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消极腐败是由于转型期的社会道德规范失灵,官员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以及社会"潜规则"的盛行,法律体制不健全,行政决策失范,监管体制不利等方面因素所引发的。它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制约经济发展,并且也是其它执政风险产生的根源。应从加强社会道德规范建设,约束官员行为,加强官员修养教育,遏制社会"潜规则",加强法律体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以消除消极腐现象。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7,(5)
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合法化。政府官员发家致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几进  相似文献   

3.
提高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当前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原则的官德体系,加强官德建设,有效防范政府官员的腐败,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官员同样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诱致腐败的心理基础。如果制度存在缺陷,使腐败活动的收益超过其成本,腐败自然趋于泛滥。文章构建了政府官员腐败的成本一收益模型,指出腐败的收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腐败成本则包括预备成本、实施成本和风险成本,具体分析了贿赂型腐败和贪污型腐败中政府官员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认为腐败的关键在于制度缺陷,必须严格地对约束个人活动的不同制度环境进行比较,将廉政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制度上来。  相似文献   

5.
俞宪忠 《东方论坛》2008,(5):104-110,120
由百姓纳税养活的政府官员,因为具有支配资源的各种垄断权力,有可能会不按照其承诺尽心尽责地执政为民,更有可能会做一些伤害百姓权利的事情。官民对立以及官员权力(power)侵害百姓权利(right)就是政府腐败的要害所在。“政府腐败”这四个中文汉字所内含的政治底蕴和政策含义是:政府官员要具备德才兼备的从政素质,面对寻租诱惑时有分寸地使用公共权力,拒绝与“肉”字有关的各种诱惑,把国兴科教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国策。有国家就有政府,有政府就有腐败。既不可能得到完美的政府与不完美的官员之间的公共组合;也不可能得到不完美的政府与完美的官员之间的公共组合;更不可能得到完美的政府与完美的官员之间的公共组合;仅仅能够得到不完美的政府与不完美的官员之间不尽完美的公共组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府不断强化行政伦理建设,对于预防腐败、保持廉洁成效明显,值得我们研究并借鉴。政府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可预防不违法、却是不道德的腐败;事先预防比事后惩罚更具有成效。其对中国预防腐败的重要启示是:通过强化行政伦理建设,加强对政府施政行为的严密监管;应注重事先主动的预防,而不是事后被动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观点,重大矿难事故背后往往存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官员的失职渎职以及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存在贿赂和腐败行为的矿难事故模型。研究表明,通过考虑矿主与负有资源矿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官员之间的博弈,可以得到矿主的最优贿赂额。通过引入时间因素,将矿难事故的概率内生化。从而最优贿赂额、资源矿的安全生产标准、官员腐败被查处的概率、腐败的成本、资源矿的收益等一系列因素都将系统影响矿难事故的发生,并据此提出防治矿难事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系网是由许多个人按照共同利益所结成的一个可标识、有功能的统一体。它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在不可见的压力下运作。它是一种网络结构,与法制社会的“科层制”是寄生关系、包容关系。关系网文化产生了更为严重的腐败行为,造成集体腐败现象,形成反侦查网,诱发政府官员的期权化腐败行为,人们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关系网文化下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社会腐败问题。为此,我们要打破这种关系网,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民主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加强廉政教育,提倡社会新风尚,从关系网这一层面解决我国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9.
腐败发生机制分析和反腐败的路径探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文献缺乏对腐败和反腐败的多重并发条件的有力解释.在PEST框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实际,使用fs/QCA对31省份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组态问题,需要多重并发条件影响作用;三种类型构成了地区高腐败程度的驱动路径,即"政府—市场平衡型""官员掠夺型"和"市场—社会平衡型";三种类型构成地区低腐败程度的驱动路径为"政府—社会协同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官员强化型";腐败治理需要"官场+市场+社会"多主体共同承担,并且不同地区的腐败治理路径具有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具有制度性、群体性、部门性、集团性等特征。腐败案件多发成因在于行政权力过度介入市场微观经济活动,权力监督机制缺陷,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漏洞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期腐败的预防和治理策略是在借鉴国外预防和治理腐败经验的基础上,完善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构改革,加强社会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提高各级人大对政府的监管力,重建清廉文化,提高领导干部自律能力以及多维度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11.
体制转轨国家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社会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 ,转轨本身产生出过多的任意处置权 ,腐败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低 ,造成了腐败在转轨国家滋生蔓延。转轨国家要保证反腐败的有效性 ,就必须有效降低反腐败的成本 ,增大腐败的成本 ,今后反腐败措施是 :1.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 ,减少任意决策权 ,缩小政府规模 ;2 .要对政府官员进行有效激励 ,实行“养廉工资” ,以期加大革职的代价 ;3.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 ,对政府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以增加腐败的现实成本。  相似文献   

12.
马锦生 《中华魂》2014,(7):34-35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政府官员为达到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又能逃避法律惩处的目的,"创新"出一种新的腐败模式:"期权腐败"。所谓期权腐败是指某些政府官员在任时将手中掌握的各种审批权、决策权及政策优惠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个体老板"投资"、"积攒",待退下来后再将这种权利的剩余资源进行整合谋取  相似文献   

13.
加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 ,是历代王朝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地方各级政府为世族权贵所垄断 ,形成了长期的诸侯政治 ,致使中央政权的权威受到极大的威胁 ,并导致腐败之风的蔓延。唐末五代的军将擅权 ,贪赃枉法更是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宋代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 ,削弱地方政府行政长官权力 ,在路级行政机构实行分权管理 ,监司互察 ,加强对州县官的监管。改革科举制度 ,地方政府官员大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宋代的这些改革措施彻底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诸侯政治格局 ,对于宋代廉政建设和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组织及其官员的腐败,是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现象。控制和预防国家公职人员腐败,建设廉洁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方政府中腐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组织及国家公职人员通过种种途径产生了租金,引发了寻租活动,即寻租性腐败。在县级政府中寻租性腐败主要寄生在权力运作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文章以江苏省北部某县1999年-2006年腐败案例为样本,分析了这种腐败的特点和成因,提出了从经济人和道德人两个维度出发,创新和完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从源头上治理寻租性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南都学坛》2016,(4):65-69
中国传统刑法文化重视反腐立法,对腐败犯罪的规制范围广泛,重视对官员的管理,强调官员个人修养和法律平等。但是,其权力监督制约难以真正实现,官员特权使法律平等流于形式,对腐败犯罪的治理缺乏一贯性,片面崇尚严刑峻法的威慑作用。因而既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又存在诸多历史教训。当前我国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执行,做到有罪必罚,注重刑法之外的反腐配套机制建设,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反腐败教育,从而实现对腐败犯罪的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反腐实践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社会化与官员腐败的互动问题,由于偏执崇高而造成现实道德危机问题,因价值观错位而出现的反腐观念上的困境问题,非法制、非原则的人伦关系造成的腐败链问题,官员的腐败心理与腐败行为问题,因市民意识欠发达而未形成普遍的市民意识与反腐败的艰巨性问题,均与社会文化因素相关联。因此,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除了需要加强政治制度层面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层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实质和核心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腐败现象的收益成本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无论是宏观层面的腐败还是微观层面的腐败,成本均大于收益,因而在微观上建立惩戒腐败和廉政激励机制、在宏观上完善制度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人类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廉价政府、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政府官员实行选举和罢免的制度、实行政务公开等。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搞好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一个顽症,也是各国政府都在花大力气去惩治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政策用以遏制腐败,惩治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盛行,腐败官员也层出不穷。应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从腐败的成本收益、我国关系经济模式的现状、政府权力界定以及我国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上的制度不均衡等角度出发,对我国行政腐败的成因予以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公共选择学派预设国家代理人的“经济人”角色,建立寻租理论.结合中国国情,从“政治寻租”的角度分析和探讨腐败产生的根源,并从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官员职责、提高腐败成本、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官员道德建设等方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