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伦理的本质特征与社会资本的内涵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二者存在结构性依赖和关联。从伦理学意义上讲,社区伦理产生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蕴含社区的道德资源。城市社区的伦理建设也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本作为基础,社会资本的存量和性质将影响着社区道德资源的多寡和社区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创造、培育和型塑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是城市社区伦理建设的重要路径和目标指向,而社区伦理建设也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中存在着与城市社区不和谐的因素。城市社区文化管理伦理是指,在以实现城市社区文化管理目标为宗旨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领域内所涉及的是非规则或准则。城市社区文化管理伦理的和谐功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城市社区的人性化价值取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城市社区生态文化价值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城市社区生态消费文化伦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性、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入手,指出社区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论述社区道德建设的特点、功能、系统构成,以及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治理的本质可被理解为社区基于社会特质来实现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双向契合的过程,而"制度和人"的治理悖论引出了对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理念、治理方略和治理技术的拷问,凸显着社区价值内涵对于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围绕社区日常生活,价值原则、生活叙事和伦理意蕴构成了社区治理价值层面的内容框架。具体来说,社区治理结构演进中的价值形态和隐含的四项基本原则构成了社区治理的价值原则;以注意力分配为策略,立足生活意义和自我认同的生活叙事成为社区治理的价值叙事;而基于社区伦理的核心问题、价值目标和伦理基础的伦理意蕴则是社区治理的价值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社区治理价值层面的内容,价值原则是生活叙事和伦理意蕴的前提,伦理意蕴是价值原则和生活叙事的基础,生活叙事则联结着价值原则和伦理意蕴,是其从抽象性迈向现实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曾经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制度所经历的地位下降、功能弱化的尴尬局面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期农村道德状况的下降使得农村民事纠纷的产生更为频繁与复杂,人民调解所依据的道德规范的统一性受到破坏,大大削弱了情理在调解中的说服作用.人民调解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良好的道德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体系,市场经济下的诚信观念,正确的财富伦理,有效的社区舆论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批评了流行甚广的"网络道德作用弱化论",认为网络道德对和谐网络社区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网络社区尚处于初级伦理型网络社区,通过自律和他律的作用,网络社区将趋于理性,走向成熟伦理型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7.
社区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一种尝试。在中央和地方制度驱动下,政府成为推动社区基金会生成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旨在通过社区基金会的“社区性”与“公益性”优势回应社区治理难题。区别于传统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模式,政府对社区基金会采取借道的行动逻辑,而社区基金会在发展实践中则逐渐形成浮动式的自主生长逻辑。借助“行政借道组织”的分析框架发现,政府在助推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时形成压力驱动、功能补位、制造绩效的行政逻辑,而社区基金会则通过组织外形化、造血式发展、依附式嵌入等策略参与社区治理,二者形成共生互补型关系。这种共生互补型关系的内在机理在于:政府与社区基金会之间的目标契合作为生成内驱力(利益机制),朝向社会化的合作供给与服务机制作为发展内驱力(社会机制),以及政府主导下的组织借力与治理创新作为成长内驱力(吸纳机制)。社区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助推第三次分配机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进程。  相似文献   

8.
社区可以理解为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一定的地域空间,社区的社会性与地域性是密不可分的。地域和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主体。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实现社会控制或管理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社区建设的兴起,实际上成为重建某种人文价值的表征,也是从抽象意义上实现对人的管理的一种平台。中国社区建设的兴起,则更凸现了社区作为人口管理平台的功利性功能。借助社区实施社会控制或管理,国际上有成功案例。在中国式人口控制实践中,社区的功能作用不仅为学界所关注,而且为实践所证明。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落实的过程中,社区既是有效载体,又是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藏族社区中 ,寺院作为一种整和机制 ,在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然而 ,学校 ,作为一种现代化要素 ,在社区中起着什么样的功能 ?这两者对于藏族社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本文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 ,对这两者在社区中的功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社区是指城市一定生活空间的居民所形成的以区域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城市社区的基本功能包括政治功能、自治功能、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学习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兴事物。构建和谐社区是我国城镇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构建和谐社区和社区伦理关系的深刻思考。建构和谐社区内蕴社区伦理思想,构建和谐社区需要社区伦理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设,因为只有诉诸情感信念的道德,才是现实的道德。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特质导致了道德理想设计与道德实践的悖离,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回归是当代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离也要求用道德情感来消解,塑造人己两利的现代人性;普遍伦理的呼唤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基本道德情感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当前亟须破解的生态难题,着眼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新高度而提出的伟大思想体系。生命共同体思想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自然观、整体系统的生态治理观、科学的生态发展观,这三个方面都饱含动物伦理思想。动物伦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以大致分为动物机械论、动物同情论、动物福利论、动物权利论和动物解放论;但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动物伦理思想就已经在以儒、释、道等为主的哲学和宗教中了。西方动物伦理学晚于中国古代动物伦理思想,但在动物伦理实践应用方面西方更早、更全面。2020年初,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我国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修复等动物伦理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再次显现出来。生命共同体思想对新时代我国动物伦理的实践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三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对生命共同体思想与近现代西方动物伦理的共识和与中国古代动物伦理的渊源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生命共同体思想如何指导新时代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现生态整体性治理、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每一个拥有良好道德意念的人们都在善的旨意下追寻着道德的至善,这样的人们通过遵循德性法则而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伦理的社会,一个热爱善的人们的集合地。指出在道德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上,富勒有着自己独特的法伦理思想,本文主要对富勒的道德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上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15.
伦理衰退和共同体解体成为后伦理语境下最具时代印记的符号,其利益元素明显多于伦理元素,市场主体明显高于伦理主体,有形的、无形的和个人的、社会的乡土均受到现代文明的挤压而处于悄然消失中,乡土裂变与伦理空白已经成为新时代乡土世界不争之事实。通过想象和寻找乡土社会的“新乡愁”,希望可以唤醒尚未完全沉睡的乡村乡民,重新发掘出乡土中国的伦理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社群共同体生活的政治伦理信念和道德价值之维的根据与合理性问题上,实用生义哲学基于公共善本位的“有效性思维”理论,用所谓“统一的经验整体”的理论,厘清了“社会”与社群“共同体”的合理关系问题.在政治伦理的价值信念问题上,实用主义致力于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实践整合,将社会正义视为社群共同体的最高德性,以此实现对民主共同体之生活模式的构筑以及“民主化了的个人形象”的实践塑造.实用主义有关正确划定“政治国家”和社群共同体边界的思想,对身处现代性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克服狭隘经验主义与功利主义等的社会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区重--素之一的社区心理要素,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带给居民以认同与归属感。但是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区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从现时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出发,通过分析解构社区归属感的因素,指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社区最重要的要素---社区归属感磨灭,进而提出通过完善城市服务区域以及建设特色社区的方式,以期能够挽救社区归属感,达到重构社区归属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来自关中袁家村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还是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两种演进脉络。以关中袁家村为例,从为何营造、营造什么、怎样营造三个层面切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文、人、地、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国家规划变迁和社区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出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的启示是“三位一体”现代社区内涵的正确理解及其功能的准确定位,其引发的本土实践体现了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互构效应。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是典型家园空间的聚落共同体和文明汇集的共栖地。湖南乡村正处于包括传统村落在内的乡村社区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的时期,而现代乡村社区培育既包括社区空间的合理营造,也包括凝聚家园共同体精神的社区文化建构。湖湘村落蕴含的空间伦理、审美观照和“家园共同体”意识,是现代乡村社区文化培育的基础。探究传统乡村景观中的空间特性、艺术审美、家园共栖意识等社区精神的现代延续与话语转型,是培育现代乡村社区文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