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开始,大致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三个主要阶段."新贸易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并且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成果引入国际贸易领域,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论题。自古典学派以来,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都是以贸易利益的形式来把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本文沿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线索: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及新贸易理论等三个阶段,分别阐述各学派针对该问题的观点,并据此理论研究探讨其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的参考价值。一、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把有利的贸易差额作为主要目标,通过贸易顺差促进资本积累是贸易的主要作用.古典学派即李嘉图理论通过比较成本明确地说明了贸易利益问题.认为通过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从贸易分工基础和国际贸易所得两个方面剖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特点,探讨了"新新"贸易理论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竞争的实践意义,并对"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变化 ,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已难以阐释当今日益复杂的贸易形态 ,本文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三个阶段 (古典、新古典、现代 )的代表性学说 ,分析产生贸易的动因、贸易利益及贸易保护等问题 ,借鉴西方学者逼近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 ,为正加快入世进程的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杨小凯 、黄有光从消费者与 生产者统一的假定出发,构建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新理论以专业化与分工为基础,引进外生交易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市场组织与层系等参数,使得贸易在经济中的产生内生化,并由此形式化了贸易的发展历程,突破了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为框架的传统贸易理论,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基础。同时,该理论也存在着较难实证检验及有些假设性过强的缺陷,其价值主要在理论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年来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源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针对新的分工现象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展望该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工的深入,贸易范围的扩大和技术变革的演进,"技术"日渐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引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研究者对技术因素的考察,有关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动关系的研究更是推动了新增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我国要想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引进先进技术、引进直接投资获取技术外溢效益、进行自主创新是必经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的企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主体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在传统理论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由于国际贸易考察的出发点是“国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没有给企业留下应有的位置。结果便是贸易理论诠释现实国际贸易的能力式微 ,从而形成种种不满正统贸易理论的暗流。这预示着将继往贸易理论重新整合统一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方向和必须。而这一整合的努力是通过转移关注的视角——即从关注资源配置转向经济组织——而完成的。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转向出发 ,考察企业在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中地位的升迁变化 ,把国际贸易理论分成传统、折衷、现代三个阶段 ,目的是想指出企业的重要性 ,同时也想提醒人们国际贸易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是不可缺失的 ,不能以“国家”主体替代“企业”主体。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影响和作用于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和核心理论.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内贸易的深化以及技术创新对一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很多发展中国家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模式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贫困化增长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比较优势陷阱.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结合自身特点,重新调整贸易政策,把传统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解释了许多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贸易现象,从五个方面体现出其重要的理论价值。根据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应考虑采用“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从培育规模经济出发,把产业政策与出口贸易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开掘和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的、静态和动态的规模经济形式,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剥削"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约翰·罗默将新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分析哲学的方法结合起来,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剥削"范畴,修正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剥削理论,建构了"一般剥削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社会必要剥削"概念和"社会主义剥削"概念。这在中外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比较两种剥削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依据,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实现微观分工、宏观分工和国际分工的衔接,实现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衔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蕴意是改善和调节劳动分工,促进中国以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和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旧的分工体系向以国内分工、国内市场和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分工体系的转化。从分工理论视角下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是以分工理论为指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 构建具有自主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消费引领创新,培育新型消费体系; 把国内流通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相融合,推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用优进优出的发展模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仅表明加工贸易能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并为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理论指导;产业内贸易理论指明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跨国公司理论解释了加工贸易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紧密联系;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开展加工贸易,确定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出现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论题对该理论的产生、演进和主要内容进行述评,并力图表明国际分工是动态和随机的。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政策干预形成对本国有利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进而到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梳理,从专业化分工视角考察和分析产业集群形成的诱因,厘清了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机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通过组织和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提高交易效率,并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分工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同时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与产业集群之间表现出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我国钢铁产业异常火爆 ,与此同时 ,该产业的持续高效增长问题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观念或行动上沿袭了封闭性的“内需型”市场定位 ,忽视甚至排斥产业内的水平型国际分工。产业内贸易能促进钢铁产业组织结构升级 ,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开放型经济中实现我国钢铁产业的持续、高效扩张 ,必须致力于提高其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迈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经济发展面临各种中长期问题的重要战略思路,通过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和方向。研究认为,“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以打造强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形成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需要培育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国内需求体系,发挥“中国制造+中国消费”的大国市场优势;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打造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稳定供应链的基础上,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有序的区域良性发展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国内的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 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并融入国际新循环,探索“更高层次”开放合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际危机事件的频频出现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而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却无法完美解释大国对国际危机的干预行为。为弥补这个缺陷,笔者结合新古典现实主义和前景理论,提出成本权衡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大国领导人会通过对机会成本的权衡来选择干预国际危机的立场和方式,追求干预方案的机会成本最小化,同时设法规避沉没成本、观众成本和反制成本,并且根据前景预期来决定投入成本。将成本权衡理论用于分析美国尼克松政府在1971年印巴危机中的立场和干预方式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该案例完全符合成本权衡理论的相关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