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传统戏曲在20世纪50 年代的戏曲改革之后,使专业化分工的艺术生产方式得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以西方流行音乐传播为主要基础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冲击下日渐式微.由此,中国流行音乐人在不断探索一种使戏曲融入流行音乐的新形式,虽然当前略显凌乱,但仍昭示了一种新的、独到的艺术欣赏原则正在崛起.因此,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母体生长,中国流行音乐才能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图谱上开掘出具备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音乐类型.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流行歌曲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流行歌曲与非主流的流行歌曲,而后者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上的先锋派则具有某种相同的意味。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通俗音乐的大众化、世俗化成为中国文化整体走向中的一种趋势,它以其敏感的神经最先表达着文化的俗化之势。新世纪流行歌曲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网络传播,反映出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歌曲的认可,但也同时显现着中国流行音乐深度模式的衰微。消费时代使得音乐这样的文化艺术也成为以卖点为中心的代名词,中国当代流行歌曲完成了从先锋艺术到媚俗艺术的转型。  相似文献   

3.
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结合早已有之,本文无意驻足于某一个发展时期,而是希望在这些流行音乐创作的语境下,推演出一些传统音乐元素的嬗变方式或规律,观察在现代意识下的流行音乐中如何阐释中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昔日的"民间流行乐"。  相似文献   

4.
试论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音乐强调"中和"、"美善兼容",突出了音乐的美育效能和社会作用;古典诗词为流行歌曲提供了宝贵的语言材料,它的优雅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品味,使得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在通俗的同时保留了典雅的韵味,同时,传统文化对流行歌曲的演绎者即歌手同样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音乐创作必须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形式的结合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作曲家不断作出尝试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管弦乐与爵士乐元素的结合以及其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进行举例说明,并具体对笔者根据流行音乐元素进行编创的两首管弦乐合奏作品进行作曲技术上的分析,使管弦乐中编配技术中的流行音乐元素得以更为清晰的展示,从而说明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形式相互结合产生的新的音乐美感。  相似文献   

6.
自21世纪以来,流行歌曲已经从非主流音乐逐步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行歌曲的选秀节目也成为当前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从这些节目中,很多经典的老歌被注入新的音乐元素,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听众面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流行音乐一种新型的演出形式和发展方向。笔者就这一现象做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潮语歌曲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创新,具有了较强的地方色彩并融合了一定的流行音乐元素,使其琅琅上口,通俗易唱,贴近生活,更具时代感和鉴赏性,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宗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通过对潮语歌曲中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举例分析,阐述传统地方音乐与流行音乐元素相互结合产生的音乐美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智慧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持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它的发展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盛行时期。在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戏曲,不断融合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的精髓,逐渐成为一项包容广泛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本文阐述了戏曲音乐起源、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戏曲音乐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流行音乐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和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美学角度来看,流行音乐的独特性源自于其审美特征的综合性,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形态。流行音乐家个人艺术理念的自由追求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在社会运动中不断求得相对平衡的过程。不同人群文化理念、音乐风格与表达方式存在的一致性而构成的相似的共同体不是偶然的聚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和转变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而且是接受人数最多最广泛的,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由于流行音乐本身特点的缘故,流行歌曲则更加紧密地与时代的潮流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风”可以分为旧词新曲、以旧翻新和取旧入新等三种文本类型.“古典风”的生成是基于两种需要:一是本土化,二是市场化.当代中国的多种文化力量围绕这两种需要进行协商、博弈,形成了“古典风”的生成机制.“古典风”的流行歌曲扩大了流行音乐在当代的接受范围,也有利于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相似文献   

11.
流行歌曲是商品,又是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我国流行歌曲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质疑和争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直到二十一世纪,她冲破了曲风单一的尴尬境地,迎来了多元化的时代,这期间留下的可供回味的经典曲目,都是深刻反映出当代人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一位喜爱和关注她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流行音乐自1980年代在大陆复苏,并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呈现出突出的现代性;2000年以后,媒介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方向,中国流行乐坛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症候。《现代性的有声书写: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和审美四方面,展现了近九十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暗合文化现代性理论,显得颇为全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诗词曲的完美融合,又使诗词达到了完美境界.古诗词歌曲走进素质教育课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升学生们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话剧加唱"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形式结构,显示出一定的体制特征,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歌剧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裁及格式,对后来的中国歌剧创作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分析《扬子江暴风雨》剧本创作,从剧本体制角度透视"话剧加唱"的形式,可见在中国戏剧生态环境变化和发展进程中,这种体裁和格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及合理性,在歌剧创作探索中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音乐艺术的发展跟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有联系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处于全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开放初期,歌曲创作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生着转变。通过剖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歌曲创作历程,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歌曲体裁的复苏、创作技法的探索这几个重要方面显示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近年广为流传的三首大陆流行歌曲,即《香水有毒》、《女人如烟》、《找个好人就嫁了吧》,通过对歌词文本的分析指出,作为最具大众消费文化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的流行歌曲,存在严重的女性主体意识缺位,表现为女性迷失自我,物化自我,遮蔽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心甘情愿地充当从属男性的“第二性”。原因是由于贬低女性社会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及社会转型期女性生存压力增大,也因为满足男性消费欲望的大众传媒推波助澜。女性主义解放的道路仍然漫长,当务之急是女性要重拾信心,树立起女性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景象。通过梳理,认为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走过了一条从启蒙与发轫、到发展与壮大、再到混沌与危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