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存在着广泛的交融关系.从微观与宏观出发,即存在“局部交融”与“整体交融”.“局部交融”可分三个层次,即以中原汉文学为中心,形成内层文学交融点;以边疆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心,形成中层文学交融点;以边疆少数民族与跨境民族文学为中心,形成外层文学交融点.“局部交融”具有“内聚性”、“扩散性”、“杂糅性”特点;“整体交融”具有“吸纳性”、“辐射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中并不能得到认同,因而“弱化”了此史观研讨的理论基础和深度。民族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亟需走出自身的“圈子”,参与到中国文学研究的言说中。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与其书写对象间的互生性,决定着文学史并非独立而自主的话语生产。作为多民族国家意义上的美学话语生产,需要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文体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史,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强化文化自信、表述国家认同、参与公共性问题的文学史。由于受制于西方话语和主流话语形构的两套贬抑机制以及多民族文学内部现象的复杂与深度,中国文学史至今仍难以有效表述多元共生的文学事实。在"文明崛起"的整体论框架重建民族性、中华性与世界性交融的多民族文学价值评价体系,是多民族文学史得以践行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必须用一个等式来表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本质特征,那么,它不是1+55=56,而是56=1。虽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汉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一直有一道无形的"万里长城"分割出相对隔绝的两个世界,但这改变不了多民族人民相互依存、多民族文化相互习染、多民族文学相互纠缠的历史事实。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共同体已经形成,中国文学的发展现实逼迫我们对多民族文学互动交融发展的事实作出及时反应,因此,学理构建和观点更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的“显在的样式”包括各民族文学不同的表达形式、语种、文学样式、不同的传播介质。中国文学的多民族特征表现出“独享”向“群体共享”的发展趋向和复杂的“独享”、“群体共享”与“部分共享”并存的多重特性。中国文学的“隐性式样”则是制约和影响中国文学精神形成与文学发展历史轨迹的各民族复杂的文化形态和关系。传统文学史写作中线性的历史时序,忽视了共时性的历史空间各民族文学间的影响和融通。文化、语种、文学形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民族文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并整体推进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史结构中四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忽视,使得某种"趋同"的文学史意识产生着潜在影响."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提出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到这种影响,还在于在这-文学史观的观照下,学界可以对如何定位多民族文学互动融合的重要性、怎样评价不同时期文学史书写中少数民族文学的书写方式、如何发现和重新审视被遮蔽的各异的文学经验,从而整合出-种更真实、更清晰的文学史视野等-系列问题作出有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与女性文学在中国的再度复兴几乎处在了一个共时的状态,二者曾一度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如今又共同成为了文学讨论的热门话题。思考在"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设中如何关注女作家创作、女性主义理论完善等维度,同时促进女性文学和多民族文学发展的有力结合,将会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视域,将会推动二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后现代知识状况及全球"本土化"趋势的不断加速,边缘或少数群体文学在多民族国家体制内的意义日渐凸显。非民族院校目前的多民族文学教学存在哪些制约因素,如何开展多民族文学教学等问题,成为不得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研究可以将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研究推向深入。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中的地方性与地域性、民族性紧密相连又超越了二者;地方性与现代性既相互对抗又相互补充。地方性要求研究者应具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理解乃至认同特定文化形成的具体情境及其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立场与视域。研究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的地方性,应有批判精神并警惕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10.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编写存在民族文学的划分标准不明确,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民族特质被遮蔽,文学史著作很容易成为一个各族文学的大拼盘,以线性历史时序来编写多民族文学史存在局限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对策:第一,划分民族文学只能以作者的民族成分为唯一标准;第二,应结合作家的民族身份来评价其人其作;第三,应理清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关系;第四,可以结合地域文学发展演变、各种文学题材或体裁的发展演变等结构线索来书写中华多民族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以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现代中国来说,从文字书写到口头传承的多民族文学是特殊而珍贵的遗产。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研究"获准立项。围绕此课题,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四川大学等机构共同主办的多民族文学系列研讨活动在成都举行。来自各地区、各机构、各学科的多民族学者在学术讲座、项目开题、族际对话、学科整合、跨国比较中,关注和思考中国多民族文学的未来与前景。会议收获的启示与共识,不仅标志着本课题高质量研究的良好开端,也预示着中国文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研究界只有普遍具备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才能真正开辟有效协调国内多民族文学关系的健康局面,才能真正走上亲近与尊重国内各个兄弟民族文学的康庄道路。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意义包括:完善知识结构,补充历史书写,提升学术基点,丰富科学理念;需要从科学和政治两个层面,讲清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完成这一带有根本性的学术理念的转化,此任务业已历史性地落在当代学人们的肩拳。  相似文献   

13.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是一个"新语码",它不但可以为学界提供新的学术生长点,还可以让以往的"老问题"经过概念转换而被重新纳入"全球化"语境中。各民族文学和文化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既有的文学史基本上忽视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及价值。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应正确认识中国文学和各民族文学之间"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自身的多民族视域,进而为中华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培育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代中国的文学也是多元互补的多民族文学。文章结合历史脉络及当代背景阐述研究多民族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倡导建构多民族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在考察多民族文学实情、反思中国式整合思维基础上,对理论的有效性作出质疑,提出"共同合作、分道而治",尝试为多民族文学史编写提供可供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的今天,叶梅依然保持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探索和创作热情。她的作品也大多植根于于本土文化,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本文从叶梅的创作历程和作品去分析她对多民族文学的思考、诉求,解读叶梅作品的特色风格,学习并推广她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探索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讨论文学史教育中多民族概念的问题,必须首先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文学史知识"已经严重地脱离开文本,成为一种架空的知识传授。占人口数量优势的广大汉民族读者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艺术之间存在着深深的语言鸿沟,他们难以领略少数民族文学的语言魅力,无从获得真切的感性的文本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地读者了解、认识其他民族文学的"切迫性",要改变这样的文学格局,就必须造就一种关注文学文本且能够理解文学文本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开题会暨学术活动周在成都举行,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学术活动围绕多民族文学这一主题而展开,体现了对多民族文学文本的关注和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这些观念与方法对当今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姚新勇的新著《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与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为例,分析批评者自身的身份选择。其中结合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亦即"汉"与"非汉"之间的"文化夹居者"问题。笔者的观点是:对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大国而言,族群之间及其多元的文坛内部,需要的是相互宽容;而宽容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进一步说,尊重的对象包括自我也包括他人;了解则意味着做到公正客观的知己知彼。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包容理念持有上,有两种人们习焉不察的偏颇倾向,即"视而不见"的倾向与"熟视无睹"的倾向,时常在我们各个民族的学人头脑里产生副作用,因而不能不引起注意。所谓"视而不见",主要是指在相互存有语言隔离机制的民族之间,看不到别民族的存在与成就。所谓"熟视无睹",则主要是指对使用同一民族语言文字的兄弟民族,觉得他们的文学既然跟自己用着一种语言一种文字,便不会再存有什么民族特质。我们应当在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力戒这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