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地方志,就是专门记载某个地区的疆域、山川、古迹、风俗、人情、方言、地方人物的传记以及重大事件的沿革的史书,一般称“地志”或“方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志,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自治州”)的史书。“湘西自治州”,在秦代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三国、晋、宋,一直到齐,分属武陵郡、天门郡;梁代分属武陵郡、天门郡、夜郎郡、卢州、南阳郡;陈分属沅陵郡、北衡州、夜郎郡、南阳郡;隋分属沅陵郡、澧阳郡;唐分属辰州、锦州、溪州、澧州;五代分属辰州、溪州、澧州;宋分属辰州、澧州;元分属辰州路、澧州路、恩州军民安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分裂的局面,由隋朝把它统一起来了。开皇三年(公元五八三年),隋文帝取消了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因为这时的州郡,数字大大增加,北周末年,县为1,124个,郡为508个,州为211个。这样一个郡只领一两个县,实际上成了多余一级的政区,所以隋文帝把它撤销了。到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又改州为郡,和秦朝的郡县制很类似。大业五年(公元609),全国共有190个郡,1,255个县。成都县仍为蜀郡的治所。  相似文献   

3.
在汉末争夺斗争中,交州最终归孙吴所有。孙吴对岭南的开发治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交州开始归顺孙吴,并开始了对海东四郡地方势力的整顿,而且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在第二阶段,孙吴铲除了士燮家族势力,实现了对交州的直辖管理,交州社会发展有了很大变化。第三阶段,分交州置广州,新设了很多郡县。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孙吴统治之下的岭南社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为该地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北魏太和中州郡制改革考释何德章《南齐书》卷57《魏虏传》称:(永明)三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初令邻里党各置一人,……四年,造户籍。分置州那:雍州、凉州、秦川、沙州、泾州、华州、岐州、河州、西华州、宁州、陕州、洛州、荆州、郢州、北豫州、东荆州、南豫...  相似文献   

5.
邱钧彦 《源流》2011,(7):76-77
云浮历史悠久。周代为百越地,"云浮"作为地域之名,最早见于唐朝。《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将全国各州一律改称为郡,勤州改称为云浮郡,这是"云浮"地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6.
汉武帝于元鼎六年设置珠崖、儋耳二郡,海南开始了正式的设郡制;昭帝始元五年并儋耳入珠崖,珠崖郡的设置加强了海南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海南的发展。元帝初元三年,珠崖郡被罢弃,阻滞了海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河西击败匈奴并设置河西四郡,之后直至宣帝神爵年间,西汉以敦煌郡为基地,向西与匈奴争夺西域地区的控制权。在此期间,西汉首先经敦煌郡与西域南道,争得了对鄯善的控制权;再屯戍于渠犁、轮台,连通西域北道,同时通过联姻与乌孙结盟,对匈奴在西域东部的势力形成合围之势;之后西汉与匈奴对“车师六国”展开争夺,并形成彼此制衡的状态;最后,随着神爵二年匈奴日逐王归降与汉西域都护的设立,西汉最终赢得了对西域的争夺战。通过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汉简的考证,我们可以较为清晰与详细地还原这一过程,而处在西域与河西阵地前沿位置的敦煌郡,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到潮州游览,潮州人会叮嘱你——不要错过“湘子桥”!“湘子桥”又名广济桥,横卧於潮州城东门外韩江上。暮春时节,江水滔滔,轻帆点点,桥墩浪花飞溅似白鹭翔集,潮州八景之“湘桥春涨”令人留连忘返。湘桥区便因湘子桥而得名。区政府所在地——潮州府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为历代郡、州、路、府之治所,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三山一水护城廓”之独特风貌,与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区和旅游观光胜地。穿过历史的烟云,审视今日湘桥区的发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湘子…  相似文献   

9.
美国有限合伙制度简析刘凯湘美国的有限合伙制度较为发达和完善,1916年即由联邦统一州法委员会颁布了《统一有限合伙法》,供各州采用;1976年又对该法作了较大的修改。由于判例法的原因,有关合伙制度的很多原则、制度都是通过判例得以确立的。本文拟对美国有限...  相似文献   

10.
郡国大中正考论罗新本九品中正制是通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研究成果亦甚众。对于其组织结构,至今史学界几乎均有一共识,即:其时州设大中正,郡国设小中正。大中正(或州都)乃州中正,小中正即郡国中正(1)。然而,此“共识”有...  相似文献   

11.
更始帝延续新莽制度,以州牧行大将军事,但并没有赋予其统御一州地方军队的绝对军权。光武帝从建国伊始便重新确立了以郡为重心的地方军制,在重兵所向之州郡,以将军领太守事,或太守赐将军号、行将军事,即以太守作为征伐和屯戍的地方官统帅,而州牧退居边缘。州牧军权非如学界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晚至建武十八年复刺史才被削夺,两汉之际州不能将属郡兵统合为“州兵”,州牧亦不曾真正成为一州军事统帅。建武十八年复刺史,保留了其督察属郡军事的合法权力,为和帝以后刺史大规模介入地方军事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王延直是我国现代第一位吸收国外逻辑学研究成果,并自行撰写逻辑学教科书的著名学者。在他撰著的《普通应用论理学》一书中,关于名词即概念的划分理论;关于命题主、宾词充满与不充满的理论;关于命题对当的理论;关于逻辑误谬的理论等,有相当领先水平,对推动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变迁,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西汉时在吴越地区设立了鄣郡和会稽郡,东汉时又将会稽分为吴郡和会稽两郡。吴越地区的居民随着政治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吴人逃散,越人取而代之;越人败退,楚人取而代之;秦国短暂,汉人陆续南迁,经过两汉400年的整合,吴人、越人、楚人、秦人的后裔都融合成为统一的汉民族,吴越地区的文化也是和其他地区一样的汉文化。虽然吴越地区的汉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再用先秦时代的国别文化来称呼它已经不合适了。  相似文献   

14.
杜牧26 岁及第入仕至50 岁去世,其间三为幕府吏、四为刺史,所到任所有七处州郡;四为朝官,从外郡赴阙,三次由扬州经汴、宋入京,一次溯长江、汉江,经南阳武关、商山抵京。诗人在任所及途中创作80 多首山水记游诗,占其诗歌总数1/5 强。他的山水记游诗描绘了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流露出积极仕进、怀才不遇、消极隐退、仕隐两难、思念家乡等多种思想情绪,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5.
庾仲雍<湘州记>,是较早的中国古代地记作品,殷芸<小说>、郦道元<水经注>等多引此书,可见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湘州记>的作者为庾穆之,字仲雍,为东晋或晋宋之际人.其人熟悉江汉水道地理,当长期在湖北湖南地区生活.庾所作<湘州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在清代学者陈运溶、王仁浚,以及今人刘纬毅等诸辑本之外,笔者补辑得庾仲雍<湘州记>佚文二条.  相似文献   

16.
浏阳市古称“浏”,古为越人族居之邑。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三国吴孙权首置刘阳县,县治驻居仁镇(居陵镇)。《水经注》称刘阳县为浏阳县,认为“县凭溪以即名也。”然而,《三国志》称刘阳县,属湘州长沙郡。刘阳,疑为长沙定王发之族邑封地,故以姓氏名地。置县称刘阳。  相似文献   

17.
洋洋90余万言、内容丰赌的《中国书法美学》,是金学智教授继《中国园林美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该书共分五编:一、中国书法艺术的多质性;二、比较:书法在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中;三、书艺风格美与鉴赏品怦;四、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概观(下文简称“概况”);五、印章文化的系统构成。正如一些评论所指出,该书在书学、美学、艺术理论、哲学乃至篆刻学、印章文化学及其相结合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新的建树。但是,一些评论却对该书第四编缺少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拟对该编作一专题评述。金先生在《中国书法美学·自序》中,援引了…  相似文献   

18.
南渭州为明清时期永顺宣慰司所属的一个土州,是现今世界文化遗产“土司遗址”老司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申遗”时期的田野调查中,新发现了雍正四年(1726)的芷州衙署修葺碑、土司彭应麒墓碑以及南渭州、芷州土司家谱等文物与史料。经研究发现,南渭州治并非始设于今南渭村,而是先设于芷州,其后往返于南渭州、芷州两地;南渭州土司世系应为14代18任。新结论对原有的南渭州土司研究成果作了一定的补充和纠正。  相似文献   

19.
西晋仍置涪陵郡后,由于涪陵郡本身置废不一和诸家史地志书记述不清,晋宋齐时期涪陵郡废置与属州问题成了后人不太清楚的问题,以至于后来学者认为三峡地区的涪陵郡在西晋后期因被少数民族首领控制而废罢,到南北朝的齐朝时才复置;西晋到齐,涪陵郡都属于梁州。这是不正确的。实际情况是东晋、南宋仍设置涪陵郡,西晋后期到齐朝,涪陵郡均属于益州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明清之际的“改土归流”问题,不作全面探讨,仅就土司制度的晚期——清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贵州设立土官统治的历史情况从文献纪录看,贵州的建置,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之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古国。战国之际,则有雄据西南的夜郎国。汉时亦为夜郎,后置牂牁郡,其东属武陵郡,其北属犍为郡和巴郡。至唐,对待边疆地区,则采取在各族首领所辖领域的基础上,设置羁縻州或边州,大者为都督府,其次为州,小者为县,并任土酋为都督,刺史等官,世袭。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