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考察和说明主体与客体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具体展开的。客体决定主体;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基础是实践;实践的程度受实践的条件制约。我认为这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个紧密的”链条”。紧紧抓住了这个“链条”,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试对此作初步探讨。客体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是用来标志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对立面。所谓主体,是指能够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人;所谓客体,是指能够被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客观物质世界。在解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马克国主义认识论坚定地把客体第一、客体决定主体,作为首要的、根本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读者阅读活动本质上是不断接受信息、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的活动。读者阅读活动更是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或作者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持续建构过程。关于阅读活动跟主体的认识格局关系密切。读者的阅读能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接受能力如何还与主体认识的同化和调节能力相关。主体对知识的获得与积累,都并非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阅读认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读者阅读信息获得与接受是主客体的持续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解读工程实践和工程哲学的关键。在工程实践中,主体是多重主体,客体也是多重客体,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理解工程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关键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实践?许多人也许能马上答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活动。若要进一步问: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与主体、客体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实践活动本身又是如何实现的?就不见得能马上回答并回答清楚了,对此,本文拟从纵横两方面对实践活动的结构进行分析,阐述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开展文艺反映论的讨论以来,不时出现一些新见解。如:“文学不是生活的反映,而是个体对艺术世界的投射和给予”。“人作为既是思维、创造的主体、又是被思维、被创造的客体的双重存在,能够主动地把自身作为被动的对象置于被思维、被创造的客体的位置上”。“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世界上无客体”等等。重视文艺家的主体性是应该的。但是,把主体性强调过了头,以为文艺创作只是创作主体的事,与客体的现实生活无关,也无需反映活动,这样割裂社会生活与创作心理的联系,否定反映活动在文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客体相对于主体并满足主体需要和目的的关系范畴。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的存在和需要与客体的存在和属性发生联系时,才形成价值关系和价值。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客体形成价值属性并进而转变成相对于人的价值。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不断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确定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满足了认识主体需要的属性,使由此肯定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8.
“主—客”关系问题,是近几年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在这一热点问题的探讨中,时时出现的将主体的本质视为绝对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的观点。笔者难以苟同,因为主体本质上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主体和客体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主体是指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社会实践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辩证关系。就两者的关系性质言(非从实体内容言),主体在一定意义上居  相似文献   

9.
区域形象设计重要的是明确客体与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接受者的第一主体和作为给予者的第二主体达到一致时,区域建设才受用于区域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领导创新”置于认识和实践的活动过程中 ,分析并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的创新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旨在揭示领导主体及其素质在领导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又着力阐明创新客体是领导创新活动中控制领导主体活动的一种客观物质力量 ,领导创新离不开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认识和驾驭。领导创新活动既是探索客体发展规律的过程 ,又是一个优化客体和改造客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起源于美国、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推广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中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为共同的学习目的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既适合任何学习者群体,也适合任何学习科目的学习。作者探讨了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合作学习简介,第二部分分析合作学习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适合外语课堂的合作学习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界研究的焦点开始从研究教学方法转向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认知风格、性格特征等个体差异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学习外语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如何教,近二十多年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意识到学习主体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于是,就兴起了对外语学习者策略的研究.但是,目前我国对有关学习者策略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于更多的外语教师和语言研究人员参与并进一步探索.文章通过对学习者策略不同定义的比较,对研究状况的回顾,从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角度对学习者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外语教学中 ,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所学语言只能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混淆二者的关系势必造成教学方法上的失误。然而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 ,过分地强调背诵课文、机械记忆及偏重语法规则讲授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 ,但也不可一味地垂范。为了提高外语教学的水平 ,我们一方面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还要正确地理解语言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有关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者自身因素对其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有着直接影响,从而可能决定其学习成功与否。社会心理因素、认知风格、认知水平、性格、经验及年龄在学习者自身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上述因素,帮助和引导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外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6.
每个外语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性格特征、认知方式等普遍存在着个性差异,对外语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外语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使外语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中介角色在学生外语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中介作用是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得以提高的重要前提。以中介理论为基础,探讨教师的中介角色在学生外语自主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揭示了教师作为学习中介者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外语课堂教师话语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教师话语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进而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先回顾了国内教师话语的研究历史,指明了目前国内外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教师话语的局限性和研究策略以及在促进学习者二语习得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了教师话语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学习者自身因素中,自信是其中最显著的因素之一。自信与第二语言获知之间关系密切。自信 的不同变化将导致学习过程中2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学习循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确 保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教师当尽力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尽力以语言教育和“人”的教 育为其双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从多角度阐述了动机的概念,包括动机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并从认知、情感、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分析对动机的影响。通过对大连海事大学2007级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的对比分析来说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实践证明,学习者动机对二语习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