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清末派生留日旨在通过日本输入西方近代文明,翻译日书为其重要手段。浙江省早期留日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译书汇编杜为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翻译团体,浙江籍留学生占该社主要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陆世芬专门主持教科书译辑社,向国内提供了一批普遍受欢迎的中学教科书。渐江籍早期留日学生中,除习军事者外,其余几乎都参加了译书活动,他们有的侧重于负责编辑出版工作,有的侧重于翻译,他们的译书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
为了救亡图存,在维新派的大力提倡下,清末逐渐掀起了女子留学日本的运动。随着新知识、新思想的逐渐增多,清末留日女生的民族意识也日渐增强。1903年当国内拒俄运动的声浪波及到东京后,留日女生也积极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3.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倭寇进犯,在中国形成了研究日本的高潮,主要表现为有大量的日本研究专著问世,其中以《筹海图编》和《日本考》为代表。至清末,面对日本入侵的威胁,“日本研究”再掀高潮,在大量研究著作问世的同时,还出现了“留日”运动和译书热潮。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以留日作家为主体所倡导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当时新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他们在留日期间所接触的西欧哲学思想以及经过"日本化"了的各种思潮与流派,与日本近代作家的交往,对他们思想的形成、文学理念的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日本浪漫主义的印迹。进一步加深了解留日作家早期浪漫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全面评价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言目前,我国理论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解放思想,冲破林彪、“四人帮”设置的重重理论“禁区”,重新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其中也包括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这篇《日本社会主义思想史》(提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思想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从西欧传播到日本,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日本的许多社会主义者为了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到日本实际,为解放日本人民的伟大事业,前赴后继,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6.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21世纪》1994,(5)
独轮型机器人──留日博士生盛再权的杰作成再权在试验中今年7月,日本几家报刊及平视合饲报道了独轮型机器人实验成功的消息。它的发明者不是日本的一流奏家,而是中国留日生、日本乐水电通大学博士生盛在权。留两权出自于湖北农村家庭。家确的贫寒、父辈的辛音激发了他...  相似文献   

8.
伊藤虎丸的鲁迅研究具有独特的思考路向和理论发现。他对竹内好和丸山升忽略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发生和鲁迅“原点”问题的倾向,提出了质疑与批评,通过对鲁迅留日时期思想的形成跟当时日本流行的西欧思想和文学之关系的探讨,提出了所谓“原鲁迅”命题,并将鲁迅留日时期所获得的思想与其归国后的文学活动联系起来,发现了在其背后的作为影子的“鲁迅与明治文学”的存在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末女子留日运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救亡图存,清末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学运动,国内相继出现了新式女子学校。为了解决新式女子教育的师资问题,清末逐渐掀起了女子留学日本的运动。清末女子的留日运动不仅大大促进了国内的妇女解放运动,而且还直接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坍利彦作为日本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致力于译介马克思主义的古典文献,在1907年左右幸德秋水转向无政府主义之后,他仍坚持社会主义立场,积极介绍俄国社会主义的动向;他不仅是一个宣传社会主义的理论家,还是一个推广社会主义的活动家,即在社会主义运动极为困难时期,想方设法设立社会主义据点,以保存社会主义火种;发表了许多有关家庭、妇女、老龄社会民生福利问题等方面的评论及小说,是把社会主义思想运用于妇女解放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主义的先驱者;参与创立日本共产党、组织结成无产大众党、创办农民劳动学校;关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革命运动,其马克思主义著作及社会主义实践,曾深切地影响了李大钊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起到过积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晓蔚 《中华魂》2013,(15):48-52
在中共苏区曾有两个被党内称为“无线电双雄”的同志,一个是曾希圣,一个是蔡叔厚。蔡叔厚,1898年出生于天津。1919年,五四爱同运动爆发后,蔡叔厚参加了上海工人的大罢工。1921年秋,蔡叔厚考取了官费的留日专科实习生,赴日本电机专门学校插班学习电机专业。  相似文献   

12.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两国的关系可谓乾坤倒转。在连接两国的宽广海域上,不再见慕中华之风而不辞艰辛赴中国朝贡、学习的日本使节、僧侣们的漂泊身影,日本实藤文库中也查寻不到珍藏于东大寺正仓院那样的大唐瑰宝。相反,一批批中国学子却忍辱负重地来到这个被祖先称为“倭国”的地方。自1896年唐宝锷等十三位学生赴日留学至1911年清政府垮台,中国到日本留学的学生竟达三万余人。1896-1911年留日教育出现的原因这一时期留日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来说,可从国内国外两方面作结。国内的原因● 留日救国的社会思潮甲午中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国势危急,有志之士,多揣救国之心.“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志辅.”①声势浩大的留日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留日运动中,浙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浙江官派留学生去日本较其他各省为早.1897年,杭州蚕学馆在筹办中就派二人去日本.第二,1908年以前,中国各省均派遣留学生去欧美,而浙江只派遣留学生去日本.第三,浙江留日学生人数在各省中名列前茅,“庚子举祸既息,浙人以官私费赴日本游学者,相望于道.”②1905年,徐锡麟带了妻子、二弟、四弟和侄儿与陶成章、龚宝铨、陈志军等十三人,去日本学习军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爱国运动,学生是这次运动的主力军。但是传统观点往往把这个"学生"范畴定格为国内的进步学生,而大量史料表明,留日学生在此次运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留日归来的抑或是当时滞留日本的对运动的准备、组织、发动、领导都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郭沫若来说,日本九州博多10年的留日生活具有多重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日本文化的体验与吸收;二、对他早期文学创作的影响,三、对他思想和心理上的冲击.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考察,可以理清日本文化对郭沫若早期文学创作和思想心理方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郭沫若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青年鲁迅留日期间是其开阔眼界与吸收各国文化的关键时期,然而屈辱的求学经历益加坚定其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并转入对国民性改造的探索。鲁迅译介日本小说与日本启蒙思想乃其文明“盗火”之始,同时他又将日本启蒙思想的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之中,而且他的不少小说也受了当时日本作家的影响。《狂人日记》发表以后,日本学界立即予以热情译介,这对确立鲁迅在中国文坛的地位有莫大的帮助。战败后的日本又以鲁迅作为反省与自强的导师。鲁迅与日本的文学因缘是20世纪中日两国最先锋的跨国交流。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先进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呼号奔走,留学救国思潮兴起.潮起潮落,巾帼不让须眉.其中留日知识女性更是创办报刊、组织女子社团、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宣扬女权.与此遥相呼应,国内终于在辛亥革命前后形成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高潮,中国革命也因之有了新起色.清末留日女学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晚清以来,中日文学关系日益密切,双方文化交流也不断增进。明治末期的日本社会的转型与晚清的留日浪潮孕育了中国诗坛的现代精神,也开启了现代留日诗人异域求学之窗,异域留学体验延续了晚清留日诗人的探索路线,构建起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此外,现代留日诗人在诗歌中倾注了师法日本与鼓动革新的文化诉求。通过对明治末期中日关系的梳理,可以深入系统地诠释现代留日诗人沿袭变革的时代特质,彰显出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原初养料与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20.
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第11届年会于1959年3月23—25日在华盛顿举行。讨论的题目和宣读的论文如下:亚洲粮食供应问题和前景:冲绳的粮食供应问题;大陆中国农业变化的意义,马来亚播种多种作物。农业在工业化中所担任的任务:农业生产力和日本的工业化;南亚的粮食和工业化。亚洲的社会主义思想:印度社会主义思想;日本社会主义思想等。亚洲艺术:最近大陆中国墓穴的发掘等。儒教在行动中:中国和日本儒教的传统;儒教国家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