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道义担当精神"这一共同特质使西方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和儒家士大夫可以联系起来考察。道尊于势,道统高于政统。士志于道,儒家知识分子代表人民,不断批判、抗议现实的政治权威,缓和了君主与人民的对立和冲突,对传统政治结构起到了稳定作用,形成中国的开明专制。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表现为这两种政治主体的协调和冲突的循环。  相似文献   

2.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高等教育走向21世纪,除继续协调市场经济法则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矛盾外,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有,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信息高速公路进入高等学校与传统教学过程的矛盾;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投入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传统观点,西方差会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因其宗教与政治目的而不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源流。本文认为:教会大学为其生存与发展计,必须面向中国而解决它所面临的两大矛盾与冲突:即中西文化心理之间,教会大学政治目的与其教育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由于历史的合力作用,解决的结果只能是前者以自由、平等、博爱、科学与爱国主义溶为一体;而后者之政治目的却不断为其教育内在规律所冲淡和排挤。因此,教会大学被迫性的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推进工具,从而也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源流和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重人文、轻理工的传统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外生性特征,使科技与人文二维冲突尤为激烈,并出现从“道”“艺”之争,到“中学”“西学”的对抗,直至现阶段培养“工具人”与“精神成人”的争鸣。通过构建中国高等教育文化二维思路模型,证明科技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是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程的文化二维思路。高等教育中的人文与科技思路没有固定的、一劳永逸的路径,应在不断变化的时空背景下彼此不断消长,在相互磨合中找到最佳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化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机理阐释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各区域数字化和高等教育的耦合协调状况,并构建Tobit回归模型验证各因素对我国数字化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化与高等教育耦合协调水平普遍偏低且发展缓慢,空间上呈阶梯化、集聚化的地理分布特征,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在研究时期内没有发生较大改善。技术市场发育程度、政府支持力度、校企联系强度均对我国数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人力资本质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作用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是新时代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意识与“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担当精神,正是中国高校的精神特质与风格特色之一,也是驱动中国高校阔步前行最深层最根本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文化是由中国传统本位文化、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构成的.这一特殊的文化结构蕴含着以下的文化冲突:一是普世主义与种族中心主义的冲突,二是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共同富裕的冲突,四是发展科学技术与科学主义泛滥的冲突,五是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文化心态的冲突.而当代中国文化的出路则在于:一是在贯彻普世性价值与重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二是在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三是在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四是在发展科学技术与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20日,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京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宣布了“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表彰决定,在601项申报成果中,共评出201项获奖优秀成果。其中,北航高等教育研究所赵婷婷副教授的理论专著《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等39项作品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是困绕粮区的最普遍的问题。一般认为粮食是一种低效益的商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粮区应该放弃或缩减粮食生产,发展效益更高的其它产业。本文通过对粮区粮食与经济增长的四种具体冲突的分析,认为:1.资源配置冲突是粮区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粮食生产难以兼顾的根本原因。粮区资源配置冲突主要是资金和农户劳动机会冲突,它们协调的空间较小。而耕地和播种面积的冲突是可协调的冲突。2.市场经济中政府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协调好粮区资源配置冲突。资源冲突协调得好,粮区完全可以获得经济快速增长与粮食稳产、高产的“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舆论通过媒体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审判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被提出并不断加强和发展的。近年来,审判公开制度的大力推行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日趋活跃,促使审判与媒体之间的冲突趋于明显和频繁。对审判独立与媒体监督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冲突的协调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论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情权的立法已刻不容缓.解决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首先应区分不同领域内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矛盾,并区别对待.然后根据社会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和平衡于利益、宽容协调的原则解决冲突.  相似文献   

12.
民生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过程中普遍关注、利益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它表现为高等教育在满足民生需求中的矛盾冲突。明晰民生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热点问题,对于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满足人民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竞争政策目标的确定,是竞争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但我国现行竞争政策目标呈现多元化。且彼此之间存在潜在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竞争政策与其它相关政策的交叉与冲突上。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背景出发,针对我国竞争政策面临的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目标协调、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目标协调以及竞争政策与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协调等问题,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加入世贸、面临《京都议定书》后续谈判以及准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键时刻,试图通过对欧盟贸易与环境政策的得失分析,寻找中国新世纪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方向通过区域安排实现对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协调,并进而对今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制度的建立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潘懋元教授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论述业已成为其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强调以战略眼光,全面统筹、协调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潘懋元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而且对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战略构想,它给中国及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国家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会给沿线国家的学生带来更多留学机会,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保持适度规模,依托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依托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还应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科学技术人才和语言文化交流人才同等重要,承担科学研究的责任,需要加强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合作,承担社会服务与智库责任,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支撑,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责任,增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与学术交流,还应承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责任,在办学理念、师资、生源、科研等方面要有国际视野,取长补短,密切国际合作关系,服务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九七以后大陆与香港的法律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回归祖国以后 ,如何协调大陆与香港的法律冲突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香港法律的来源 ,剖析大陆与香港之间法律冲突的特点以后 ,主张采取多种方式协调大陆与香港的法律冲突 ,即立法协调方式、司法协调方式、法律文化协调方式 ,并对每一种协调方式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士人的心理、意识与官吏的身份、利益之间的不协调使古代文人在表现城乡差异时常常暴露出自身的矛盾心态,既为城市的繁华富足所吸引,又反对城市对农村的剥削,既渴望获得城市所象征的权力,又向往乡村式生活的自由。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城乡冲突主题集中地反映着古代文人价值观念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学、科技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4种结果及其表现形式冲突与融合、整合与协调.冲突是由互动双方不同特质和属性之间的相互比较、压制和求同等所引起的分歧、斗争或矛盾;融合是互动双方在完全"消灭"对方基础上而形成的新的统一状态,即互动双方的一体化;整合是指科技与社会互动中的一方在受到另一方作用时所作出的一系列调整自己行为以配合对方的适应性反应;协调是互动双方在保持对方独立即不消灭对方的基础上达到的关系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20.
运用社会学、科技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 4种结果及其表现形式 :冲突与融合、整合与协调。冲突是由互动双方不同特质和属性之间的相互比较、压制和求同等所引起的分歧、斗争或矛盾 ;融合是互动双方在完全“消灭”对方基础上而形成的新的统一状态 ,即互动双方的一体化 ;整合是指科技与社会互动中的一方在受到另一方作用时所作出的一系列调整自己行为以配合对方的适应性反应 ;协调是互动双方在保持对方独立即不消灭对方的基础上达到的关系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