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外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津隆重举行[本刊讯]1995年6月24—26日,“中外女性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渤海之滨的美丽城市─—天津隆重举.行。海内外代表120余人出席了此次由天津社科院主办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术盛会。第一,该会是首度在中国举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三个部分,即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威胁”论的背后,冲突还是融合,论述了在该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及其冲突,评论了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他的论点经不起理论、现实、历史的检验。本文认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把它归罪于文明的差异是不能成立的;炮制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给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把不同文明圈的国家作为敌手来对待是危险的;文明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文明间的冲突将永世长存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论“时代女性”的基本特征─—《蚀》中新女性形象的宏观考察翟耀作为茅盾早期小说中的一组新女性形象群,“时代女性”不仅为人们所瞩目,而且对其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也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然而,相比之下从总体上对“时代女性”所作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时代女性”既然...  相似文献   

4.
苏童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心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童是一位年纪甚轻,却著作颇丰的作家。他首先因所属的创作群体——先锋派而受到瞩目。然而从最早的《桑园留念》到近期的《米》和《城北地带》,苏童的小说以其故事性、诗性,以及对历史的执着和对乡村、都市两极的建构等等区别于先锋派的其他作家,显示出自己的特质。正如他所说的:“也许一个好作家天生具有超常的魄力,他可以在笔锋注入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空气新鲜,或者风景独特,这一切不是来自哲学和经验,不是来自普遍的生活经历和疲惫的思考,它取决于作家自身的心态特质,取决于一种独特的痴迷,一种独特的白日梦的方式。”在这种独特的痴迷中,苏童对女性给予了异乎寻常的关注。 一 “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美国作家夏洛特.P.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中的“我”和中国作家苏童《妻妾成群》中的颂莲这三位“疯女人”,因其“疯”因的相异,以及不同作家对同一类人物形象在理解和表现上的不同,她们各自的面孔也不尽相同。她们的脸上都镌刻着各自磨砺的沧桑疤结和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湍流,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的思想、理念及其女性意识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幕间》的详尽分析,指出作者在小说形式上的实验,她提出的“戏剧一小说”致力于小说和戏剧界限的消弭,艺术与自然的融合。她塑造出的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改变了女性在历史和现实中失语、无名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孔母“额征在”,史称大贤德,并谓出身曲阜望族。究其竞:贤德是真,望族则假─—突出贫贱的最低阶层者也。本文先从先秦紧要制度“姓氏制”入手,考辨了“颜征在”一名虚豁失真,仅只是一位颜氏大家族名下的下女;继而以春秋贵族婚制“媵婚制”考论了她在家庭内地位之卑贱;然后又佐以她的亲密女伴─—贱妪及孔子本人“吾少也贱”的有力材料,确证孔母突出败民阶层,从而论证孔子亦属践民出身。此与历古迄今一致认定“孔母孔子出身贵族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张艺谋《菊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和吴子牛《南京大屠杀》的解读,指出,虽然他们的作品艺术上近10年来有发展,有变化,但作为“第五代”导演的根本特征─—突破社会政治局面的人文关怀,具有象征寓意的镜语体系及视觉造型的追求─—仍然是他们作品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丁帆,齐红流浪:一种古老而又现实的心态体验新时期一位女性主义诗人伊蕾在她的诗歌《流浪的恒星》里面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诗:“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这几乎成为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灵魂的“放逐”──“五四”小说中“孤独者”形象初探方化祎"吾行太近,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父母之邦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①"五四"时期,无论是社会历史。还是文化价值观念,都面临一个痛苦的转型。历史的这次非常态的跃进,毫无疑问在人...  相似文献   

11.
“恶妇”和“妖妇”分别是中西文学中各具文化特色的邪恶妻子形象。这种创作认知的产生,既源于中西父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红颜祸水论”的共性认识,又源于各自不同的伦理文化价值根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邪恶妻子形象的创作样态可以发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儒家伦理与宗教伦理在对待女性的统治上出现跨越时空的父权制话语共谋。在现代社会,这种权利话语共谋分别遭到中西不同文化视野下女权主义的批判。由此,邪恶妻子形象获得新的创作和解读,展现出中西女性共同的主体意识觉醒潮流。  相似文献   

12.
《马氏文通》中的“顿”和“读”一向为人误解为含义不清、内容混乱的两个术语。本文通过对《句读卷》中“顿”“读”例句的分析,发现“顿”“读”有作为“诵读单位”和“语法单位”的两个含义。从语法作用来说,“顿”和“读”是互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从而揭示了《马氏文通》由字─—“顿”和“读”─—句构成的三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13.
“参差对照”的艺术世界─—《传奇》在都市言情小说中的地位赵宓张爱玲曾有这样一段话:“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象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①这里,她提出创作主张,也流露出其作品的基调─—苍凉...  相似文献   

14.
幻影 《百姓生活》2013,(4):60-60
金秀琳:最美丽的时代牺牲品 在朝鲜战争时期,“金秀琳”这个名字是邪恶的代名词。战后,韩国政府每次发布黑名单、“邪恶轴心名录”,金秀琳都是唯一上榜的女性。她貌美如花,是上层社会有名的交际花,被认为是为朝鲜情报机构服务的“第一女间谍”。长久以来,韩国和美国都在重复一个故事:金秀琳勾引一个美国军官,窃取了重要军事情报给朝鲜,是挑起朝鲜战争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5.
“新的声音”─—曼斯菲尔德的《幸福》付灿邦1918年8月《幸福》在英国《英语评论》发表,使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权威刊物上初露头角。两年后,她将《幸福》和这一时期的其他小说结集出版,引起轰动,成为英国文坛上“一件盛事”,受到文学副刊专栏文章称颂。 ̄①曼...  相似文献   

16.
托物寓意类散文,借写某种“物”.通过展现其的精神内涵来表达作者的态度情感.这就把事理爱憎“物化”.把抽象道理形象、生动化,因而易于让人理解,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与教益,但这类散文必须紧扣所托之”物”与作者”意”之间的联系,以一条明晰的线索和精炼含蓄的语言把文字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三个“一”─关于把文科学报办出民族特色的体会潘素超特色=水平=优势=生命。这是我们办刊所获得的一个基本公式和体会。我们认为,民族高校文科学报办出了民族特色,就是办出了水平,发挥了优势,就有了生命活力和生存价值。如何把民族高校文科学报办出特色来呢?集中...  相似文献   

18.
婉约词派女性形象的审美嬗变赵泽洪自中国出现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以来,词中的“花间美人”便取代了诗中的“伟丈夫”,一跃而成“诗余”的主角。接下去的北宋词坛,“南国蝉娟”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从而形成词与诗一个明显不同的审美特质─—“女性化”。“男子作...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在如何区分姓“社”姓“资”的问题上,其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抓本质─—从本质上区分;看主流─—从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上区分;重实践─—在实践中区分。  相似文献   

20.
巴金《寒夜》中曾树生形象历来有褒有贬,如果把她放到中国女性人格特别是“五四”以后新知识女性人格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放到她所在的特殊家庭氛围中,放到她所处的特定时代社会背景下,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考察,可见她是个复杂的有血有肉的新女性形象,她的命运是可以理解的,值得同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