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二次科技革命首先在德国开始,并在德国深入开展,对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在德国发生的主要原因,考察了近代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历程,阐述了近代德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曾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中国科学技术被近代西方的汹涌的科技革命洪流远远地甩在后头,面对这一严酷的事实,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不能不在心底惊呼——中国科学技术落伍了!是什么原因迫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命运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本文试图结合中、西科技发展的史实,运用历史比较方法,从科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上来探求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从分析M·韦伯合理性概念入手,通过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观点的批判继承,系统阐发了科技意识形态论,提出只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才成为第一生产力,并成为意识形态新形式,认为科技意识形态有别于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交换的基础意识形态,作为技术统治的隐形意识形态为统治合法性提供基础.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论不符合传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总体上属于科技悲观主义;但是它不仅深化了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反思科技理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与管理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两只轮子,两者共同发展,科学技术孕育着管理的变革,管理的创新引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近代科技革命催生了科学管理,使管理领域发生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与创新;现代科技革命使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文章从创新、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和信息化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5.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其科学技术在过去数千年中曾经遥遥领先于欧洲.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曾经是科技沙漠的欧洲,而没有产生于中国?从思维方式、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地理环境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观点及今后我国科技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代科学技术结合到生产力中,形成科学化的生产力,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进程,把中国从一个不可溶的社会结构向可溶性的社会结构转变,这是近代科学技术给中国带来的最大的社会效应,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和科学精神的人文展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充实丰富的内涵,这对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样一个重要的侧面被忽视了,所以建议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应补充上这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目前STS研究中存在的无向化、无心化、边缘化、神秘化等问题,为此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内涵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通过形成科技生产力、构建与当代科技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式等同社会发生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国马克思主义STS范式的解释功能,研究科学技术如何通过转化形成生产力;研究科学技术如何通过形成生产关系对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作用;研究如何通过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形态作用;明确通过“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通过这些努力,解决STS研究的“边缘化”“无心化”“无向化”和“神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文化软实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愈来愈凸显。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念形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同时也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成为衡量和评判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支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不同哲学派别的意识形态、个人意识形式与集体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分工、人的活动、世界历史性交往、物质利益等是最主要的方面,统治阶级的立场、社会革命和未来社会形态也起到很大作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文化软实力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体系,丰富了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作为生产形态的科学技术是文化软实力产生和发展的技术基础。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其本身成为衡量和评判社会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一国在世界上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能产生文化软实力。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本国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提升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