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而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革命运动.它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震撼了整个社会,在群众中起了广泛的思想解放作用.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风云人物之一,如何评价胡适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作用,关系到如何正确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问题.本文就胡适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的作用作些探讨,谈点粗浅的看法. 五四文学革命是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始的.早在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就曾提倡过白话文运动,而且还出版了不少白话文的报刊和书籍.但是,那时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他多方面的学术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其反封建的意义,比如提倡白话文,就是当时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如提倡历史考据,打破了把三皇五帝作为历史起点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虽有许多过激之处,但对扫清封建的污泥浊水,还是有贡献的.作为五四运动中的右翼,胡适代表了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理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汲取了大量西方文化的精神营养,欧洲文艺复兴便是其中之一.胡适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文学是二者间影响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文艺复兴文学挑战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使五四新文学以新的眼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决绝的方式揭批封建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与罪恶.文艺复兴文学对民族语言和现世生活的标举推动了五四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使之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文艺复兴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唤起了五四作家们人的意识的觉醒,并使之肯定人性,倡导"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4.
林纾的改良主义思想是在爱国忠君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对光绪帝的感念折射了他对君主立宪主张的坚持而非对封建制度的死守;不管是对待新文化运动还是对待白话文运动,林纾都是持改良主义态度的,他反对"一刀切"的激进做法。因此某些学者给林纾贴"封建复古派"标签的做法是欠妥的,以"坚持改良主义的卫道者"来评价林纾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吏上占据着一席之位的苏雪林,有其个人的特别之处.苏雪林深受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的熏陶和影响,但她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却拥有鲜明的传统色彩.她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有学者的冷静和理性,也有学院派的自恋和隔膜.苏雪林的学识来自传统的营养,也受到传统的约束,特别是师承了林纾的古文观念和胡适的道德人格.新文学的发生却以批判林纾古文及其守旧思想为目标,胡适也是反对派的主将之一,但苏雪林既喜爱林纾的古文,又崇拜胡适的道德人格,由此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意义整合.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翻译风尚的转变,以新文化人对林纾的批判为分水岭。在这场论战中,林纾很快落败并成为文学翻译的反面典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这场论战,以林纾为代表的用文言翻译西方小说,具有"删译、改译、选材零散没有系统"等特征的翻译退潮,代之以直译的方法翻译西方名著,翻译风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胡适(1819—1962年,安徽绩溪县人)以提倡文学革命,鼓吹白话文而名噪一时。他的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主张,尤其是对封建贞操论的认识批判观点、妇女婚姻道德观等方面阐发的妇女解放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重新评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林纾的历史价值中,鲁迅与周作人的态度和言论是绕不过去的关口。与周作人对待林纾出尔反尔、绝不宽容的批判态度相比,鲁迅对待林纾的态度则显得幽默宽容而又不失深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对派也有被历史重塑的一面,梳理中国新文学史中鲁迅如何成为五四时期新旧论战中的主将,以及鲁迅随感录《现在的屠杀者》如何成为针对林纾的一篇批判文章,有助于重新理解“五四”的历史性书写。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七年初,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继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提倡民主,提倡科学之后,提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要求,出现了一个文言白话之争、新旧文学之争的改革文学的热潮,被称为“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样,开始时带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是个比较复杂的、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五四时期,他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积极参与了对新文学运动的领导,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中,作出一些重要贡献;“五四”以后,随着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深入,因他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政治立场,便逐步走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道路,最终堕落成历史的罪人。这篇文章,不想对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历史功过,作全面的评价;拟就他在新文学运动中对白话诗的倡导和创作,依据辩证唯物史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史实出发,予以评述,以探求胡适在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