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论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财务资源整合
|
|
|
|
|
王光记《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1期
|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效率,并购活动不断增加,在我国,企业并购发展迅速,但是在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不是很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缘由就是财务整合并不成功。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资源整合的研究,分析了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的必要性和内容。
|
2.
|
论我国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
|
|
|
|
《经营管理者》,2008年第12期
|
|
本文试图探讨我国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问题。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整合工作中的核心和重要环节。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包括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会计人员及组织机构、企业存量资产和负债、现金预算流转以及业绩评估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整合。财务整合中管理模式的选择和操作方略的实施是企业并购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
3.
|
企业并购整合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被引次数:1
|
|
|
|
|
王小英《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4卷第2期
|
|
企业并购之后的财务整合过程,直接影响企业资产重组效应和并购后的经营状况,是实现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保障。并购相关的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和证券交易并非决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唯一因素,并购财务整合的风险规避应作为影响并购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通过财务整合实现并购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
|
4.
|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效应实现路径探讨
|
|
|
|
|
杨磊《经营管理者》,2013年第8期
|
|
作为企业迅速扩张资本及企业规模的一种手段,并购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一个主要话题,在我国逐渐走入并购热潮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并购,但更多的是不成功的并购。2006并购年会将"关注并购整合,提升公司价值"作为主题,可见整合已经成为并购成功关键所在。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理论基础上,对并购前后的财务效应进行整体评价,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新环境下的并购提供借鉴作用。
|
5.
|
论跨国并购财务整合的风险及防范
|
|
|
|
|
苏永彪《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期
|
|
近年来,中国企业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国际资源,积极实施跨国并购的战略,以应对外界的挑战。而并购后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整合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并购战略意图能否贯彻,而且关系到并购方能否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的控制。
|
6.
|
企业并购整合探析
|
|
|
|
|
辛婷婷《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5卷第1期
|
|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商业行为,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转嫁产业危机,规避投资风险,化解企业债务,扩张企业规模。然而,与振奋人心的高并购金额和数量巨大的并购案例相比,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忽视并购中的整合。联想集团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失败后,回归PC主业,并购了IBMPC业务部。联想并购整合IBMPC业务部,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案例,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并购整合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
7.
|
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被引次数:9
|
|
|
|
|
潘爱玲 刘慧凤 张娜《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
|
大量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表明,并购后的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财务整合是并购整合的重要环节。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应遵循及时性、统一性、协调性、创新性、成本效益等原则,采用移植模式或融合模式,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财务管理制度、存量资产和负债等进行整合。
|
8.
|
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绩效研究
|
|
|
|
|
陈睿《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5期
|
|
跨国并购是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大量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还不高,并购效果有待提高。吉利并购沃尔沃是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并购双方情况、并购的动因和并购整合的过程做了简介。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绩效做了分析,包括吉利并购前后的股票变化分析和财务绩效分析,针对吉利并购沃尔沃如何保持长期绩效、克服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
9.
|
并购整合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
|
|
|
刘睿智 胥朝阳 周超《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
|
伴随着并购市场的活跃,整合环节不力导致的并购失败案屡见不鲜。文章以调研为基础,实证检验并购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并购后的战略整合、管理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有助于提升并购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资产及债务整合提升了并购企业的财务绩效,但对市场绩效无显著影响;战略整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大,而文化整合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最大;不同并购情形下,整合内容的选择对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
|
10.
|
并购后财务整合的理论基础及操作方略
|
|
|
|
|
王佳声《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
|
企业并购之后,在财务方面必须实行一体化管理,被并购公司必须按并购方的财务制度运营。大量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表明,并购后的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财务整合是并购整合的重要环节。
|
11.
|
并购整合对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液化气行业的研究 被引次数:1
|
|
|
|
|
李善民 刘永新《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13卷第4期
|
|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以2000-2006年间我国液化气行业的43个并购事件为样本,对并购后整合程度与速度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液化气行业并购整合中必须重视市场整合和生产运作整合,市场整合和生产运作整合的程度越高和整合的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并购目标的市场业绩的实现;同时,并购整合的程度越高,越能体现出成本的协同效应而带来成本的降低;此外,并购后市场业绩实现带来的规模经济也使企业节约运作成本;最后,并购后如果能够带来企业市场业绩的改善,会有利于并购后最终公司财务绩效的改善.但并购后并购双方的成本节约并没有直接带来并购后财务绩效的改变.
|
12.
|
浅议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 被引次数:1
|
|
|
|
|
武斌 陈卫程 武绍菊《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第10卷第8期
|
|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国内外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已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并购之后,企业随即面临就是包括文化、财务、人力资源等等的整合问题。本文就企业中最重要也最特殊的人力资源的整合问题展开研究,以求对企业成功并购起到指导作用。
|
13.
|
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效率的影响因素新探 被引次数:2
|
|
|
|
|
王菁 田满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
|
已有研究并购效率的文献大多局限于并购交易效率,而忽略了并购整合效率,实际上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首次区分并购交易效率与并购整合效率,并分析了影响并购整合效率的因素,重点讨论了政府干预、代理成本对并购整合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并购后不同阶段的整合具有不同的重点和难点,整合必须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并购活动中的代理成本显著降低了并购整合效率,但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因代理成本差异而有所不同;政府干预始终是影响并购整合效率的重要因素.政府出于政策性负担或政治目标通过并购活动来支持或掠夺其控制的企业,对盈利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整合产生负面影响.对亏损国企产生正面影响,而对民企的并购整合影响不显著.
|
14.
|
浅谈联想集团并购文化整合
|
|
|
|
|
刘钊《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6期
|
|
企业并购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并购整合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不超过50%,其中联想集团并购IBM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整合案例,本文以联想集团并购整合为例,从文化方面浅谈联想的并购整合之路,从而从联想文化整合中得出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启示。
|
15.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
|
|
|
|
张静 张淑芬《管理科学文摘》,2011年第35期
|
|
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并购后的文化整合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需加强对以上风险的防范。
|
16.
|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对接问题研究
|
|
|
|
|
王婉晴《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2期
|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并购数量越来越多。许多企业在实施并购后,虽然认识到了并购整合能提升企业价值和发挥财务效应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好整合战术,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探讨了民资并购国有企业在各个方面进行整合对接的必要性,分析了并购整合的内容,提出了企业并购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
17.
|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 被引次数:1
|
|
|
|
|
郭婷《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4期
|
|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的并购交易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潮,企业并购不仅仅是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整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整合过程,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它为企业并购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因此,本文选取人力资源整合来研究,希望能使每一次企业并购更加有效的实施。
|
18.
|
宁波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动因、风险评估及政策建议
|
|
|
|
|
屠雯珺《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1期
|
|
分析2003-2013年宁波企业海外并购数据,发现民营企业是并购主角,且并购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并购标的多位于发达国家,多属于相关并购。宁波企业海外并购主要动因是获取战略性核心资源,提升企业国内外竞争力,但宁波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也面临着风险,主要包括:并购前的估计风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后期的整合风险。政府应加大对海外投资的扶助力度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参与跨国并购。
|
19.
|
农电改制后财务整合问题探讨
|
|
|
|
|
陈朝晖 卢健梅《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2卷第4期
|
|
财务整合是电网企业并购后优先整合的环节,居于先导与核心地位.电网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多采用高度集权化的的模式,然而该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某省级电网公司(F公司)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案例表明,引入集成化财务整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保证体系是提高并购成功率、减少整合成本的关键.
|
20.
|
资源型产业并购重组中的博弈分析
|
|
|
|
|
李红 史春芬《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7卷第3期
|
|
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通过兼并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对加强资源型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兼并重组可以被看作是博弈过程.为了促进企业并购,建立了以大型集团企业为并购方和地方骨干企业为被并购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并购双方的博弈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经验发现,虽然政府参与了资源型产业的重组整合过程,但是并购主体依然有必要详细搜集对方信息,慎重选择并购方案,或者判断是否接受并购方案.经过充分博弈过程的并购,将有利于并购后的企业发展和重组整合战略的全面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