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技术企业集群虚拟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虚拟化趋势。产业与市场结构特性,技术标准竞争与合作的动力,学习与创新网络的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平台,以及全球市场整合等动因与条件,推动和促进了高技术企业集群的虚拟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知识创造与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的经验分析,提出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力是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并对影响企业知识创新力的因素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决定高技术企业知识创造产出的四个要素互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升高技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际竞争不仅表现在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而且还表现在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在信息社会中,国际竞争力的热点是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借鉴与吸收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既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战略规划、政策安排和模式选择,又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以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4.
战略联盟: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战略联盟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竞争模式与经营理念 ,在高技术产业中 ,通过战略联盟迅速成长壮大、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分析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的协同机理、运作管理 ,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可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壮大、提升竞争能力提供前瞻性的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企业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对高技术企业的现有研究,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界定了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使高技术企业经营者更好地认识高技术企业的本质和共有特性及与传统企业的不同,从而使其能够实施更为有效的经营管理,使高技术企业得以健康成长。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其技术经济进程已显示出超越传统工业的经济学特性,除了规模经济性之外,其关联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是传统工业所不具有的。范围经济性,是指在高技术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动态过程中,带动其相关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关联经济性,主要是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系统动态进程中,每个创业周期之间,以及在单个创业周期内,创新的经济价值是相互关联的;速度经济性,即高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创新的高速发展链,一项高技术要在最短的时期内实现其产业化、规模化的创业,否则该项技术将很快被淘汰。认识和掌握高技术产业发展技术经济过程的经济学特性,对发展高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是技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进化的源头,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性。技术创新是消除高技术企业病态性的主要内在工具,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运用和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无一不与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有关。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进行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方式和战略的整合选择,既是理性的,也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8.
出口产品升级是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高技术产业集聚则是促进出口产品升级的关键动力之一。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升级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高技术产业集聚能够促进出口产品升级;(2)高技术产业集聚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促进出口产品升级;(3)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升级的正向效应在东部与西部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上游关联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4)教育水平在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出口产品升级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鼓励企业创新、推进高技术产业均衡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集聚在低教育水平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全面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当前经济发展上的6个模糊认识:将企业竞争力等同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技术进步等同于R&D;将高技术产业等同于高技术;将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等同于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将技术的跨跃等同于资本积累的跨跃;将市场的不完善等同于市场的失灵,并指出它们可能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美日政府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政府的行为有极大的关系。美日两国政府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历史中,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投入、启动国内市场,提供补助金和税收优惠政策、官民合作共同研究等政策措施,使本国高技术产业有了飞速发展,确立了国家竞争优势。它们的经验对我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政府行为,提出了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文运用熵值法对我国沿海11省市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沿海各省市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十分明显;海洋高技术的产业竞争力水平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科研创新、人力资本和产出水平是影响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对各省市的影响程度不一。鉴于此,采取不同政策着力点成为当前各省市因地制宜提升其海洋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的相关影响因素,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高新园区、原始创新即发明专利、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等因素关联度较大,而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因素的关联度较小。为进一步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议:(1)推进高新产业向园区集聚,壮大高新产业规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鼓励创新发展,促进高新产业发展;(4)促进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5)继续抓好高技术产品创新,着力推进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代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根据创新投入要素和产出成果的不同形式,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产出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技术产出阶段的产出以知识技术类为主,包括专利与非专利技术,技术转化阶段的产出以经济效益类为主,包括工艺创新成果和产品创新成果。新的指标体系是在详细分析技术开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形式的基础上构建的,分为两个部分,可以根据每个阶段投入产出指标分别用于测算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产出效率,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竞争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必须深刻了解其市场特性.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出高新技术产业与不完全竞争的内在联系,即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既是创新的必然结果,又是创新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持久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营造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贯穿贯穿其产生、发展过程的始终,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和关键动力,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投入,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新绩效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该文以风险投资为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动力机制,以期有利于集群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其发展依赖于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业。依赖于技术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政府的扶持等,为风险投资的发展保驾护航,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原则,设计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一个定量分析模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征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与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8年的数据,通过一个基准的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以及出口竞争力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规模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最为显著;但在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上,研发投入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政府必须驱动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以文化观念更新为先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规划为龙头,尽快形成江苏文化产业走廊;以文化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为突破口,以政策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控股为手段,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以人力资本为基础,以高科技为支撑,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