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思想变化考察杨维桢生平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桢是元代中后期的诗文大家之一,铁崖诗派领袖,其诗歌创作不仅改变了元代后期诗风,而且对明初诗坛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其主导思想的变化,将其一生以六十四岁左右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儒家经世致用、关注民生的思想,汲汲于拯时济世,卓有政绩;后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懒问世事,每日只是纵情山水风月,言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儒家的价值规范,表现出离经叛道的个性精神和异端倾向。  相似文献   

2.
杨维桢是元中后期最有影响的诗文大家之一,以诗名世,在诗歌创作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创作思想深受儒家诗学观的影响,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同时又强调诗歌本于情性,把诗歌的社会功用和审美功用统一起来,使其诗歌既具有扶风立教的社会作用,又具有情感激荡、奇崛瑰丽的审美功能。主张摆脱体裁格律的束缚,强调自我之个性,他以复古为手段,在诗歌领域倡导古乐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杜甫与佛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昌武 《东方论坛》2005,(4):42-46,119
在学界,人们普遍认为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是贯彻儒家"诗教"的典型,而忽视了他在创作中多方面地受到佛教滋养的实际,即使有人注意到佛教对其创作的影响,但也未展开专门而具体的研究.杜甫一生与佛教特别是禅宗有很深的交涉,其给杜甫的思想和创作增添的新鲜内容,给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美学趣味带来的重要影响.佛教思想不仅成为他儒家用世之道的补充,也成为他困顿时的安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历来重视宣传舆论工作.他从求学至上山前宣传舆论的思想与实践,是他一生的宣传舆论思想与实践的历史长河的源头和起点,亦是他同期整个思想与实践的一部分。本文以他从求学至上山前宣传舆论的思想与实践为对像,运用纵横联系的方法,予以历史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葛洪生于名门世家,虽青少年时家道中落,仍发愤读儒家经典,以继承家风、做一个正直人士为愿望。然西晋王朝内部争斗不断,仕途险恶,其青年时的入世思想渐去渐淡,不与权豪世俗之人往来,撰《良吏传》、《隐逸传》,希望士人正气不至毁堕不传;撰《抱朴子外篇》以正世风;又两次筛选、缩编医书以济贫救急。其慕巢、许而决不出身,所尊崇的儒家思想非思孟一派而是荀况一派,所接受的道家思想非老庄而是黄老。其四十岁以前以儒家为主,后期以道家为主,又转入道教的理论营构与养炼术的探索,思想转变的原因是:时值乱世,单纯的儒家理论已无法使人心理平衡和行为守正。他一生的作为与探索,都表明了他在乱世中对社会道德与公众责任心的坚守。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书法、绘画都卓有成就,并具有独特的风格。形成其独特风格的原因很多,本文仅就其思想的发展过程对其词的影响作一些探讨。苏轼的一生可分为三个时期:“乌台诗案”以前为早期,“乌台诗案”至被贬海南为中期,其后为晚期。其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以儒家为主的“三教合一”,而儒、释、道三者在他一生的三个时期所占比重各不相同,因而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但是这三者在他身上始终处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许多政治主张的创造者和开拓者,他有其自成体系的治国方略并且一生都在推行。他创立的以“仁、礼、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被后世所信奉和推崇。通过解读《论语》来对孔子政治思想进行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分析,得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为人以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诗经》开创了立足于人生与现实的"风雅"传统,以及讽喻时政的"比兴"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杜甫一生奉儒守法,在诗歌创作上倡导"风雅"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及民生疾苦,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盛唐时期的狂飙突进之风以及中唐的日趋衰飒之气,在其诗歌中都打下极深的烙印,诗继风雅的"诗史"风格以及力主发兴吟咏、诗兴通"神"的诗歌理念,则反映出创作上注重创新性,这都深深地影响了后来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探讨了辛弃疾作品中的儒、道、释三种思想倾向。认为诗人早期追求“真儒”事业,后期则主张以“至诚”参天地,否定儒家的功名思想。对道、释思想则表现为弃其神仙、虚妄之谈,崇尚的是:“齐万物”“无我”和“随缘”的人生观。在此似乎相互矛盾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诗人的以“至诚”“任真”为主的人格特征。正是以这种品性使辛弃疾创造了他的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苏轼思想以元丰二年为界,前期的主导倾向是儒家思想,后期的主导倾向是佛老思想。佛老思想中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儒家安民思想的结合,构成了他后期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