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开创了独立自主并把它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坚持独立自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规律层面创造的基本经验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而得出的一个创造性结论.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未竟事业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和发挥了这个思想.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了我国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任何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关以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既取得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上的累累硕果,又取得了向外国学习的实践效应.为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新发展。其主要内容是:正确判断国际形势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一贯主张;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立足点。认真研究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科学地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它的灵魂的基本点之一。它不仅仅是个经济建设或处理对外关系的方针问题,而且是我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是贯穿在我们党全部思想理论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学习马列主义关于独立自主问题的基本原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光辉思想,对于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对于加强我国人民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原则,最初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作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  相似文献   

6.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对外开放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并有利于执行对外开放这一长期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促进了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外交实践中,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逐步形成、完善。他明确地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准确地阐述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正确地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外交策略和工作方法。今天,毛泽东的外交思想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扭转危机的历史转变:一次是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从多次危机中挽救了中国革命,并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正如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相似文献   

9.
“自力更生”深化了我们对于独立自主的认识,激励起共产党人藐视一切困难、坚定革命信念、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争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它来源于艰难困苦的革命实践,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证明:我们不仅要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而且也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自力更 生精神不可丢。之所以强调自力更生,就在于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及其动因问题的深刻认识。它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内容,不仅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直接相关,而且也体现了实践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九月,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和胡耀邦同志在谈到我国的对外关系时先后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①“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从来是我们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②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出发,是党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一贯奉行的原则。这条外交路线,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已形成和发展起来了,它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项政策一样,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处理对外关系的策略思想及其理论与实践,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科学的思想路线 ,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独到见解并加以丰富和发展 ,构成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邓小平理论回答并解决了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所以 ,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邓小平国家安全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邓小平国家安全观的共同点表现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观的共同准则;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是其共同的战略支柱;把国家安全同世界的发展相联系是其共同特点; 不信邪、不怕鬼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共同精神。他们安全观的区别在于:维护国家安全的侧重点不同,维护国家安全的途径和手段不同。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着眼于处理已有矛盾;邓小平强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着眼于消除和减少中国社会矛盾存在的客观条件和机制,从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独立自主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发掘与吸收,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立足点。毛泽东独立自主观不仅是政治原则,而且是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一条哲学原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毛泽东提出的把独立自主作为革命和建设基本立足点,是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的基本方针,对于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辩证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毛泽东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邓小平则更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毛泽东重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而邓小平更注重矛盾双方的平衡。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生都注意照辩证法办事,但毛泽东晚年仍坚持斗争哲学;邓小平则成功实现了由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伟大转变。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并在实践和理论上发展了辩证法,推进了辩证法,创造了"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有过"三下三上",这都和毛泽东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始终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感情。1933年,邓小平坚定地和毛泽东站在一起,第一次"下"。从1935年到1966年,是毛泽东把邓小平提拔起来的第32年。从1966年到1973年复出,是邓小平的第二次"下"的8年。邓小平的"二上"是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有了一定醒悟,决定让邓小平重新出山。邓小平的"三下"是个"伟大的悲剧",但毛泽东最后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他没有听从"四人帮"的意见,相反,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以观后效",为邓小平更辉煌的"三上"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自主创新思想经历了萌芽、雏形、完善和成熟四个历史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扬科学新发现并看到了使用新机器的作用,具有自主创新思想的萌芽;毛泽东强调"自力更生"和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呈现出自主创新思想的雏形;江泽民支持原始创新和号召创立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思想进一步促进了自主创新思想的完善;胡锦涛全面系统地诠释了自主创新内涵,并把自主创新提升为战略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自主创新思想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应该包括毛泽东思想和如何认识"始于毛,成于邓"说法的争论不断。前者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分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从逻辑上、理论上、起点上讲二者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该理论体系不应包括毛泽东思想。关于后者,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角度看,可以说"始于毛,成于邓";但就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确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而言,此命题就难以成立了。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一脉相承,两者在干部作用、本质、路线、作风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同时,两者又因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历史任务的不同而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清晰、更科学地理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所蕴含的时代特征、丰富内容和深层意义,为今天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重要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与毛泽东都认为腐败会对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但毛泽东倾向于认定腐败分子为带阶级性的党内外敌人,而邓小平却倾向于认定腐败分子为非阶级性的党内敌人。邓小平同意毛泽东关于腐败根源来自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外来资产阶级思想侵蚀,但更强调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邓小平同意毛泽东反腐败要开展党内整风的观点,但反对毛泽东主张的革命性的群众性“大民主”运动,而强调法治,强调体制改革,强调群众监督必须融入法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贡献则是推出“德治”、“法治”结合的伟大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