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湘南是晚清对期中南地区的回族大学者,一生著述颇丰。对他在学术上成就的研究,可以丰富回族史的内容。一蒋湘南,字子潇,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附近的回族人。生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卒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父早逝,母教之诗书,抚育成人。幼聪慧颖悟,其叔甚喜爱之,延元代马祖常大文士后裔河南光州回族大儒马彭(字春圃)为师,马彭得英才而数育之,赞称蒋湘南为“天下奇才”。未弱冠,即考取了秀才。偌大一个固始县,而蒋集的回回中出了一位少年秀才,这是固始县回族中破天荒的大事,全县回、汉人民皆称蒋湘南为“蒋才子”。从此,蒋湘南名扬豫南。道光五年(1825年),蒋湘南考取拨贡,河南学使吴巢松深爱其才,收为弟子。蒋湘南拜吴学使递门生帖时,吴巢松赋诗称赞说:“一鞭初指仆公来,难得风檐有此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蒋湘南又得副贡,道光十五年(18(?)5年)中了举人。  相似文献   

2.
蒋湘南是清代道咸之际著名的回族学者,他先后多次入陕,不仅留下了许多歌咏陕西的诗篇,还撰写了旅陕行记《西征述》和《后西征述》,编纂了四部陕西传统方志,以及山水志书《华岳图经》和《后泾渠志》,在丰富陕西地方文献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李王旬、蒲宀成等回族诗人汉文诗歌创作为例,论述了唐宋时期回汉文化交流及其相互影响,并通过回族诗人的创作实践,使其诗作既保持着中国传统诗文的特征,又体现着其居主导地位的伊斯兰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从西北穆斯林文化变迁的角度,以西北回族音乐文化中的宗教特征作为研究主体,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对西北回族音乐文化及其宗教在音乐文化中的作用进行考量.本文认为,西北回族音乐文化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产生、发展的.由于伊斯兰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碰撞融合,积淀下深层的文化,在其音乐文化中得以忠实地保留.  相似文献   

5.
"边缘村庄"是湘南山区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搬迁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本文对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进行了可行性和效应分析,认为要顺利推进湘南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这一项惠民工程,需要在搬迁新址规划、搬迁模式、搬迁资金、搬迁政策、政府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上的民族家庭研究--以张家川回族家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人们的栖息地,对陇东南汉文化包围圈内的张家川回族的家庭进行研究发现,张家川回族家庭受当地汉文化影响较大,但也保留了自己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汉文化和回族文化的交融将伴随着张家川回族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7.
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伊斯兰教对其影响深刻而久远,尤其对服饰的影响更为鲜明.作为回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回族服饰是本民族内涵与表象的综合反映,体现了风貌特征.同时回族服饰中沉积了丰富的历史、宗教以及社会习俗的内涵,蕴含着回族人对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投射出富有回族传统特色的视觉特征.以下主要通过对回族服饰男、女装的材质与形质、图案、色彩等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伊斯兰教对回族服饰的影响.旨在传承和保护回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陈去病的生平事略及其思想进行了研究 ,并对《陈去病诗文集》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清代社会,在鸦片战争前后,处在历史转折的关头。面对世界列强的挑战,固有的普天之下以我为尊的陈腐观念,以及闭塞眼睛的盲目自信,都受到了根本的动摇。在纷至沓来的内外矛盾面前,统治者左支右绌,疲于应付。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使许多具有清醒头脑的知识分子忧心忡忡。现实的困扰与压迫,激励着他们进行新的探索。作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魏源、龚自珍,正是这批具有远见的封建知识分子中的代表。追步其后者不乏,其中有人充满这样景仰之情写道;“文苑儒林合,生平服一龚……齐名有魏氏,可许我乘龙。”(《书龚定庵主政文集后并怀魏黔深舍人》)他,就是回族诗人学者蒋湘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为研究视角,以翔实的史料对清代湘南山区的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清代湘南山区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所带来的农垦、山林砍伐和矿产开发的加剧是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