念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机缘。  相似文献   

7.
道德权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权威是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人们自愿服从的道德力量,它具有诱导性、说服性和精神强制性.经济权威的遮蔽、政治权威的腐蚀、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乏力等因素导致了道德权威的危机.人们在克服道德权威危机的途径上有着不同的看法,由此产生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社会的天启道德教育不同,现代社会道德教育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世俗化道德,纪律精神、集体意识和知性精神则是其内部的主要构成。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国家和社会建立的学校向人们施加影响,而这种影响之所以有效是因为集体和道德权威的存在。道德权威既是纪律精神、集体意识和知性精神的共同指向,又是联结道德与道德教育的中介环节。通过中介环节,纪律精神教育、自律精神教育和牺牲精神教育则是实现现代社会道德教育的三重路径。  相似文献   

9.
郭嵩焘针对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内忧外患,社会道德沦丧,提出了“人心风俗为立国之本”的社会道德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德主义色彩、近代色彩和实践色彩。尽管这种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并不是真正的近代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道德生活,可是,中国人的当代道德生活出现缺失现象,有些人缺少德性,行为失范。中国人需要重构当代道德生活,构建公民道德,形成以个人品质和家庭美德为核心的私德,以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为核心的公德。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官德建设为先导,以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为关键。当代中国人才能过上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感体验是一种价值体验,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因素,也是主体道德内化的动力,对于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在德育过程中,采取生活化德育、情境德育;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共识是道德之为道德的基本前提,是道德合法性的终极依据,因此,道德天然是"共识的道德"。"道德的共识"之所以成为当今社会的现代性焦虑,是因为将社会的"道德"困境误读为"道德共识"困境,将道德共识的"改组"简单理解为道德共识的"分化"。缓解道德共识的焦虑,必须达成道德共识的共识,即通过道德妥协以实现不同质态的道德共识之共存,承认有限共识以实现道德共识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是全体公民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以此保证每个公民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充分认识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过程,对社会公德在社会学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群体的划分,都有着积极意义,并对追溯当前社会公德下滑的内在机理,以及对社会良好公德的重新塑造,都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涉及到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与道德认知信息加工活动中的道德知识系统等问题 ,后者与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模式的基本过程紧密相关 ,也具有完全同化和完全顺应两种典型的活动机制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社会道德规范主导品德认知 ;个人利害得失问题的解决是品德认知的关键 ;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品德同一 ;品德与性格特征同一。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品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 :帮助学生完善道德知识系统 ,健全品德结构模式 ,注重性格养成 ,提高处理面临疑难道德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现代各国的大势所趋。古往今来 ,法律和道德都是治国者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 ,都是维护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社会规范。法治和德治两大治国方略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关系。道德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评判标准。法律应当以完善道德为目的 ,以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为基础。我国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征途上 ,应当同时注重道德建设 ,以“法主德辅”为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而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状况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因而道德人格的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首要地位。文章通过对渝西地区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调查,对其成因从家庭因素、教育模式、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提出渝西地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对策——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立足点,为那些正在美与丑、善与恶之间徘徊的当代大学生找回人生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高校德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道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为高校德育创造了全新的机遇 ,同时也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塑造网络道德主体、培养网络道德人格、加强网上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公德水平如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出现了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在不断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实际,研究并大力加强社会社会公德建设,使社会公德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并取得应有成效,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整个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性乃人之为人之根本,德性是人类现代社会有序之根基,德性是个人人生价值确定的标志.德性是一种良好的内在的个性品质,而道德则是社会对个体品质的外在要求.因此,如何化道德为德性,就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情感体验是化道德为德性的关键环节,心灵的成长重在体验.因而,必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重视利用学科隐性德育资源,进而使道德内化为德性,使德性外化为德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