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大传统下 ,家庭成为了农民伦理秩序的核心。家庭成员关系 (即人伦角色关系 )的主轴表现为“父子轴”的家庭观念 ,究其根源在于封建父家长制的社会结构。于是出现了统治者以“孝”立国 ,而百姓以“孝”立家和立身。民间故事中所反映的家庭伦理观也就围绕着“孝”的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2.
张彦 《南都学坛》2010,30(1):70-74
省亲是归家探望父母的礼俗。唐前省亲诗仅表达了个人思归的家园情结。唐代省亲诗则反映了唐代官员、士子、僧人等社会群体的省亲现象,及这些省亲群体的忠孝观念:官员省亲诗表现了唐代官员"忠大于孝"、"孝大于忠"或"忠孝两全"的不同伦理观念;士人省亲诗体现了科举士子扬名显亲的至孝观念;僧人省亲诗蕴含了中晚唐僧人、士大夫"孝能通禅"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孝与现代家庭伦理张一夫每个人都为生活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而感到幸福。而幸福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现代家庭伦理是对传统家庭伦理批判继承基础上的演进与发展。在中国传统封建家庭所滋生出的一切伦理道德中,“孝”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如...  相似文献   

4.
中国孝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新时期要发挥中国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澄清对传统孝文化的模糊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孝德教育,并对中国孝文化内容不断地加以提升和转换。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唐代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孝文化的核心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唐统治者普及《孝经》、旌表孝行、奉行尊老国策、设立孝名科目以孝举人选官以及制订严密的法律条文,对各种不孝犯罪行为予以惩处遏制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运用。有唐一代封建统治相对稳定,社会秩序相对良好,与唐统治者注重"孝治"所形成的浓厚孝文化气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孝文化是古代社会调整代际亲属关系的重要依据,主要经历了萌芽、儒家化、法律化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本土孝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孝文化的历史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应发掘本土孝文化所具有的当代法理价值并引入立法,以隐形契约关系促使家庭单元稳定,以家庭伦理引导社会伦理发展,以孝文化的弘扬促进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将精神赡养与物质赡养相结合,以建构具有本土性文化特征的中国特色老年法体系;同时,完善文化、立法、司法、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树立正确的孝文化理念,实现硬法和软法有机衔接,发挥调解在代际亲属问题处理中的作用,实现个体养老到社会养老的转型过渡,以应对社会转型中的代际矛盾。  相似文献   

7.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价值。孝为人伦之首,百行之原;孝为齐家之宝,处世之本;孝为治国之道,和谐之基。孝的内涵表现为孝养、孝敬和孝谏。从现代意义上讲,孝的首要内容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其次是忠于事业和职业;再次是忠于家庭和他人。可谓是大孝孝国家,中孝孝事业,小孝孝父母。当代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华民族所具有丰富的孝的思想资源,对于当代中国应对老龄化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孝的家庭美德教育,对于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8.
孝德的起源及其与宗法、政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之孝是亲子道德,既不是“君德、宗德”,也不是适应对象广泛的公共道德。孝至迟在商代已经形成,它是个体家庭的产物,而不是宗法制度的产物,其目的既不是维系宗族关系,也不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利益,而是家庭亲睦与社会的安定。孝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家庭文明进步的标志。孝德自西周始方与宗法、政治发生联系:西周宗法制采用祭祖的宗教方式,吸取孝德的精神,使祭祖成为孝的重要内容,孝德因而宗法化;儒家移孝为忠,使孝政治化。孝德对象的增加使其社会功能扩大,但孝作为子德的本质特点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9.
“孝”的基础性含义是指敬、养父母,它对当代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养老、尊老有激活意义。“孝”的展开即是家庭伦理,用“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敬妇听”去规范家庭成员各自的行为,有利于发展当代家庭文明。“孝”也是一个政治学和社会学范畴,它为当代由家庭稳定而推动社会稳定,提供了一种可资利用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当代学生正确的孝道观,对孝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从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孝道教育的德智失衡、家庭孝文化氛围缺失、大学生孝文化自我教育意识淡薄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孝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高校应从构建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组织机构、注重大学生孝道意识培养、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孝文化教育、开展孝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孝文化教育创新机制、强化合力教育观念等途径开展大学生孝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唐代人较为重视孝道,特别是“善事父母”。由于权利的严重畸变,皇族内部少有孝慈亲情,皇帝为孝子者少,但不倡孝者无,二者并行无碍。  相似文献   

12.
唐代通过科举制度,强化了孝道作为官吏选拔任用的标准,并通过政策法规等措施激励官吏做孝道表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代官吏的道德素养。唐代官吏大多数不仅躬行孝道,而且积极劝导百姓行孝,使得“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策得以更好地贯彻,强化了整个社会的行孝之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官吏是国家政务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及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官吏依法履行职务是国家法制确立的重要基础。唐代法律惩治官吏职守有阙、违制违纪以及贪赃枉法等犯罪,涉及到方方面面,对各级官吏形成了严密而有效的法律约束。文章拟主要探讨《文苑英华》中所收唐代判文所反映的唐代官吏犯罪。  相似文献   

14.
说"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汉以孝治天下” ,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封建社会中实际是移孝作忠。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一大特色。“孝”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其基本内涵仍不外“养”和“敬”二字。这应是传统的“孝”中属于精华的内容。在传统的“孝”中也掺杂有不少的封建性糟粕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愚孝 ,也是“孝”的畸形发展。“孝”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 ,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遗孽而加以全盘否定。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结合现实 ,既要大力发扬其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又要强化法律对不孝的制约。这对于增强现代家庭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代关于结婚年龄前后共有两次立法,这两次立法均是以诏令的形式出现的,但婚龄的立法规定在内容和性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更多的是强调义务,第二次则是确定一种资格。从实施状况来看,唐代关于婚龄的立法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吴兴姚氏起自汉末、孙吴时期 ,此后长期衰微 ,仕途不畅 ,沦为“贱族”。然因其有文化 ,姚氏不仅得以保持“素族”的本色 ,而且在南北朝后期有所振作 ,至唐代宦位荣显。由于儒家文化的熏染 ,姚氏子弟多有忠义与孝义之行。就其家学言 ,姚氏早期以通晓儒家经术知名 ,南北朝后期注重文史 ,至隋、唐终得大成。同时姚氏精于医术 ,在北朝倍受重视 ,这为其家族地位的上升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在实践中,汉代政府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社会政策,以“孝”作为官吏选拔的途径与评价标准之一;用社会政策和制度培育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以礼入法”,对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对孝的行为进行硬约束。汉代的措施给我们当今培养敬老爱老的风尚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孟子倡汤武放伐、民贵君轻、土芥寇仇、俊杰在位等说.孟学在先秦是显学,汉代还有尊孟派.魏隋间皇室更替是采用"尧舜揖让”模式以取代"汤武放伐”模式,封建世袭士族阶层倡"汤武逆取”说,贬抑孟学.统治者依靠封建宗族势力,他们倡"仁孝治国”,标榜周孔之道.隋末农民以武力推翻暴君,"逆取说”不攻自破.孟学发展的最大障碍被排除.到唐代,庶族走上政治舞台,他们着眼于封建国家的长远利益,削弱世族特权,这和具有远见的孟学息息相通.唐初已有人尊孟.中唐出现尊孟思潮,封建统治思想开始由周孔"仁孝治国”向孔孟仁义之道演变,其侧重点是强化纲常名教.  相似文献   

19.
窦娥形象的萌生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经两汉、六朝、唐、宋时期的不断发展,至元代登上戏曲舞台,成为关汉卿剧作中一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其展衍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庶女,汉代孝妇,六朝至宋之孝妇,元代窦娥形象的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