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蕴含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承接晚清“经世致用”观点而来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独特的“现代中国文学”观与开放的世界民族主义思想;介于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政治民族主义思想。钱基博民族主义思想所表现出的这种多歧性与复杂性,究其原因,在个人层面,是其一代人所受到的传统儒学教育的烙印与近代西学的影响二者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交错缠结;在社会层面,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与文化转型不同步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
面对近代四方陵夷的困境,《湘报》在继承传统“自强”、“和戎”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提出了“守约和夷的平等外交观”、“联夷抗夷的平衡外交观”和“自强制夷的实力外交观”等外交思想,利用《湘报》这个传播平台,将之传播于晚清朝野。这些具有近代意识的外交观念,对于开启民智及其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于右任是中国新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重要人物,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言论独立自由、人民主权观、监督政府、反“党报思想”、“文人论政”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民族主义的思想体系里,民族、族性是其思想核心,也是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建立民族国家则是其政治理想的终极目标。本文从介绍几种不同的民族观入手,分析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族性”,以及为保持民族的族性特质。民族主义所表达的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5.
导读     
靳志朋博士的《文体与国体--日本近代民族国家转型中的文体变革》一文认为,日本近代的文体变革与民族国家的转型是相辅相成的。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迈向了民族国家的征程。在国家意识的支配下,日本以东京话为标准建立“国语”来统合全体国民。随着民族主义的盛行,日本知识界在书面语系统着意削减汉字、增加假名,建构与“汉文脉”不同的“言文一致体”。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蜕变是同步的。它既是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立的思想武器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民族主义的“双刃剑”作用说明:认识民族主义需要结合其所依存的具体历史背景来分析,找出它的“幕后”操纵者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超阶级的社会动员力量,是构建近代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不二法门。中国民族主义是在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文化制度不断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开始觉醒的;它历经洋务、早期维新、维新变法三次渐变,才逐步冲破传统民族观的网罗,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8.
尽管以“少数民族文学观”作为统摄国内非汉民族文学之全称的观念“发明”及其体制化、系统化的理论构建,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全面展开,但自晚清以降,传统帝国话语向现代民族国家话语转型,多民族中国的民族问题成为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关键问题,那些非汉民族的文学在上述语境中即受到重视,这为少数民族文学观新中国成立后的构建提供了极具历史承继性的中国经验。从“民族国家共同体”到“现代化国家共同体”,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转型的百年进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同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等问题,彰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契合的中国文学共同体特征。由此,“少数民族文学观”开始向“多民族文学观”进行观念的迁移,共同体诗学构建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这一现代性转型的历史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换.中国的民族主义产生于传统帝国面临内忧外患的20世纪初,它替代了传统帝国中皇权主义所发挥的功能机制,在帝国的现代性转型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民族主义对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作用主要从两个层面表现出来:一个是合法性资源的转换层面,另一个是现代国家机能的建构层面.前者涉及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后,如何引导人们在观念意识的层面上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种现代意识的开启尤其突显在历史观与时间意识的转换之中;而后者则主要是在社会政治行动的层面上实现国家建制方面的现代性转换,现代国家的机能建构围绕“统一民族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这两个方面展开,涉及“民族”形成和国家权力扩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群众路线”的话语凝练,源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式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历史淬炼以及回应时代诉求的精确研判,构成了群众路线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历史话语空间。“以人民为中心”的认知框架、中华文化“民本”特色的情感框架、治国理政功能指向的目标框架,彰显了以人民情怀和治国之道链接的情理话语空间。新闻舆论工作群众路线的平台融合创新、话语修辞创新、主体协同模式创新,指向了协同和融合构建的实践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1.
融媒体新闻生产不是单纯新闻信息输出,应将用户体验、产品活力与构建新型社会关系结合起来,深度把握融媒体新闻生产的本质意义,并行思考融媒体传播的“融合”与“拆分”,破除融媒体新闻生产中简单化消融传统媒体、内容同质化相加,播发平台机械化转换等弊端,真正融合声、屏、报、网、微、端的综合优势,拓展新闻产品的信息空间,提升新闻产品的社会价值;顺应受众接受习惯,优化用户体验,依托新闻主阵地,增强新闻产品的美誉度,夯实新闻产品的公信力;打通主流媒体与社会媒体的业务通道,增强新闻产品的活力,扩大新闻产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一些人与媒体无关或媒体自身发展并不需要但却依托媒体的经济实力或社会影响力谋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寄生现象分为游离层、松散层、紧密层、核心层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表现为: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稿件制作工厂",骗取稿酬;所谓自由撰稿人,追求稿件见报率以获得稿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编造假新闻;通讯员搞有偿新闻,招聘人员以记者身份谋取不当利益,还有的传统媒体行政人员缺乏敬业精神而勉为其难。解决媒体寄生问题,就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深化媒体管理机制、人事制度改革,让寄生者"无从下嘴"。  相似文献   

13.
从新闻关系上探讨了大学校报和一般社会性新闻媒体的区别 ,找出了大学校报独有的新闻关系特征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大学校报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并以其快速滚动、连续报道、图文并茂、视像穿插等多媒体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习惯于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老百姓认同它信赖它吗?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网络新闻公信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目前的网络新闻传播尚处于初级阶段,成熟的报道理念、规范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网络媒体要想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中站稳脚跟,必须注重对网络新闻的探索和研究,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坚持走"原创"之路,坚持专业新闻记者把关;以滚动式报道、超文本写作、互动式写作为"三驾马车",加强舆论引导,制作高质量网络新闻。  相似文献   

16.
试析我国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新闻传媒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法律不健全、行政权力滥用、传统思想束缚等问题,妨碍了新闻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因此,须从改革舆论监督体制、完善舆论监督法制、健全舆论监督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新闻工作队伍、提高舆论监督实效、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等方面,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新闻媒体的相对劣势与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之后 ,提出了北京邮电大学新闻宣传媒体上网分两步走的设想 :第一步 ,先把现有的报纸消息、图片新闻等搬上网络 ;第二步 ,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网络新闻宣传机制 ,办好网络新闻站点。为此 ,学校需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传播规律的研究 ,重视对网络媒体设施的投入并提高网络媒体工作人员的政治、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媒体正经历一个产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彼此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生存也会越来越艰难。著名媒体的操作实例及竞争策略表明,今日媒体正面临一个适者生存、勇者至尊、强者恒强的时代,但也不乏益于角逐、富有新意及启迪性的观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报纸、电视上的虚假新闻的较之从前大幅增多,这些虚假新闻的信源多数来自网络,借助微博平台传播,最终被传统媒体微博转发甚至收入自身媒介的新闻产品中。针对这一现象,试图从传播学、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分析虚假新闻增多的原因,指出传统媒体应如何看待和应对虚假的新闻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新闻深受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研究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导向价值——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水平,真实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流变化,弘扬主旋律;人文价值——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真诚、冷静、理性地实现对全社会的“人文关照”;实用价值——对群众的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进行直接的服务和指导;营销价值——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正确定位受众群,赋予社会新闻多样性、趣味性、贴近性等占领市场、吸引“眼球”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