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相应原则,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活动在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时人的主体性的培植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切切实实地实施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出大批具有主体性的人,不仅要求在学校开展全面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透视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在划一的教育体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出笼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的实现又提出了新的历史挑战。创新教育也就成为主体性教育理想实现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中心问题。主体性在人类的教育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神学时期的人主体性压制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时期的人的主体性的理性化阶段———后现代时期的人的主体性的消解阶段。人的主体性的培养涉及到人的学习创造性及原创性的开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的时期 ,这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给我们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及人的培养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忽视了人的现实性、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影响了载体功能的发挥。基于人学理论的指导,要以人为本,优化载体模式;提高主体性,拓展载体形式;增强实效性,整合载体资源;重视全面发展,寻找新兴载体,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对社会发展主体的全面塑造、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大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实行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它内在地要求我们从人的内在需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矛盾决定的,同时也是人的需要的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和培养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对象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对他们进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观照了人的发展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与道德维度,对人的发展予以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它本质上是一种人文发展观,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科学发展观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教育是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一种教育活动。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揭示了主体性教育是现在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涵,并论述了主体性教育对建构现代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作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为达到自我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身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生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学习和行为方式中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沟通,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2.
指出"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认为人的生命存在、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给予生命关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维度的转向就成为现实教育思考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客体而存在,但是并不阻碍其主体性的凸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哲学审视,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建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科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人作为价值主体,关注人的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置于"能力本位"理念之下,既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能力本位"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全面协调发展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的要求,并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四个方面着手,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扬弃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围绕“一个中心”、“二项转变”和“三个原则”,建构研究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实践观视域下的主体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活动,体现了对象化活动的特征和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主体性决定着价值的属性,主体性的内涵有多丰富,价值主体性的维度就有多丰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性一方面彰显出深切的人学关怀特质,另一方面为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人的情感、思想、精神生活方面的关注和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充实了新的内容,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对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教育方法相对单一、落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质有待提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有效路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价值论的角度对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阐述,认为人本主义思想是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并把人看作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也就是以人性、人的利益和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哲学思想。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本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及实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