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作为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其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过程性特点 ,二者的互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进步重要阶段 ,它将有力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上充分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丰富和创造性的发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生产力"是二者的基础和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先进文化"是二者的灵魂和保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及干扰源,其中,体制障碍、利益冲突和信任危机尤为突出,这极大地限制了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融合协同学和生态学的“协同共生”理论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兼容性和恰切性,而据此形成的以政府、市场、社会、个体为支撑的协同共生系统是协同共生理论的本质要求和应然逻辑。此外,还需从开放性、利益、权责、制度等层面建立和健全长效化运作机制,构建协同共生系统的实现路径,确保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新范式的良好运行,实现“1+1>2”的治理功效,推动治理水平和治理绩效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扩张用地效益评价与耦合关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扩张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的协调耦合程度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城市扩张合理性。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和动态耦合模型,计算了1990—2008年间南京市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综合指数,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的生态环境效益综合指数与社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研究期间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生态环境对城市扩张的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2000年以后,这种滞后性趋向显著;从城市用地效益耦合度变化曲线来看,南京市大致经历了1990—1995年从低级共生向协调发展过渡、1996—2000年的协调发展以及2001—2008年从协调发展向低级共生退化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是双重的 :先进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落后生产力阻碍社会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一方面具有引导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推动整个生产力前进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克服、改造和超越落后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先进生产力是以现代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 ,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造就现代化的人是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关键。人才问题 ,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内部的矛盾,使生产力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论断,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从时间和空间看,生产力的先进性分别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的是“中国的”“先进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阐明狭义生态生产力和广义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出发,论述了生态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二者内在的辩证关系。并提出: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第一源泉是生态生产力;人类不断认识生态生产力,并逐步将其转化直至融入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变先进的过程;后过程的进步成果又反促前过程的扩大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生产力观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却存在一些通病:过分强调社会生产力,忽视了自然生产力,以至于把生产力简单地等同于社会生产力;人为地割裂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生存资料的单向过程;将思维限定在主客二分的框架下,将自然置于人类的对立面,片面夸大人类主体的力量和需求;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近期后果,忽视了长远后果,从而损害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这种传统生产力观不仅在理论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层面上也不利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传统生产力观相比较,生态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更为先进,价值取向更为合理,构成要素与结构更加优化,运行机制也更为完善.因此,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在当代的表现形态.需要指出的是,生态生产力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新质态,具有传统生产力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理论家们逻辑推演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对传统生产力的“扬弃”,最重要的是克服其所造成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状态,从而实现了生态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生产服务对制造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日益受到关注.鉴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密集属性.将企业知识理论和共生理论融合起来.指出二者共生关系的本质是知识共生,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共生的三个维度即互动学习共生、权益安排共生、关系资本共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传统生产力定义的缺陷,提出生产力应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及其结果;新的历史务件下,先进生产力就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科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应当包括人自身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它们的有机统一就是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生态自然生产力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理论中内蕴着生态经济生产力思想的精华。它在当代中国重大发展都构成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回顾有关生态文明概念、内涵和指标体系等文献的基础上,对不同文明形态的生产力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传统文明之所以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根源在于将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经济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生态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不同点关键是其生产力内涵的变化。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通过对可再生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科学经营活动,全面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要做到真正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状况为依据,不失时机地创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4.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重申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社会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方学界从生态环境角度对马克思有关发展生产力理论——赞扬资本主义技术进步、“控制自然”观念、共产主义设想的诘难,当代英美生态马克恩主义者休斯等进行了辩护。他们认为,由于马克思关注增加人类福利的技术,其所主张的生产力发展的削弱性和能动性效应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没有必然联系;马克思使用“普罗米修斯”、“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自然力的征服”等语句,所要表达的是为重获自由而进行革命及修复城乡分离造成的人与自然代谢断裂的思想,并肯定自然对创造财富的意义;马克思设想共产主义自由时间的增加、财富的增长、劳动成本的降低都富有生态意蕴。这对我们认识马克思生产力发展观的生态意蕴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个方面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宣传和探索生产力的新形式、新特点,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注重有关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选题;要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要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接受心理,规范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奉献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7.
是否具备“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 ,就在于能否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且彻底运用之于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运动之中。在社会主义运动与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 ,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基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的。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 ,资本主义还有继续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共产党人尚须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眼界认真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合理内核”。但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并未抵消其腐朽趋势。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制建设和环境优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效的制度供给是促进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措施 ,必须用法律规范西部大开发中的各种优惠政策 ,发挥税收法律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杠杆作用。要促进西部地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还必须依法优化人口环境、区域发展环境 ,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 ,重视开发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关于生产力的定义以及生产力基本要点的解释,现在看来已很不够。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要把生产力看作一个复杂系统,一个由生产者、生产资料等多种要素,按一定的结合方式,分层次的有机结合。要更加注重生产力系统内部的矛盾性,寻求先进生产力要素,用先进生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同是发展生产力,不同的阶级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历史过程,但根本的区别是发展生产力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是以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其价值取向的.民主革命时期,在扫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中,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伊始,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强调不能剥夺农民来积累工业化需要的资金,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及其价值取向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样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是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