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苯教是研究象雄文明的珍贵钥匙,也是藏族早期文化的真实写照。探讨"苯教九乘"思想,并与藏传佛教"宁玛派九乘"的相关教法进行比较,对于研究古代藏族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就目前所掌握的相关史料推断,苯教的九乘和藏传佛教各教派之间必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须深入研究探讨方能进一步理清两者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佛教从西藏较早传入四川藏区主要有三个史证:石渠“卓玛拉康”的修建、毗卢遮那在四川藏区的弘法、公元10世纪末在邓柯一带形成了一个康区佛法弘传中心。四川藏区的藏传佛教古老教派的影响较大,传承较盛;藏传佛教教派齐全,共融共存,包容性强;涌现了一批著名活佛和教派创始人;各教派与历代中央政府的联系紧密,一些寺庙和僧人有爱国传统,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3.
公元1782年,松巴堪布针对藏传佛教中有关"佛典"问题,撰写了一部颇具"文本批判方法"的辩论文。同年,作为其高徒的土观呼图克图,对上师之观点作了"纠谬之事"。本文通过分析诤论文中两者对藏译佛典之形成、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性质及掘藏文献的真实性等问题的不同理解,展现他们对"佛典"概念的不同诠释。继而,又将两者诤论之意义,置入到藏传佛教史脉络谱系中,以期凸显其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包含不同的教派,这些教派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传承制度,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师徒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传承的主要环节,可以说“师徒传承”制度贯穿于藏传佛教的整个传承过程;同时,藏传佛教得以形成和发展,是与历朝历代的权力中心的扶持以及地方首领和普通百姓的供养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张掖河流域13~14世纪的藏传佛教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两部分考述张掖河流域13~14世纪的藏传佛教遗迹:1)、处于张掖河下游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元代亦集乃故城及其附近的遗迹;2)、处于张掖河上游的甘肃肃南马蹄寺的遗迹。然后结合青海明代藏传佛教遗迹,对甘青地区格鲁教派流行以前的藏传佛教寺院的某些建置的来源,进行了初步的,推测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晚出现的一个教派。从宗喀巴于1409年建成噶丹寺并任第一任赤巴,黄教作为教派正式成立算起,到1642年在和硕特固始汗的支持下消灭了藏巴汗,建立起噶丹颇章政权为止,共经历了233年。在这两个多世纪里,黄教派从小到大,最后在和硕特蒙古部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这个政权,从1642年起到1959年国务院宣布解散噶厦时止,共存在了317年,是所有藏传佛教中执政最久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历史等因素影响,西夏和吐蕃关系密切,党项人在内迁前就开始接触佛教,并有自己的僧人,党项与吐蕃僧人时常交往。安史之乱爆发,吐蕃加紧对外扩张,占领河西陇右地区,对河西实行近百年的统治,吐蕃崇佛政策对本民族和役属部落都有很大影响,对河西地区佛教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受朗达玛灭佛影响,佛教在藏区沉寂了近百年时间,但在河西地区依然兴盛,毁佛事件未波及到此地。10世纪末佛教在藏地再次兴起,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不同教派陆续形成。这时内迁党项部族也日益强大,11世纪初建立西夏国,双方僧人、佛事交流频繁,西夏境内有大量不同教派吐蕃僧人活动。西夏效仿中原和吐蕃僧人的封号制度,建立了自己较完备的僧人封号体系,任用吐蕃、天竺高僧担任帝师、国师之职,总领全国佛教事务,充任功德司正,并参与佛经的译释和校勘等工作,藏传佛教的大手印和道果等教法对西夏都有一定影响,藏传佛教在西夏得到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宁玛派在藏传佛教派别中是历史最为久远且最富特色的一个教派之一。大圆满法是宁玛派独有的教法体系,其派系的伦理思想也主要体现在大圆满法之中。宁玛派的伦理思想虽然以佛教伦理为其基本诉求,但在见识上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却有着较大区别。不仅如此,宁玛派将佛教与苯教的伦理观点杂糅在一起、其宗教伦理具有较明显的世俗性以及受禅宗伦理思想影响较为明显等,都构成其有别于其他教派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9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西藏地区的社会状况。这一时期西藏地区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地方割据势力林立;经济上,吐蕃时期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封建的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和发展;宗教上,适合藏区特点的“藏传佛教”及其教派形成,各教派与各地方势力互相结合,互为依托,成为藏区早期“政教合一”制度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后金—清政权继承了前朝对西藏地方藏传佛教笼络、利用的策略,并通过扶持格鲁派,最终确立起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体制,从而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理.与此同时,在清王朝独尊格鲁派政治策略的影响下,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重视则略显不足.文章借助寺院经济—寺院实体(宗教)—政治的分析范式,通过纵、横向的对比,揭示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各派管理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仅在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位制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对藏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培养人才诸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藏传佛教宁玛、噶当、萨迦、噶举、格鲁等五大教派的寺院教育的特色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果然巴·索南桑格是15世纪萨迦派一位注重学理的人物。他曾经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影响深远。在他的名著《辨别正见·胜乘要义月光》中,他从七个方面驳斥了宗喀巴的学说:(1)"胜义空性"的论述超出了中观思想;(2)对"世俗名言"的定义错误;(3)"灭是实有"的说法有严重过失;(4)有情所见外境不同的解释自相矛盾;(5)大小乘同证"二无我"的"创见"经不起分析;(6)大小乘断证境界的阐释有误;(7)对不承认阿赖耶识自证分而主张外境实有的批判。这些批判,从诠释学的角度看,反映了中国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判教直接继承了印度佛教中的相关判教论说,印度佛教中对“三藏”分判是藏传佛教判教的来源.具体来说,藏传佛教主要继承了印度佛教中对宗义、经典、密乘和根器4种形式的判教,它们共同构成了藏传佛教判教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寅山 《百姓生活》2014,(1):65-67
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八廓街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距今已有1360多年的历史,它因兼容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并供奉佛、菩萨及各教派所崇奉的本尊、祖师、护法诸神像,  相似文献   

15.
《: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分属两个系统,一个代表真言乘,一个代表金刚乘,前者倾向于"右道"而后者倾向于"左道"。《大日经》一方面在维护大乘佛教,但另一方面也受到印度教的多方渗透。  相似文献   

16.
野草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世纪以来,甘青地区藏传佛教的研究,在佛教传播发展与民族文化关系、教派及经典、寺院建制、僧传人物、实地调查与文献译介等方面都取得了丰赡的成果。本文对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作一回顾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最有实力的一个教派。其哲学思想的基石是宗喀巴的“缘起性空”说。“缘起性空”说的最大特点是在强调客观世界“自性空”的同时,强调“缘起有”。这种空有结合的思想,反映到认识上,就是强调“世俗谛”与“胜义谛”并重。格鲁派“缘起性空”说对“有”的重视,完备了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鲁迅剖析旧婚姻夫妇伦理,进行了对"男尊女卑"、"妇女自身奴性"和"节烈道德"的批判,来表明其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夫妇平等的伦理关系的寻求。  相似文献   

20.
国族观念与现代国家的建构:基于近代中国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建立过程发生的政治讨论伴随着对旧制度的批判,而这种批判又总是试图建构一种相异于旧制度的权利观念,并进而为持有这些权利的政治主体提供理据和政治合法性。现代国家的建构理论深刻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宪政思想,期望通过"一国一族"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国族的建构以建构民族国家。这种浓郁的种族主义不仅引发了边疆少数民族对"五族共和"的疑虑,也为帝国主义借机策动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独立"提供了口实。是"五族共和"还是"五族一家",或许只是辛亥革命中的诸多问题之一,它引申出来的一个关键是世界的诸多思想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能否站得住脚却是需要慎重检验的。或许,效法西方似乎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摒弃历史遗产,但如何利用现代国家建构的政治经验来处理"自己的历史遗产"却显然是一个决定成败的重要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