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机整合了手机短信与传统博客二者的信息传播特点.从博客到微博,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在于其精微,需要精炼化地编发内容,适应了现代的人阅读体验,吸引了广大人群共同参与其中;从短信到微博,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突破了手机短信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模式,能够形成多元的信息交流互动.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促生了个体的行动,也让社会舒筋活络,但能否激活并重建公民社会,仍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公共危机频发的时代,公共危机的处理方式和手段正是考察各类组织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相面.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的传播载体--手机短信以快速、高效、移动性等特征已经显示出其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有效性.本文立足传播学,以手机短信这种新信息载体为对象,定性分析其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效用,揭示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手机短信的突出表现使人们开始将其视为"第五媒体"。本文在否定这一说法的同时,分析了短信传播在基本特征方面与网络传播的一致性,并提出短信传播可以被视为网络传播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手机短信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着重讨论了其大众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揭示了手机短信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迅速影响到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取代了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成为人们亲情祝福和朋友拜年的主要方式。手机短信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强化了人们传统节日的时空意识和节庆仪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活动,拓展了节庆祝福和信息传递的表达形式。节庆中的手机祝福和拜年短信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喜爱与继承,表明了新媒体并不是解构传统文化的,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双向互动,从而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文化。  相似文献   

6.
湖南红彩信活动选择手机短信(包括多媒体短信)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并获得成功,有其重要的技术背景和文化背景。手机的高普及率和传播功能的发挥是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泛娱乐化下社会对主流文化的渴望是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手机短信传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众对公共事件的参与度,调节公众情绪,积淀社会文化。传播内容的贴近性、传播时空的占位性、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等是手机短信传播的基本特点。手机短信传播社会影响力的生成,一是基于传者的分裂式增长,二是得益于受者的从众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机短信,其快捷、便利、成本低廉等特点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成为当代人们日常信息传播重要渠道和载体之一。手机短信具有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功效,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当然,我们在看到短信传播巨大优势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它在传播中显示出的矛盾性和负面性。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 ,企业传递、接收和处理信息的速度明显加快 ,企业传播对象———公众的影响力迅速增强 ,企业的透明度迅速提高 ,企业的传播方式正在由单向式向交互式发展 ;现代企业欲赢得市场竞争 ,必须树立真实、坦诚的传播指导思想 ,使企业的机构扁平化 ,建立和健全新的传播机制 ,确立集约化、整合式的传播策略 ,充分利用发达的信息网络来广泛、有效地传递企业信息 ,与公众保持沟通  相似文献   

9.
手机作为人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手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所承载的人际传播意义内涵有了很大的拓展,越来越体现出互动性、个性化的特点,开创了人际交往的新方式。本文从手机语音传播、手机短信传播、手机微博传播这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视阈中所呈现出的新特质以及对于个体自我形象建构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是指"以文字这种符号系统为主要信息负载者,以无线电波作为传播渠道,以支持中英文显示的数字手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人们形象的把短信文化称为"拇指文化"(人们通过拇指在手机键盘上进行短信的收发操作),短信文化是一种信息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它是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我们在欢呼短信产业所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应该对短信文化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1.
大型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作为一个可以感知、可经验、可体验、客观存在的计算机互动娱乐软件,已经成为了一种有着重大社会影响的新媒介文化形式,对其传播机制或文化生成机制的分析是了解当下文化生成的一个重要途经。通过对网络游戏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把关人五个传播要素的分析,建构了网络游戏的传播关系模型;而可知传播者与游戏者之间的大众传播及组织传播、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的组织传播及人际传播、游戏者与类我符号之间的内向传播三个层面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网络游戏的传播关系。其传播关系既具有一般传播关系的共性,又具有基于网络游戏媒介特性所形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主要有:统治者民意考察、士人干预政治、抒豁怀抱、自娱与娱人,以及教化民众、艺术鉴赏、文学价值追求,也包括商业营销等方面.而此一时期文学的传播方式则主要有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谏诤与酬唱,音律、行吟、游仙隐逸、传抄与刻石等等.辅助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有:作家品格及其社会地位、艺术形象与故事情节、统治者喜好、语言与修辞等.导致上述文学传播目的和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诸种文学传播思想:"大言不言"、"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再次立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以幻为真、声律传文等.  相似文献   

13.
广告传播的消极功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广告传播是具有二重功能的传播活动。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个人、社会方面的积极功能,又具有一定的消极功能。广告传播的消极功能主要有传播虚假信息、污染环境,强化享乐、误导儿童,诉求失当、诱发恐惧,媚俗跟风、传播低俗信息,消解文化、助长模仿抄袭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任何被传播的对象都要受传播活动的制约。中国古代散文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类型,都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墨子认为传播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逞一时的口舌之利,而是为了有利于国家百姓,但是他对音乐、文学等的教育作用的忽视,却是其传播思想的功利倾向的弊端所在。墨子基于"利"而反对所有没有短期功效的言论和学说,斥儒家的仁爱为虚妄之说,以现实的利害为一切言论的准绳,这就开启了后世法家传播思想的专制色彩。墨子崇尚集权式的传播管理体系,主张天下的舆论要统一于天子的意见,所有的是非都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墨子非常重视实际经验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认为人通过耳、目等获得的各种信息一定是可靠的。墨子还提出了"言必三表"的理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根据历史经验来判断言论;"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百姓的感官经验为判断言论的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则是以实践来考察言论。墨子的传播思想还包括了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传播主体的诚信、文与质的关系、发展的传播观、传播活动的实用性、传播主体的自信,等等。  相似文献   

16.
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技巧都影响农业创新的传播效果。要搞好农业创新传播工作,需要深刻认识传播者的态度、品质、专长与威望、接近性,受传者的个人差异、社会类型、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和选择性心理等与传播效果的关系,需要在思维、劝服、单面与两面传播、信源可信度、传媒选择等传播技巧方面,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品牌传播策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意识到自身品牌面临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遇到巨大的品牌生存发展的危机。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品牌传播策略失误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引入应用传播学理论,从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高等院校的品牌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可以分为直接读者与间接读者两大类。直接读者通过阅读小说文本来接受小说内容,其获取文本的方式主要有购买、转借与租赁;间接读者则依靠听书、看戏等途径,间接接受小说内容。直接读者与间接读者,分别确立了明清通俗小说两种最为基本的传播方式──版籍传播与曲艺传播,并进而对明清通俗小说的文学面貌及社会地位,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电视科技传播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播科学技术的媒体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本文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和脐带血的自体保存等大众关心的一些科学问题,论证了电视节目在进行科技传播过程中,决不可以忽视科技本身的社会属性,要多一份理性的思考,要担负起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仙人掌类植物的嫁接主要有平接法、劈接法、斜接法三种,介绍了三种嫁接方法的具体操作,简单说明了嫁接前的准备和预处理及嫁接后的管理与养护,对比分析了三种嫁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