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不论是创业企业还是成熟企业,为了创业成功或者持续盈利都必须进行创新或不断创新。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前后顺序,可以把整个流程分为生产过程、产出产品、交易及盈利的实现,因此企业创新的维度相应地分为过程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又分为原创性创新与改进性创新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企业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明确创新的涵义,界定企业创新与个体创新的关系至关重要.作为整体性的创新行为,企业创新应该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战略创新等维度上展开,在宏观上要注重处理好企业创新与稳定的关系,在微观上要强调在企业创新的不同维度上进一步激发员工个体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 ,是创新的基本主体。企业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 ,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 ,本文从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入手 ,论述企业创新的内涵、意义以及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去赢得市场 ,创造效益 ,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不是时髦的口号,创新重在切实地执行,而执行重在目标分解与层层落实。目前,从理论层面来讨论创新者居多,结合企业实际,从创新的执行层面讨论则相对较少。从企业创新执行角度,将创新的理念作为一个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流程:企业分析—创新分析—创新需求评估—确定创新需求—企业创新制度设计—控制文档—企业创新制度执行—企业创新制度监控、反馈与有效性评估—识别和修正缺陷—流程和结果固化—持续执行。通过以上流程将创新融入企业,执行、固化并持续。  相似文献   

5.
衰退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企业对付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也是衰退产业中企业的生存之道。根据产业关联度标准以及创新的难易程度可以把衰退产业创新的路径归结为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创造全新产业三类。选择何种创新路径是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首要抉择。  相似文献   

6.
创新——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创新的内涵和作用,论述了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企业应重视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等创新活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流通组织的营销创新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产业组织创新以企业创新为基础,是企业群体的创新,企业群体的创新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提高一国整体创新能力的中间目标。在流通业中,仅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不够的,流通组织创新的关键是流通企业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已成为企业创新网络的一个重要成员,消费者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企业则面临如何高效整合消费者创新,这需要企业对消费者创新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的了解.消费者创新发生发展过程要经过创新需求、创新动机、创新行为、创新产出四个基本步骤.针对这四个步骤,企业与消费者就需要进行很好的沟通,并且企业要对这一过程进行管理,建立相应的创新整合流程,这样企业才能更好、更高效地整合消费者创新.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创新型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创新文化在激励创新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在企业成员中营造一种忠诚,使创新成为企业的价值观并形成与创新有关的道德观.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和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有很多,而企业创新文化则对企业技术创新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设企业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产品创新策略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产品创新有两类策略 :主动式产品创新 ,包括研究发展、行销出击、内部创新、技术引进四种策略 ;被动式产品创新 ,包括防御、模仿、在模仿基础上创新 ,根据消费者要求创新四种策略。不同的企业应根据市场状况、消费者需求状况、本企业主客观因素 ,采用不同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力求“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内涵,自然包括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创新国家”。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严峻地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中国欲建成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21世纪国内面临的两大挑战--以劳动力为代表的要素供给格局的改变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挑战,要求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战略。同时,全球新技术革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化和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三大潮流,也要求必须实施创新立国战略。“创新立国战略”,包括“企业层面创新”,但不限于“企业层面创新”;还包括“产业层面创新”,但不限于“产业层面创新”;更包括“国家层面创新”,但也不限于“国家层面创新”。这是一个涵盖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在内的创新体系。更重要的是,其不仅涉及“技术自主创新”,更涉及“制度创新”问题,包括创新型人才体制、创新型教育体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相关配套的经济体制等。基于上述分析,可提出包括“一个顶层”、“三架横梁”和“四根立柱”在内的完整的创新立国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大多基于资源或绩效,但这只能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地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来表现,因此,可以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辨识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优化级和协同级;当然,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管理,创新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笔者做了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14.
作为首个跨市域的创新示范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在绿色经济背景下,覆盖多城市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目标是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环境创新的综合性提升。以苏南五市为研究对象,辅以其他城市为参考,从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环境创新三个方面,构建跨市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综合创新效率评价模型,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评价其综合创新效率。结果显示:苏南五市中南京综合创新效率最优;苏州、无锡两市协同创新效率较低;常州、镇江两市投入效率较高;苏南五市的环境创新效率都有较大提升空间。提升协同创新和环境创新,将是促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创新效率趋同的重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出创新成就关键是必须拥有创新素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创新人才的特殊素质、创新素质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指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促进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统计分析框架的构建,凸显了重大攻关、人才培养和网络构建对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对我国省区间的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展开系统评价和实证研究,展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多方位信息。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区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形成三个差距明显的群体,创新推动区域发展需要群体间的资源流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17.
对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等四个理论学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概要提炼出各个流派的研究焦点和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新古典学派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把技术进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新熊彼特学派对技术推广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其研究假设与现实相差较大;制度创新学派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但其所研究的制度拘泥于具体制度,忽视了对政治制度的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学派认为创新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但仅以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为例进行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及创新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对技术创新过程和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创新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分为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试、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与反馈改进七个阶段。创新风险归纳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四类。分析技术创新的风险来源,目的是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从而采取对策,尽量降低可能的损失,增加可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由于知识、信息与市场需求的相互影响以使企业作出反应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新经济中知识因素投入经济活动的实现过程。所以,创新是新经济中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技术创新策略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教育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介绍“国家创新体系”的来源、内涵以及分类之后,认为教育创新的提出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重要补充,教育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文章还以世界教育史上三次重大创新为例阐述了教育创新的意义和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教育创新过程中应遵循的六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