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北亚地区构成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东北亚稳定与否,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的直接外部条件。和平发展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战略选择,对实现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战略选择应以和平发展战略为指导,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安全环境;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提倡新安全观,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安全"与"环境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安全"在日本备受关注。"人的安全"在于确保人们"免于恐惧"和"免于匮乏"。安全的基点从国家安全转向人的安全,意味着安全的重点从军事安全转向社会安全。二战后,在"发展"与"安全"的悖论下,布伦特兰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不仅使得安全成为了与发展并重的议题,而且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人类关注的主题。可以说,"人的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的补充,其核心内容是"环境安全"。因此,探讨人类基于和平目标而进行"环境合作"的可能性,特别是探讨东亚地区的环境合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作为社会运转的子系统与国家文化安全可谓息息相关。在当今"全球宗教复兴"和暴恐主义势力抬头的国际背景下,在当前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推进新型宗教事务管理模式,促使宗教团体的社会化治理,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宗教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和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宗教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所特有的功能上。一方面,当宗教与社会政治体系相一致时,它就能促使其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共同信念的形成,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科学与非科学、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非道德相对而言的复杂统一体,因此具有滞后性、敏感性、触发性,当它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互动源"和"感染源"时,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公害,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它加深了中国对国际安全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战略认知,促进了以新安全观为核心的综合安全战略调整,更加注重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探索新的安全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反恐。  相似文献   

6.
习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阐明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四个"必须",首先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不仅是对新中国以来宗教工作经验的最新的精辟总结,也包含了中华文明对待宗教问题的历史智慧。宗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信仰。一方面宗教是推动世界和平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从中世纪直到今天,在很多地区宗教流血冲突一直不断,它或者是民族、国家冲突的表现形态,或者是民族、国家冲突的背后要素。但中国,宗教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从中华文明历史智慧的角度谈宗教问题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深刻理解习总书记说的"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7.
美国“重返亚太”后,把在亚太地区的全面参与作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和霸主地位的全球战略。以东南亚为通道,美国通过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种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制造中国威胁论,遏制中国崛起和削弱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因此,云南省在桥头堡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关系,关注宗教渗透问题,自觉传播和维护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可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等策略来多途径保障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所谓中国安全外交,是指国家以和平的手段为了确保其具有免受各种干扰、侵蚀、威胁和颠覆的状态和能力而开展的各项外交活动。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和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向好,特别是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利益日益交融的背景下,中国适时开展安全外交,对于化解中国威胁论、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国积极开展彰显中国安全观、参与和推动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的完善、参与和推动反恐怖主义等安全外交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天下太平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想。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之中,植根于礼仪文化传统之中,特别是其核心国家祭祀系统——国家宗教之中。本文撷取这一特征,与当代宗教和世界和平的主体相结合,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文化的国家,宗教问题的探讨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这既包涵各个宗教内部的和谐,又包涵各个宗教之间的和谐,更包涵以上两个方面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关系问题.要言之,"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宗教问题的探讨;而面对当前中国多元宗教的社会现实,宗教问题的探讨又离不开"宗教对话"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建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传统的保障模式已失去其经济基础而陷入瘫痪状态.在现阶段,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减少社会不平等,实现国民经济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宗教矛盾的甄别与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国际国内“三股势力”的影响下,与国内诸多因素相交织,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宗教突发事件发生频繁,群体性增强。尤其是在近年来国际上通力合作严打“三股势力”的高压态势下,他们更以宗教为幌子,以信教自由为合法外衣,蛊惑煽动信教群众,不断挑起各种事端,也使得原本复杂的西部民族地区宗教矛盾更加扑朔迷离,难以解决。因此,很有必要厘清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民族宗教矛盾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甄别出矛盾性质,以更好的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构建更加文明与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给福利经济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西方福利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受全球化的影响已经发生和正在继续着深刻的变化.但福利经济制度依然很好地维系着社会保护的逻辑功能,并且成功地使得福利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能够稳定、长期地相互促进性的增长.福利经济的发展历程其实是串构了20世纪经济学的流派演绎,实践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主义的一脉相承性,也是对凯恩斯主义在今天全球化开放经济环境中的依然有效性的检验. 全球化与西方福利经济制度的变革,对中国近期改革和福利保障建设具有积极的方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正面临由“对抗式”信任危机、“竞合式”信任挑战、“疑虑式”信任难题构成的周边信任困境. 这种信任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间安全关系“低度社会化”的一种反映,是国家安全脱嵌于全球安全社会网络的后果. 事实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是一种关注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复合安全. 国际社会的场域特征形塑了国家间的镶嵌关系,而安全的共享与共治正是国家间“安全镶嵌”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也为国家间基于“安全镶嵌”的信任再造提供了可能. 为此,中国需要注重国家安全的结构镶嵌,来化解“对抗式”信任危机;推进国家安全的制度镶嵌,以应对“竞合式”信任挑战;强调国家安全的文化镶嵌,以破解“疑虑式”信任难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的基本成效,阐述了"社保试点"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认为"社保试点"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企业与职工劳动关系制度创新,社会保险的政策、管理以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保障立法缺位,缺乏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途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等.提出了规范个人账户基金运营模式,加强非正规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险基金筹措渠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对中国渐进式社会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史无前例的。它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渐进式社会转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社会结构、人事制度和自组织性等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对国家信息资源的保护乃至国家安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只有积极地应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才能促使其社会转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国际上几种其型的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国情的不同是导致各国社会保障立法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针对我国社会保障立法模式存在的不足,指出,为了减少改革成本,我国应从四个方面借鉴各国在社会保障立法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中国学术出版国际化的国家文化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化时代,出版国际化涉及的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境内出版的学术期刊存在着部分因英语语言错失导致的涉及危害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损害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对此,有必要建立中国学术出版国家文化安全管理机制,其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发挥关键和核心的作用,负责建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监督平台,协同在本系统内拥有相关学术出版物的部委对出版质量进行制度化实时监控。此外,还应采取层级管理思路,加强第三方质检机构的参与力度,促使学术出版机构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特性决定了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偏低;较低的种粮经济收益驱使农民的主体行为选择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增强其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人均占有量均呈"N"形波动,呈现非稳定状态,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种粮经济收益低且呈明显下降趋势.为缓解这一趋势,切实提高种粮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需创建以控制种粮成本、降低种粮风险、提高粮食产品价值为核心的三维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文化素质教育与文化的多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 ,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中国西部地区多元化并存这一显著特色 ,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培养西部地区建设人才的需要这三个方面 ,论述了西部地区高校在多元文化并存这一特色下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必需性 ,从而论证了文化素质教育应重视文化多元性的重大意义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