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政府规制是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 ,旨在为市场运行及企业行为建立规则 ,确保市场的有序运转 ,与旨在保证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构成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种主要方式。本文阐述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制的基本理论 ,并对中国政府规制体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借鉴西方国家放松规制和引入激励性规制改革的经验 ,确立转型经济中政府提出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与体制改革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学界对农村文化事业滞后原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农民的文化消费、农村财政、基层政府、农村文化市场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在我国理论界关于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中,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转变、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农村文化事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统筹城乡文化事业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转换政府管理经济职能,中心任务是建设大市场体系,政策保证在于改革配套,处理好国家与企业、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入世对我国体制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涉及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调整和经济职能的转变。为此,我国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要加快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一方面适应经济体制转型的对内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对外管理的需要。我国政府在融入全球化与经济转型过程中,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其职能的变革:政府生产与微观管理职能的更新;政府微观监管与服务职能的完善;政府宏观管理职能的革新;政府经济职能的制度创新和政府对外管理职能的强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原则性地建构了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监督体制。但是,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出资人和监督人混同,规则的制定者与规则的执行者、受益者混同等问题,很难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全面有效监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这对如何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应当兼顾不同的监管主体、监管手段和监管对象,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职责边界,从不同环节监督和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行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中行政监督的法治化程度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的直接反映。建立一套企业国有资产行政监督的法治指标和考核标准,就是为政府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领域提供可操作的法治化行为准则。监督主体在运用行政监督手段时,必须在监督依据、监督对象、执法问责等方面符合法治化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秩序的建立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体 现为通过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层次,运用行政手段和方法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 直接管理。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部门行政管理 力量十分强大,渗透于行业管理各个过程和每一环节,形成部门管理和行业管理 相互重叠,管理职责难以界定,政府管理职能与行业组织管理职能相混淆;行业 组织管理尚未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层次确立起来。作者指出,市场制度是市场 秩序的制度基础之一,应建立市场秩序管理体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监管改革研究——背景、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政府监管及改革发展迅速,学界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我国政府监管改革无论是实践效果还是理论建树仍存在诸多问题.实践层面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监管理念陈旧、监管体制粗疏和监管法治缺失等;而理论层面的不足体现在过分注重行业研究,鲜有指导各行业监管的一般理论成果,公共管理学界对政府监管及其改革的系统研究严重不够等.因此,借鉴国外研究经验,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突破行业视域,进行跨行业监管改革研究,探究监管的理念取值、体制设计和政策安排等,无疑有利于加快公共管理学科对政府监管及其改革研究的学术回归进程,有助于中国政府监管及其改革理论的完善与实践的良好运行,最终实现政府监管政策议程的改革治道.  相似文献   

8.
以十五大精神为指针 明确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基本路子主要体现在,政府必须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政府,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关键,在健全市场宏观调控机制方面起主导作用,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主力,是国际贸易的总代表。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是新形势下政府职能的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非政府机构特别中介组织的作用,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有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得供电企业拥有了市场支配地位,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以及监管体制的不尽完善又使得供电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时有发生。供电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为了维护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必须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0.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清楚政府职能的定位,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范围之内,限定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限定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范围之内。本文根据职能定位提出政府经济职能的合理转变,并对如何进行转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民航气象对飞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对民航业的营运效益有着重要作用。在世界民航气象迅速发展、中国建设民航强国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航气象面临着气象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气象服务性质日益商业化、气象服务产品日益多样化、气象服务方式更加主动化等挑战。民航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约束和保障。中国民航气象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民航气象工作已进入法治化轨道。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的法律部门,中国民航气象立法还存在立法层次过低、价值目标局限、调整范围狭窄、体系结构失衡等不足。应通过修改《气象法》和《民用航空法》,以及制定《民航气象法》或《民航气象服务管理条例》,健全民航气象准入机制,引入合理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民航气象业务质量管理体系,改革民航气象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建立民航气象产品和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大众化和民航运输服务贸易全球化,中国民航客舱服务对象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应对各种文化差异及由此所引发的文化冲击和沟通障碍、冲突和误解,已成为中国民航客舱服务职业培养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着力探讨文化差异对民航客舱服务影响,探寻文化差异背景条件下的跨文化客舱服务对策,以利于推动中国民航客舱服务职业队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国航空租赁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界和实业界都认为航空租赁业发展到了一个历史关头,航空租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满足民航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的融资需求,并且改善民用航空制造业振兴的市场环境。我国发展航空租赁业的制度瓶颈主要包括法律与交易规则缺失、会计准则和税收条款不清晰、行业监管与市场准入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加快立法与经营规则制定、以开放促发展,形成飞机租赁市场竞争机制、促进租赁金融工具创新与发展、发展租赁信用与保险工具等。  相似文献   

14.
民航运输业在网络经济效应的作用下,与市场容量扩张、需求增长等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从而引致该产业由垄断性到竞争性的动态演变,并由此引发了政府管制的变迁。基于这一理论,中国民航运输业进行了管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空域是一种稀缺资源,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对空域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讨论。我国目前空域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航空航线使用空域偏小、军民空域相互干扰大、空域结构划设落后等。应从扩大民用航空使用空域的比例和范围、调整军民空域布局结构、建立国家空管一体化运行的基础架构等方面入手改善我国空域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航空运输业的产业特征与管制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概念对航空运输业的产业特征进行分析,从市场容量扩张、需求增长等角度揭示该产业由垄断性到竞争性的动态演变规律,指出由此引发的政府管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和放松管制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这一理论分析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民航运输业管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以来,国际民航业进入新的结构创新时期,许多国家的航空公司之间试图通过国际联盟行为,建立国际民航战略联盟,绕过国际服务法典,扩大自己的服务经营范围.这种以代码共享为主要方式的国际联盟行为既促进了民航业的发展,又对民航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随着国际民航业自由化、联盟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民航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航空公司和外航之间的代码共享将越来越多,有关民航企业的国际联盟行为及其产生的问题研究也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调整运算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全面分析民用航空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民航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产生了较多的外部经济效益。民航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推动作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民航运输产业是现代社会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文化、体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化,是我国民航运输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实现民航强国宏伟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首先对促进民航运输产业竞争力演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民航运输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对民航运输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最后,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民航运输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概述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历程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保险市场在保险产品、保险销售模式及保险市场所处大资产管理行业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新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保险业监管应根据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宏观与微观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