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严重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特殊人群,其心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在描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转变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上进一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一种实现心理咨询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优势互补的新机制,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段敏 《新天地》2011,(12):3-4
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日益增高,这不仅需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实工作中必须紧密联系大学生心理面临的隐患,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的观念 ,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并且使网络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挫折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是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因素,提出了体育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方法和形式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解构主义 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分解和重构,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当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经济的转型、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只有顺应新时代,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对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等问题及其改进方法作进行研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渐重要 ,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有助于高校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最终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好务。  相似文献   

10.
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与学校的合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中国大学生和家庭的关系十分紧密,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一方面,家庭可以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保证;另一方面,不成熟的家庭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消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为此,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正性合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寻找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身心健康标准的切入点,通过整合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模型,尤其注重建立"常态"和"发展"层面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体育课教学提供科学的实践依据;同时为高职高专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3年、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OLS回归模型,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二个维度,综合考察了社会资本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检验了社会融合学说及网络关系学说两个理论.研究发现:个体社会资本与集体社会资本均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社会经济地位、收入和教育都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正向影响,性别和年龄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而婚姻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家庭规模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在考虑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时,个体社会资本对城市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而家庭规模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因此,需要促进城市老年人社会交往,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鼓励农村孩子常回家看看,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老龄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基于CGSS2017年度数据,利用A-F测度方法对比分析了进城农民工与原居地农民在教育、健康、资产、社保、融入等五个维度的不同贫困特征,创新性地引入心理作用机制,探讨个体心理健康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对比原居地农民,进城农民工的多维贫困问题更加严峻,贫困群体内的不平等程度更为严重;心理健康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健康作用于多维贫困的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心理扶贫将更为重要和迫切,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扶贫工作机制,由疏导帮扶转为提前预防,增进农民工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科学的实验平台,难以满足青年学生心理多样化的需求,教育效率偏低。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西南交通大学建构了以创新性高水平实验平台为基础,以服务全体学生为导向,心理实验与心理咨询相结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在服务学生、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汶川抗震救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新时代人类发展的重要主题,但心理健康的结构表征研究依然存在明显局限。从心理学结构思想出发,在总结已有心理健康结构表征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两端、四维和十层次的心理健康多维层次结构,并重新阐释心理健康本质,认为心理健康多维层次结构在构念上体现了“两个原则”、在内容上体现了“三个强调”、在结构上体现了“四个结合”、在功能上体现出“五大作用”。心理健康多维层次结构只是一种理论构念,与其实证研究将是双向构建的关系。心理健康多维层次结构将引导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概述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总结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引起幼儿园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进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综述了运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可能机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88-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1988-2009年21年间的22组数据,以横断历史研究的元分析方法,研究了7 824位铁路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代的变化趋势。这些数据都使用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心理健康的考察工具。结果发现:(1)铁路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21年间总体平稳。(2)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机车司机和列车员是铁路员工中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群体。(4)男性铁路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最后,集中讨论了影响铁路员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建立铁路员工帮助计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因此 ,应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其原因 ,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