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逐步探讨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网瘾的对策,主要是不断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改善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来帮助青少年预防网瘾。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成瘾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成因有青春期好奇心、娱乐等心理因素,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因此,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但网络成瘾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因素。根据网瘾形成的原因,其预防对策需要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使其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将网络的负作用尽可能拒之墙外,从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网络成瘾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展开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国内外已有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一性危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三种观点为青少年网瘾成因提供了分析的依据。调查表明,在亲子关系中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引导,重视改善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作用,积极为学生创造满足成功愿望的机会,从而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扩张,作为网络使用主体的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也日显突出,并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化的重大社会问题。网络一方面有助于青少年获取大量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拓展人际交往,丰富娱乐生活,扩大心理支持等,日益成为青少年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但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低龄化的网络犯罪、恶俗刺激性游戏、非正常的网恋,以及网络色情、暴力、贿赂、赌博意识等,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意识、心理健康、学习秩序、生活目标、行为方式等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产生了不良影响,并日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网络沉溺现象中,最广泛、最普遍、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网络游戏成瘾。论文在构建了对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的理论和网络游戏成瘾调查的理论鉴别因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昆明市3050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进而通过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流行率分析。揭示了青少年网络游戏威瘾的成瘾度、成瘾比例、成瘾率的变化曲线以及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分析,最后对网络游戏成瘾现象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被学界广泛关注。网络成瘾障碍导致大学生生理机能紊乱、人际关系淡漠、学业产生障碍,甚至诱发大学生犯罪,这不仅与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关,而且也与学校监管的乏力、家庭教育的漏洞与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有关。因此,应当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唤醒个体意识自觉、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并完善网络立法,从而使大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个人的不成熟性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基本因素,家庭教育的不适当性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因素,学校教育管理的粗放性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社会的逐利性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根本因素.加强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预防和戒除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养成青少年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戒除网络游戏成瘾的基本途径,加强监管,有效制止各种引诱青少年的做法,是预防和戒除网络游戏成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学生网络成瘾。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含义、类型和危害入手,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认为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三个原因笔者给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过度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增多,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从网络、个体、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价。网络的特点具有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个体消极的人格特征和非适应性认知等容易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行为;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支持、社会交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事件的打击会促使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基础理论的薄弱,本土化研究匮乏等。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瘾家庭成因分析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瘾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发生与家庭有一定的关系。其表现为一是父母缺乏对青少年期孩子心理特点的了解,关心不够;二是父母的引导教育不相一致,形不成合力。要实施青少年网瘾的家庭干预,首先要实现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并注意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积极肯定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权利和责任的同时,努力培养孩子的"网商"。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社会干预、高校教育管理、个别辅导等解决网络成瘾的措施,并提出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把双刃剑,应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重庆青少年网络游戏中的使用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呈现低龄化趋势;大部分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是理性的;长辈管理方式及对待青少年网络游戏态度、家庭总收入、网络游戏花费等这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因此,全社会对青少年要有保护意识,尤其需要政府在加强网络立法的同时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网络游戏的开发需要注重教育内涵;家长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要有开放的态度,同时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呈现出独特性:思想观念新锐、张扬、自主、时尚;自我实现意识强,价值取向功利化;危机感强,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有较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能积极弘扬传统美德。这些特征的形成是受社会变革、互联网、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要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社会正在悄然形成。在全新的网络时空里,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日益喜爱的新型社交方式。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因此,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目前,网络社交常见的安全问题有:网络聊天引发的欺诈勒索、沉迷上网导致的网络成瘾综合症、交友轻率误入了网恋陷阱。可见,网络社交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及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此,本文提出了自律性和防范性相结合的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习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而安全的基础是安全素质的提升,安全教育则是人员安全素质提升的必要措施和主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安全形势要求管理者与时俱进地制定安全教育策略,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提供的便利,真正融入到互联网的世界中,发挥出互联网+时代安全教育的潜力.文章从理念的提出,大数据驱动下安全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生态结构下对安全教育的要求以及安全教育策略,乃至互联网渠道的探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利于高校管理部门在安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不容乐观,并在性别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子有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自律性、幻想性和紧张性等。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因子有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等。建议从高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原因、可自愈性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网络成癌症已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和临床经验丰富的诊断标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大学生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与学校的问题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流行文化的感染,都有可能转成网络成瘾的内源性与外源性病因。鉴于网络成瘾多达70%可自愈性的临床病学统计,相关的预防治疗在于多方调动大学生的自身努力:包括科学确立规划人生目标;民主平等的家庭文化;学校的网络素质教育;政府的网络法规和伦理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