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德关系经历了由冷淡和破裂的演变过程.中德经济、军火贸易是中德关系演变的根本动力;中德之间的矛盾是中德关系演变的直接动力:德国内部的斗争是中德关系演变的间接动力:希特勒和蒋介石在两国关系演变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日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关系走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日战争爆发前后国民党政府与德国法西斯的关系,从宏观的角度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中德关系由“友好”到破裂的主要原因:一是国民党政府对纳粹德国本质认识和政策估计出现严重偏差;二是纳粹德国在全球战略中的远东政策,决定了它在中日之间作出选择时,必然是抛弃中国,而同日本结盟。  相似文献   

3.
中德关系在30年代前半期发展曾相当令人瞩目,这是国民政府建立后其外交努力的结果之一,但中德关系的发展可追溯到近代。本文将就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中德关系密切发展原因作些探讨,对其中蕴含的深厚教训和经验作些阐释,以能得到史学界的关注和指教。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德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在冷战的背景下,历经波折,终致建交。但建交后,中德关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刻的冷战烙印。随着冷战结束,两德统一,中德关系在曲折中迅速发展深化。科尔政府时期实现了中德关系正常化,施罗德将两国关系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默克尔时期中德关系日趋成熟。中国的发展需要德国,德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德关系的互补性决定了双边关系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是重要而又特殊的双边关系。文化交流视角下的中德关系研究,呈现出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对德国思想文化的憧憬、模仿与内化:洋务期间中德的军事交流,不仅有助于德国在华良好形象的构建,而且为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自清末新政起,中国教育近代化深入到制度层面,其学制演变中德国的教育理念贯彻始终;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以科玄之争为代表的文化论战,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西学的继承,更是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创新性发展。然而中德之间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使得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在西化与本土化之间游移不定。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中期,由于革命文学运动的推动,儿童文学有了大的发展。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也在拚命争夺儿童文学阵地。一九三四年,被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定为“儿童年”,接着,国民党政府又定一九三五年八月开始后的一年为“全国儿童年”。于是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严重脱离少儿实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其间中德关系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辛亥革命大大冲击了德国的侵华权益,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德关系走向稳定与互利,而辛亥革命的基本精神又促使中德关系最终走向平等.  相似文献   

8.
<正>出版信息: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2月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德关系的研究现状出发,在阐述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际格局发展的新动向及新挑战的基础上,探究了德国的对外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德关系的影响,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以及中德关系的发展与演进。本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在欧债危机以及中欧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两国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自从工党成立以来,其苏格兰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政策的演变与其国家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与其国家观念的演变相对应,工党的苏格兰政策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1930至60年代是观念与政策的同步期,70年代是观念与政策的冲突期,80至90年代观念与政策再次趋同。从工党围绕苏格兰放权问题前后政策的演变历程中,可以发现其在国家理念、苏格兰政策与现实政治之间纠结、徘徊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南农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的尝试──记庞山湖农场的兴衰单强,庄建勋三十年代初,国民党政府鉴于农事颓废,生产日落,关系到国运民生,遂举办大规模试验农场,“以资研究而谋复兴农村之策”.这种国营农场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其经营成效如何?对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