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的统一体,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私人物品属性的双重性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改革在全球普遍展开,并呈现出分层次、多元化、竞争式提供的发展趋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从.1985年开始,经历了由政府一元化提供到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的市场化和民营化范围、逐步由市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过程,日益呈现出分层次、多元化和竞争式提供的特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多而散弱、竞争而无序、分层却断裂等一系列"非整合性"和服务"碎片化"问题,严重妨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总结和反思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实践,结合<中共中央旧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贯彻实施,构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合机制、实现"跨部门协作",是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和践行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培育和践行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应努力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培育中的主导作用,把教育作为培育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培育的评估机制,完善维护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着手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尽人意.医疗卫生服务既缺乏效率,又失之公允,并广为社会所诟病.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价值目标定位不准确,因此,新医改的路径选择关键在于新的价值目标的确立,并赋予旧制度以新目标.由于政治制度具有较强的维持现状的惯性,所以,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注定要经历波折.政府和民众对此都应有适当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将需要大量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服务。针对当前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应该借鉴域外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培养适合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的专业人才;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明确岗位设置,推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医疗服务质量得以显著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2010—2018年中国省域医疗卫生面板数据,采用能兼顾面板数据时间评价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医疗服务均衡性进行评价,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EBM模型,将均衡性指数纳入效率评测体系,实证考察医疗服务运营和失衡治理效率。研究发现:(1)医疗服务分布严重失衡,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递减趋势,且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2)医疗服务运营效率和失衡治理效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并呈现波动性上升态势,显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失衡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中部地区医疗服务综合效率、运营效率和失衡化治理效率均高于其他地区,东部医疗卫生资源存在过度拥挤。有鉴于此,政府要发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守护人"角色,持续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作用;优化卫生资源的区域配置、城乡配置;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均衡化和效率提升的监督考核机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医疗卫生改革与医疗卫生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由于坚持了市场为导向,削弱了政府汲取医疗卫生资源和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能力,使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付比例大大增加,许多人看不起病;改革的市场导向导致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许多人失去了基本医疗健康保障。富人和穷人、有医疗保险的人和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在国家提供的医疗服务利用上差距不断拉大,造成了城镇医疗的不平等。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是新世纪我国城市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医院正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后的服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为师生员工提供更方便、快捷、安全、舒适、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其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只有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立法改革顺利进行的大背景下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需要的努力无疑是一种大规模、普遍性、彻底性,关联政治、立法、政府等多种环境的系统再造,而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9.
经过2005年和2006年的酝酿,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在2007年进入了关键时期,已成为当前最受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场以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切身利益为目的的重要改革涉及医疗保险、服务、药品和筹资等卫生体制的各个重要领域,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医改的全面推进中,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公平程度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这是针对中国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内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的直接反应。卫生筹资领域的公平性是促进医疗服务提供与利用的公平性、帮助人们分散疾病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以及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合理配置的重要经济保障。中国目…  相似文献   

10.
医务社会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共享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不足,在分析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必要性及存在的困境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医务社会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认同感、加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Richard A.Musgrave认为,政府有三个方面的经济职能.其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其最重要的经济职能之一.无论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还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都有义务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需要积极介入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主要经过了全能型政府主导的"大卫生"模式和"市场化"导向的基本医疗服务模式,但仍存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个人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不同群体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差距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制定具有公益性和均等化特点的服务目标、构建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设具有均等化导向的财政制度,以促进政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自实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以来,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社会保险的历史性转变,但仍存在医疗保险覆盖人群有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福建省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强化政府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实施第三方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看病难看病贵”的形成之因与缓解之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思考“看病难看病贵”的形成之因与缓解之策,是为了下更大的决心,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形成“看病难看病贵”既有医德失位、医技欠佳、医价偏高和医改滞后等直接原因,也有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缺失的间接原因,还有制度与观念层面的深层次原因。因此,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必须从医疗环境、政府职能和观念制度等方面实行系统治理,保障公民健康权,体现负担公平性,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作为当代护士,要做好人类的健康使者,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然而,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呢?笔者认为:一要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立场出发,看待健康,履行护理工作的使命。二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协调好各种医疗关系。三要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贯彻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高淳区3年多来的团队服务进行分析总结,了解目前工作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方法:制定问卷对卫生服务团队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和文件资料,选取熟悉该项工作的3位卫生院院长进行深入访谈。结果:高淳区所开展的团队服务在健康教育、慢性病规范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并促进了居民对于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用。医务人员尚未转变的服务理念,人才缺失以及保障和激励措施的不完善是开展团队服务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乡镇卫生院和当地卫生部门需加强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转变,充实基层人才队伍,落实团队服务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发展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作为解决各国医疗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人人享有平等医疗的关键。“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是近年来美国基本卫生保健的改革创新模式,其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提供全面、持续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借鉴该创新模式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可以从服务理念、内容、提供主体、组织方式、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方面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模式,夯实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推动新医改进程,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于60、70年代。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首先对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制度化改革,以摆脱政治束缚。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新道路,采取了“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方法,使农村合作医疗事业逐渐走出了低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终于在2008年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项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3年起在试点县进行推行,现已进人全面推广阶段。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户对其满意度问题更加关注。基于农户视角,抽取了河北鹿泉市3个村庄,178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就诊情况、农户的个人特征信息和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所处的水平、亲戚朋友互助关系。提出了加大筹资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稳定医疗服务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疗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如何加强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日本和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及其改革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医疗保障水平应和一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政府应积极承担医疗保险的相关责任,特别是对农民健康保障的责任;要积极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构建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积极完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规范医疗保险各行为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