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先骕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国学家,他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双重追求,对历史进化过程中的人性异化趋势始终保持警觉.他强烈反对胡适等人鼓吹的全盘西化论,和以西方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以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的主张.胡先骕主张审慎对待传统文化,批评文学革命倡导者对待传统文化的偏激之举,主张吸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弃其糟粕,融合古今中外文化,建设中国之新文化.在与激进派的论战中,胡先骕凸显出他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人的素质提高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陈序经的“全盘西化”文化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是根据中国过去文化的事实和当时中国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种文化主张。其主要目的是反对“闭关自守”和文化的复古倾向。“全盘西化”论对以儒学为本位的封建文化的复古倒退思潮有着沉重的打击。然而,“全盘西化”论作为文化的概念,是非科学的,是一种无从实践的空论。主张用西方文化来代替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必造成异质文化的尖锐对立和抗拒。  相似文献   

3.
陈序经是一位西化论者.但他提出全盘西化的主旨是希望中国实现现代化.他之所以不改变"全盘"的提法,主要是担心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折衷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危害.同时,他又有强烈的地方视野和浓厚的民族意识.不过他认为民族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对传统文化的维护,相反,他认为民族意识的培养要靠全盘西化,因为全盘西化有助于新的民族意识的产生.只有结合陈序经的地方视野,他的"全盘西化"论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相似文献   

5.
:白话文运动是 2 0世纪初中国最有影响的活动 ,近几年的有关白话文运动的是非功过议论纷纷。本文力图跳出在文学、文字内部领域来评价白话文的思路 ,以现代性为中心词 ,以民族国家为视角 ,在白话文运动与民族国家的诉求的关联中把握二者关系 ,着重分析了白话文运动与民族国家在文化资源、价值方向两个层面上的联系 ,以及由于历史现实境况 ,白话文西化为标准的文字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领导的白话文运动是对清末的白话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革命的意义,既是语言文字学的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又是文学的革命,以白话文学取代旧文学。推广白话文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胡适在这一方做了大量工作,对中小学国文教育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方案。胡适推广白话文不仅直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对整个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全民族文化水平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言革命”成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新文化”、“新文学”的重要突破口。“语言革命”总是与本土的“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性是理解“现实”的过程。白话文是走向“现代”的“启蒙”工具。主张废除汉字和拼音化,是当时全盘西化论的组成部分,最后却不了了之,可以看作中国接受“西化”的一种限度。  相似文献   

8.
晚年林纾确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思想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程朱理学的笃信。但晚年林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卫护以及由此而彰显的民族意识,不仅对全盘西化思潮起到了纠偏作用,而且与全盘西化思潮一起,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各自发挥着独具的结构性功能。晚年林纾是一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他保守本民族美好而有价值的传统,虽然在文白之争和儒学存废等问题上与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派形成了尖锐对立,但是他们双方都赞同维新,都赞同进步,都期望中国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因此他们也是在一个共同的观念框架中运作的。  相似文献   

9.
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出现了一种“全盘西化”论。有个别人很明白地说:“我是欣赏‘全盘西化’的观点的。‘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所有全部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所有制。”这无异是要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包括政治体制、所有制、意识形态,全都搬到中国来。说穿了,就是要丢掉中国的社会主义,使中国资本主义化。也有人换一种说法,说什么“社会主义搞早了”,社会主义在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不仅仅代表语言本身,还是文化的存在,因此语言的更新不仅是语言本身的转换,也是文化观念和心理的转换。从“五四”白话文运动肇始,文言文的存在状态和古典文化形态变得模糊而暧昧,白话文所开创的现代文化显示了其特有的现代性特征。本文以“五四”语言革命为个案来探讨现代白话文体与现代文化形态的关系,考察作为独立语言系统的现代白话如何促成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分野以及精神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