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东、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化发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而人口因素的差距及其时经济发展影响是湖南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是发展湖南西部地区经济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乡分制、政府层级与地区发展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是中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它们的形成、演变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这是制定相关区域发展政策的依据。研究表明,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的内在动因之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城乡社会治理模式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流动是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政府层级对理解地区差距问题具有重大的影响,利用不同层级数据分析所揭示出地区差距情况及其构成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县级数据所反映出的地区发展差距构成中,省内差距是主要因素,而省际差异是次要因素。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中国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尝试利用多层级的统计数据分析地区差距现象,在促进大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省内发展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民族地区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 ,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加快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即缩小人均GDP、人类发展、城乡发展以及知识、教育、信息、交通、服务业、城市化等社会发展差距 ,以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指出 ,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表现在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和人类发展差距三个方面 ,认为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追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缩小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应该是“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人类发展差距”。为此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的首要任务 ,就是优先加快社会发展 ,实施“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优先 ,投资于人民”的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民族不平等问题以及消除发展不平衡性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提前实现了翻番的目标,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受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在新增固定资产、生产总量和人均产值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梯度差日益扩大。仅就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工农业总产值差距额来看,据国家统计局及各省区的统计,1981年差距额为2620.63亿元,1986年增至5122.27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的差距额由1981年的584.98元,增至1989年的1114.09元,差距都扩大近一倍!这种差距的存在,是我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正确认识和运用梯度理论对于发展地区经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影响及对梯度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地区经济应采取的梯度发展、加速梯度推移、发展优势、完善市场机制及建立新产业区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差距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相对比率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从1992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在较快的拉大。同时,绝对差距在持续扩大。本文认为导致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历史文化、国家发展政策、产业发展阶段、体制等综合所致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证分析 ,从我国南北地区的划分、南北地区差距扩大及其成因以及缩小南北地区差距的对策探讨等四个方面 ,对我国南北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 ,希望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区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差距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是一个超国界的世界性现象。全球南北发展差距极大,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也很大。宁夏回族自治区既有与东部以至中部地区发展差距,又有引黄灌区与南部山区之间的明显差距。实际上,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应。由于各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加上开发时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5—2014年统计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呈快速发展趋势,内部差距最大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尽管国外市场增长迅速,但国内市场规模对产业发展差距的影响更大。加快产业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三角洲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政策背景下,随着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经验,依靠区位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引进人才,实现产业升级,建立以东营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三角洲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发黄河三角洲的政策背景下,随着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应该借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经验,依靠区位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引进人才,实现产业升级,建立以东营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北接“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特殊的区位和竞合态势,是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战略的重要背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福建主要优势有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福建未来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更要通过闽台合作,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近中期内,福建应主要在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壮大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和建设生态省等5个方面努力奋斗,抢抓机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好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实现祖国统一,最终建成“环海峡经济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促进城市的集群化发展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黄河三角洲地区以东营和滨州为中心、以县域城市为基础、以众多乡镇为基本单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城市群体系。从发展模式上看,黄河三角洲城市集群化发展属于"双极多走廊"模式,其城市发展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城镇化仍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要根据黄河三角洲的实际,积极实施中心极化、产城互动、生态优先、科技兴城、制度创新、城际联动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市场机制成熟、经济基础雄厚,推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一种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环境经济手段,通过完善相关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初始指标分配制度,培育统一的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必将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6.
近代芜湖口岸与上海在对外贸易、交通、金融、信息等方面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反映了芜湖与长三角经济合作的历史渊源.解放后随着长三角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新时期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率先融入南京都市圈成为当前芜湖融入长三角的前提和合理路径.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芜湖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前景将十分看好,终将实现融入长三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发展战略与都市圈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发展战略实施10年之后,都市圈整合结出规划外的硕果:珠三角东岸城市领先发展于西岸城市,以广州、佛山城市群和珠江口特区群为双轴心的“哑铃阵”,取代原先规划的“雁行图”。以科学发展观反省珠三角战略的成就和不足,可以认清当前珠三角都市圈扩充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依托东岸核心城市、整合西岸城乡的漫延扩张策略,实现珠三角都市圈的进一步整合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开发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的移民垦殖,但大规模开发始于建国以后,可分为五个阶段。回顾黄河三角洲开发历史,既有经验值得总结,也有教训应当汲取。在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新时期,应当以史为镜,把确立战略目标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所在,把坚持发展定位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之举,把基础理论研究作为科学决策的主要依据,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支撑,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把区域协调合作作为凝心聚力的必然选择,以此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舟山群岛拥有十余家保税仓库,分别涉足油品、粮油、水产品、船用油漆配件、纺织品原料等商品物流,几乎占全省保税仓库数量的一半。其经营管理及其经济效益状况存在差异,这里既有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变动问题,又有思想观念和经营管理滞后问题,导致保税仓库这种自由贸易初级载体发展还不够快,转型升级缓慢。为此,应综合利用与整体开发保税仓库,逐步扩大贸易自由度,建成真正意义的保税物流发展模式,并以此促进长三角地区更大范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其成为开放型经济贸易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更加宽广的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促成了广东珠三角地区与港澳成为一体的大珠三角城市带的形成,把广东省分成了事实上的工业、城市产业地带和农业、农村产业地带两个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地理、空间实体。从政策和发展战略上认可和顺应这个发展事实,会发现现存的体制、政策及经济现状对其发展存在多方面的碍障,并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