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娟 《南都学坛》2000,20(2):94-95
以公有制为主体 ,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应全面理解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的含义 ,通过提高公有资本的质量 ,增加国有经济控制力来实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基础上培育出一种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并且享有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公有制却无法与私有制相抗衡,其主体地位的维持岌岌可危。间接公有制是一种较之传统公有制社会化程度更高且优越性更多的公有制新形式。应当用它来开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双赢的理想局面。以此为据,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主义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相似文献   

3.
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兼容?国有企业是否要退出竞争性、盈利性行业?怎样认识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和作用,这些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一直十分关注而又富有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从产权关系演进规律的探索中,论证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私人产权的必然性,同时也论证了公有产权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从企业的本质出发,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资关系理论论证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并解释了这种兼容的含义。论文论证了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它是使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所在;指出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否定了它,就等于否定了社会主义。文章最后对公有制实现的含义及其实现的条件和途径进行了若干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50年来,尤其是在80年的社会杠义实践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应采取何种模式,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无论足对公有制模式的理论设计,还是对公有制模式的实践操作,其总体进程是人们对生产关系~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进程。研究和探讨这一历史进程的走向.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柜式的历史演进1.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模式的理论设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运…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并未提及公有制,如何理解,论者如云。本文认为,“本质论”就是公有制的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谈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它是从联系的和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界定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本质论”完整地把握了公有制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本质,有助于我们在公有制问题上解放思想并深化对公有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逻辑联系、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关系三个视角,考察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本质,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坚持和完善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保证,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又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必须在经济基础上培育出一种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并且享有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公有制却无法与私有制相抗衡,其主体地位的维持岌岌可危。间接公有制是一种较之传统公有制社会化程度更高且优越性更多的公有制新形式。应当用它来开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双赢的理想局面。以此为据,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主义前景是令人乐观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有制经济是人民的经济,应当由人民管理与经营。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应当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过的官营经济模式使公有制的优越性大打折扣,企业改革的非民主方式更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公有制经济实行真正的“民营”亦即“公有民营”,人民群众作为所有者经营治理企业,是确保公有制经济充满活力、长治久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以公有制为主体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内在趋势。长期以来,公有制一直被视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最重要的实现形式。于是,人们片面追求公有制占领一切领域,希望以公有制取代其他一切所有制。然而,实践证明,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并构成计划经济基础的传统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上的单调呆板抑制了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探索新的、能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必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或“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也不是社会主义的预备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相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来说,它是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传统理论之所以不承认社会主义是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其重要原因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公有制”混同。生产资料公有制有原始公社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将来的共产主义公有制。从生产资料归社会公共所有,社会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凭借他对生产资料的所有不许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点来说,所有的公有制都是相同的。就后两种公有制而言,从生产资料公有,从它们都是在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内涵、解释与预测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比较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概括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描述的逻辑推演,发现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来分析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比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特征描述更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指导性;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当今的所有制和收入分配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和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
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表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公有制 ,这既不是疏忽 ,也不构成矛盾 ,而是因为 :强调生产力相对于公有制生产关系具有更为基础的决定作用 ;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从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作为前提已内含于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紧紧抓住和解决好基本制度、生产目的和资源配置这三个根本问题.这三个根本问题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基本制度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产目的上,要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保证被解放和发展了的生产力归人民所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资源配置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有公有制经济的全力配合,政府对资源配置才能真正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当然其效果如何还得看这只手有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保证了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必然是也必须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效率,从而这个效率必然是与公平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指的是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绝不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将股票说成是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采取的形式,篡改和歪曲了马克思的理论.谢韬、辛子陵的私有化主张是妄图改变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既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为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方向,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走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要求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前提条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要把按劳分配、劳动所得 ,同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持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人认为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因而否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 ;持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人则肯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 ,否定市场经济。二者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理论前提 ,即都否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兼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斯大林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错误理解 ,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 ,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重新分析思考这一问题 ,对于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从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种公有制的并存论证了保持商品货币关系和利用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但他只承认消费资料是商品,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只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一定调节作用,不承认它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因此,他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邓小平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经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