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他如何用"积压品"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千万?"八年前我的资产是零,八年后,我的资产变成了一千万。"没有复杂的盈利模式,没有尖端的核心技术,在中关村这样一个被定义为"高科技、新技术"的地方,史明国却用"积压品"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千万。  相似文献   

2.
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社会民主党走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性质经历了从"阶级革命党"到"议会改良党",从"人民党"到"全方位政党",从追求"制度社会主义"到追求"价值社会主义"的演变。其总体趋势是社会民主党的"非工人阶级化"和"去意识形态化",日益由一个争取工人阶级利益的革命党逐渐演变为一个以参政执政为目的的选举党。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纺织厂下岗工人,到大红大紫的"中医大师",张悟本用了13年。13年间,张悟本没停止"折腾",他口才好,卖商品、保健品,上函授班。2007年,他遇到一个做养生产品、熟知市场的"贵人"后,摇身一变成了"神医"。那么,"贵人"是怎样帮助张悟本成为"神医"的?"贵人"又为什么"帮助"他?  相似文献   

4.
阅读、讨论田卫作品.不谈"水墨"、"抽象"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从未置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抽象水墨"运动中,也未曾受到过这些艺术现象的直接影响,但这依然构成了讨论其作品的逻辑起点之一。"水墨"与"抽象"的问题同"水墨"与"写实"的问题一样复杂,且具有一个历时性的过程。自20世纪以来,所谓"水墨"便不断地纠结于各种流行的现代艺术概念,"写实"如此,"抽象"同样如此。这也使得我们在讨论田卫的作品时,具有了一个基本的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之前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菊花"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意象。到了陶渊明这里,"菊"成了一个特立的审美意象。之后,"菊花"逐步形成了习用的文学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建构过程中,陶渊明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一是"菊"的南方诗学意象建构;二是"菊"的田园旨趣美学建构;三是"菊"的隐逸象征系统建构;四是"菊"的重阳话语建构。陶渊明与菊意象形成了一种符号化和被符号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吕氏春秋》是秦汉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它围绕"道"构建了一个宇宙生成模式,用"太一"、"精气"等范畴解释了其运行原理和特点。《吕氏春秋》着重强调了"乐"的媒介作用和教化作用,是对"道"的认识问题上的又一进步。  相似文献   

7.
"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一个为普通劳动者而设的节日。曾几何时,"小长假"这一称谓将劳动者的节日悄悄淡化了,"劳动节"似乎仅仅只是一个休闲的假日,"向劳动者致敬"成了久违的口号。或许,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一天的真正内涵、忘记了这一天对于所有劳动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这一个月真是忙坏了,天天闲不着。"2011年11月20日,在郑州市福华街道办事处永安东街社区内,李大爷笑着"抱怨"。一个月前,李大爷因闲得无聊,养狗排遣寂寞,结果还闹出了一场纠纷。"有人在楼道内养的狗,深更半夜一直叫,本来我就有失眠症,这样下去我非得被逼疯不可"。一个月前,永安东街社区材料厂街95号院18号楼居民王大妈,一大早就到社区诉起了苦。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论述了"势"在管理中的作用,势与形的关系。将"势"的管理分为审势、谋势、运势三大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以一个案例具体分析了审势、谋势、运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在 《北京纪事》2014,(12):72-75
弃公从"文" 15年前,杨鹏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做公务员。他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突然想文身,于是,他们找遍了北京大街小巷,根本没有一个店面能提供正规服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杨鹏偶然看到报纸上的一个广告,说蓝岛附近有一个名叫"千年一折文绣店"的美容院。  相似文献   

11.
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精品,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经典名著,堪称中国南方民族民间第一长歌和壮族社会百科全书。《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共5册)是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它的出版、发行将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壮文化,有利于向世界彰显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了让更多人能更好地了解该套丛书的英文版,文章主要从翻译工作的前提条件(政府重视、译者资质)、翻译视角等方面就《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做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诠释学的方法论,探讨庄子之出入世的精神,并以陈鼓应先生“积极入世”的观点和刘笑敢先生“消极出世”的说法为对照,分析庄子对宇宙与人生的认识意涵,辨析其自由精神和宿命思想,从而以安身立命、理想境界两大主轴,论证庄子之处世观以及庄子精义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论及庄子,世人通常以为庄子是一位遗世独立的隐士,认为其思想是出世的。然而看庄子早期的出仕和中年的游历:著书十万言,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伦理道德的独到见解;对至德之世的向往;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百姓的关爱;无不反映了庄子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显示了他热衷政治、期盼干一番事业的入世之心。  相似文献   

14.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游世主义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逍遥游”的基本含义是“游戏以自乐”;《逍遥游》所表达的正是一种游戏主义的独特观念和视角。从《庄子》全书来看 ,游戏观即游世主义是其核心线索 ,是庄子人生理想的最高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说 ,《庄子》的游世主义 ,正是对当时整个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是对真实存在的呼唤 ,在文化和哲学史上 ,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庄子》特别是《逍遥游》的游戏观或游世主义 ,不失为转型时代的心理良方 ,更是文明发展的解毒剂 ,有着鲜明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壮族嘹歌和苏格兰民歌分别由壮族劳动人民和苏格兰劳动人民创作,充分体现了两种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壮族嘹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平果壮族嘹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格兰民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传。通过壮族嘹歌与苏格兰民歌中思维原型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壮人和苏格兰人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为壮族及壮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全文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笔者从《齐物论》内容出发,联系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解决了对题目含义历来存有歧见的问题;并对全文结构和被认为纠葛不清的内容,进行了清理。在第二部分,笔者从对《齐物论》基本概念的解释入手,上溯老子哲学,联系庄子的其他篇章,对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且论证出在观念世界里,没有人类生命价值的绝对真理,得出了与当代存在主义类似的结论。最后,笔者指出了“庄周梦蝶”寓言的蕴涵,认为:前人和时贤的误解,来源于对寓言所起的总结全篇的作用重视不够,也对庄子创作《齐物论》仅仅是属于观念世界里的一种真理追求的努力,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神话起源》一书中,麦克·威策尔根据人类迁徙的路线,将世界神话分为南北两大集合,即劳亚古陆神话和冈瓦纳古陆神话,并初步推测出世界最原初的泛古陆神话叙事。这一理论,充分解释了世界范围内的神话为何相似又各有不同的原因。借鉴麦克·威策尔对劳亚古陆神话的勾勒,将流传在桂西的壮族布洛陀神话、姆洛甲神话比照于劳亚古陆神话,能重新解读壮族布洛陀、姆洛甲神话的叙事内涵。  相似文献   

18.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作为个体有生有死,但是我们人这个类、这个物种、这个理念却是永远不灭的。文章讨论了庄子与叔本华以不同的方式和跨越时空的死亡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19.
庄子为人处事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融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有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彻底绝望,这一绝望可能含有反抗社会的意味,同时也会导致行动上的软弱无力。庄子为人处世思想确实有自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他希望在精神绝对自由和社会的绝对不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这只不过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进入近代以来,壮族地区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广大的农村,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部分地区仍旧保留土司统治或土司旧制,这些情况使得近代壮族社会的结构具有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近代壮族社会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因素家庭、宗族和村社的基本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阶级形态的转化,造成了传统社会结构的逐步解体.这种传统社会结构的改变,无疑对壮族社会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