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政府道德是政府构建和运行的价值基础,是政府行政理念的伦理基石。政府道德具有初始性、客观性、约束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政府道德既为行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又为行政能力建设指明了路径.即以公共服务精神统摄行政理念并切实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才能巩固权力运行的合理性基础,取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 ,政府职能定位和冗余职能的合理有效处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政府不但要充分发挥应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 ,而且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 ,提高社会自治能力。政府必须将冗余职能顺利移交给社会 ,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发展的历史脉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行政是人类的一项社会治理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在整个农业社会,人类的行政管理属于统治行政的范畴,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社会秩序的获得上。近代以来,管理行政逐渐成长起来。在政治学的视角上,近代以来的政府被设定为有限政府;在管理学的视角上,政府的行政则属于管理行政。管理行政的政府职能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变革。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与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合作治理出现,政府职能也表现为引导型职能。  相似文献   

4.
县级政府职能重构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县级政府行政改革的战略定位。政府职能重构则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前提与基本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秩序、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维护社会公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冲突管理是新时期县级政府经济社会职能的重心所在。明确界定县级政府在纵向结构中的职能重点,理顺横向层次的职 能关系,规范政企关系,加强社会建设与政府危机管理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重要方式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行政许可制度沿袭了计划经济特征 ,已经落后时代发展。《行政许可法》的公布和实施 ,将对政府行政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它规范政府行政许可行为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有利于建设法制政府 ,有利于建立透明、高效、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6.
"社会平衡度"是对公共事业建设中的内、外在关系状况的总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握好公共事业建设中的种种关系的平衡。支持以"社会平衡度"视角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上的资源配置和一般均衡理论以及行政管理理论中的公平合理原则。政府应确立以"社会平衡"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和行为模式,科学定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社会发展投入增长的机制,确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平衡协调;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等方式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7.
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在反思中国行政改革价值演变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性的认识。中国的行政改革历经了效率、公平与服务等价值导向的演变,服务型政府将服务价值纳入行政道德的伦理考量而实现对既有政府模式的超越。基于总体性的理解,作为道德主体的服务型政府不仅包括主观结构与客观结构,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的职能内涵,而且包括以服务价值为核心的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8.
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型政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应当把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设计所要追求的方向.鉴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全能主义政府职能的定位,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实现政府职能从控制向服务的转变.这一转变是由一系列因素推动的,如财政供给危机、西方行政改革的示范效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公共服务发展的自身要求、社会自治组织的发展、政府职能体系的构成等.从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出发,政府职能定位应具体体现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强化行政协调职能,解决重大体制问题,推进电子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9.
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既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处于起步阶段,参与承接行动的社会组织较少;其承接方式主要以定向委托为主。现阶段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对促进自身发展、推动政府职能转型、节约行政成本、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如此,在承接行动中,社会组织自身仍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经费不够、管理不善等问题;而政府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合理、放权观不正等问题。如此,推动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与政府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仍是当下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同时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其次是要合理划分政府的行政职能,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政府与市场等关系;第三是转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积极发展中介组织,从而改变政府深陷复杂社会事务管理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政府应把为公共利益的服务作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使得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并对传统的政府治理范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回应型政府应运而生,回应型政府的一种典型功能就是调整而非压制,其所预想的社会是一种政治行动者面对问题、确立重点和做出必要承诺的社会,它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目的并将一种自我矫正的精神铸入政府管理的过程。迈向回应型政府为深化我国行政改革指明了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职能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我国各级政府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服务型政府,把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弘济桥试水坍塌事件为例,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整体性治理:政府治理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后新公共管理时代的一种全新政府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主张依靠政府机构间及政府和公私部门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注重对民众需求的满足与整体回应.在实践中,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协同政府模式以及新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的普遍诉求.整体性治理的治理逻辑是服务型政府的理想选择,在治理理念、参与主体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于我国政府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都市区管治需要关注管治成本。管治的短期成本是各管治主体在利益驱动下所采取行为而承担的成本。各管治主体目标不同,面临的约束条件不同,承担的短期成本也不同:政府的短期成本以政策制定成本和行政成本为主,企业以投资公用事业成本为主,社会组织以协商成本和提供公共服务成本为主,市民以参与选举和协调成本为主。管治的长期成本是指为了实现管治目标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我国大都市区管治的长期成本包括政府职能转换成本、政府间协调成本、非营利组织培育成本。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制度变迁过程中,主导因素和决定性的变量是政府的行为,而政府行为制度变迁的关键是做政府该做的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的关键是缩短行政触角,减少政府对市场流通的限制;限制行业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实行公共财政,提供公共物品。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实施依法行政,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水平,培育社会中间组织,促进政府的职能到位,使政府的行为步入有限、合理、高效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政府绩效审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国家民主制度的要求。由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制定的《政府审计一般准则》(GAGAS),是美国政府审计的行业规范和实践操作指南。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对政府公共管理的监督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我国与美国体制不同,但其公共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从GAGAS视角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缺少执业独立性、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以及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借鉴GAGAS的制定和实施,应重新定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隶属关系,保证政府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尽早制定适合我国政府审计发展需求的审计准则,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以推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和政府治理是当今学术界的两个重要概念,属于两个不同的范式,从内涵界定上看,两者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在政府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可以减少公共行政成本、加大公民和政府的互动力度、培养官民的互相信任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等。良好的政府治理有利于社会资本进一步发展。良好的政府治理,体现着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合作及公共权力的共享,催生合作、信任、规范等理念。从软实力的角度来审视社会资本,政府在社会资本建构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整合社会资本,着力培育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公共行政理念,改革公共服务方式,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制度和法制建设为契机,构建法治型政府;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以及通过发展公民社会、公共领域,培育公民品德来培育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代中国政治与经济改革的推进,以空间为存在前提的民间组织大量繁育。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审视,中国民间组织的大量繁育无论在法律普遍性的获得、国家与社会价值目标的整合、社会多元利益的整合、限制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滥用、公民文化的形成等理论层面上,还是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公共管理、社会生活等实践层面上都有利于社会的治理。政府和社会理应从资金来源、自主性建设、法制建设等诸方面加强民间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